女生月經來時不能去拜拜,會褻瀆神明?女兒初一回娘家會帶窮?這些「傳統習俗」背後的刻板印象是時候被打破了,你知道這些習俗的原意,其實並不是現在的說法嗎?

文|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

習俗的本意是「希望對人們有更好的協助與體諒」,因此形成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參考」,但在習俗形成以及「傳遞」的過程中,有時會因在外在權勢與刻板印象的影響,反而從「協助」造成了「阻礙」!

例如,大家常聽到的「女生月經來時不能去拜拜,因為月經很髒,會褻瀆神明」,其最根本的起源其實是「因為知道蠻多女性在生理期來時,身體會不適、或是較為虛弱,所以當遇到這情況時,去廟裡祭拜等事務,就該由其他人協助分擔,而不要讓這些女性過度辛勞!」

其本意是體諒與協助,但卻因為當時社會上的性別不平等狀況,反而被曲解,並加諸「月經羞辱」與對女性的更加不平等!

又或者像是習俗中的禁忌:「半夜剪指甲」,其根本的起源其實是「因為當時夜裏照明不足(當時只有油燈和蠟燭),所以不要在這時剪,以免指頭受傷,影響明日工作,也讓其他人擔心」,其本意同樣是體諒與協助,但到後來卻被傳成「這樣就是不孝,會減少家長壽命」、「不孝!會見不到家長最後一面」、「會把魂魄剪跑了」,甚至還出現「女鬼傳說」[註 1],實在令人無言至極!


來源|小學課本的逆襲

同樣的,婚姻相關的許多習俗也是一樣,不論是除夕與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又或是潑水、過火爐踩瓦片 [註 2] 等等,其實同樣應該要重新檢視,去除帶有歧視與偏見的部分,回歸「祝福」的本意,「以人為本」,別讓應為善意的習俗,反而造成他人的負擔與阻礙!而幫助大家好好認識這些習俗與觀念的起源,並且去除不平等問題,正是性別平等教育極為重要的幫助之一呦!

至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帶有歧視女性及物化女性的意涵,這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就不再多做說明。

而過火爐與踩瓦片的部分,除了命理相關的說法外,許多觀點是認為這是「讓新娘淨身去穢、驅除邪煞後再進門」,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思考,那為什麼婚禮中男性進去老婆家裡時就不用進行這儀式呢?此外,這兩道習俗也和鼓勵生育有關,而這裡所提到的鼓勵生育當然只是針對「生男孩」,甚至踩瓦片的部分在許多地方還有「不要生女孩」的用意(「弄瓦」是指生女,把瓦踩碎了,就不會生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