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一個忘不了的人,不時敲著自己的心門。
總是有一件一直想做的事,騷動著自己的思緒。
總是有一個一直想去的地方,在腦海裡重複播放。
總是跟自己說不要再傷心難過了,總是希望自己可以過得更好,天天告訴自己「我很好」,卻一點也不好。
為什麼總是事與願違?
我真的能變得更好、實現一直以來的夢想嗎?  

前幾天,出版社的編輯借了我一本<為夢想單飛:一個台灣女生上哈佛的成長故事>。這是一個女孩背起大提琴,支身赴美讀音樂學院,最終念到哈佛的半自傳加成功經歷。從編輯手中接過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又是一個爸媽很有錢、從小送去學音樂、花昂貴的經費請鋼琴小提琴家教,最終因為父母砸了很多錢,當然上了好學院的故事。

但真正花了心思讀完這本書之後才發現,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身邊也有很多自幼學音樂的朋友,也有很多從小才藝學得比吃飯還勤的傢伙,更有一些熟識的父母,每天接送小孩上各種補習,但是最後孩子還是在學校變成問題學生,放棄樂器也放棄自己。可見,光靠砸錢是無法上哈佛的!

瞬間改變的祕密

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呢?為什麼有些小朋友能栽培成功,有些不行?跟天分真的有關係嗎?

答案是有。過去許多心理學家做了各項研究,大略發現基因、性格、演化等先天因素「最多」只占了人生成功的40%-50%左右。

你快不快樂,是不是一個好情人、會不會念書、有沒有音樂細胞,的確需要靠一些天份。

但努力,的確也能讓你的人生有些不同。這裡的所說的努力可以分成三種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512044131if_/http://womany.net/system/upload/temp/d812320721c62401e75ed44a342911c9.jpg努力充實自己

你或許在很多地方看過這種積極正面的言論。但你真的知道,「為什麼」得充實自己嗎?答案是,你可以讓 「 機會 」不要錯過你。你可能是一個很棒的人,你可能有一些難能可貴的特徵,可是要讓世界認識你,似乎需要一些運氣和機會。在你準備好之前,機會如果來了,也只能望洋興嘆。所以自我充實是為了等待下一顆甜美的果實。如果你想知道機會如何上門,或是為何 「 機會可以追隨努力而來 」 ,推這本暢銷書<異數>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512124101if_/http://womany.net/system/upload/temp/5fdfc6aee84eee684323c99663b4c6ea.jpg 努力認識別人

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信念是: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如果你想要到一個很遠地方,必然會有很多人幫助,也會有很多人影響你的決定。當你在躊躇要不要出國的時候,一本書,一筆經費,一位重要長輩的話,都可能左右你的抉擇。就算真的踏到異國的土壤,眼前的未知一但展開,朋友的鼓勵,心境與新境的適應,還是會影響你實踐夢想的決心。很多人說,毅力決定你的夢想是否能實踐,但誰決定你的毅力呢?除了前面提到的基因,正向積極的環境(有貴人、有賞識你的人)是讓你繼續堅持的動力。想知道身邊的人如何影響你的事業、成功、戀愛,實驗室的學長推薦這本The Social Animal。想知道正向環境的影響,歡迎讀這本真實的快樂的Part 3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512051035if_/http://womany.net/system/upload/temp/9812d00cf9f4fb5197a62137a0390ebe.jpg 努力走出別人的眼光,找回自己

最近醫院的哲學讀書會,心理師牧米(第一次出場)建議我們一起讀<焦慮的意義>,裡面提到一個很棒的概念是:我們都在追求些什麼呢?其實我們並不是要成為什麼,而只想成為最真實的那個自己。人類終其一生的努力,不過就是一種找回自己的過程。別人的責難、環境的挑戰,有時候我們幾乎都快要不相信自己還能放手去做些什麼、放肆去夢些什麼、放心去愛一些什麼,可是,一些微小訊息或小確幸,卻還是會時時提醒我們:莫忘初衷。

什麼是你一直想做的,卻一直沒有機會做的呢?是不是給自己太多藉口了?

做自己的圖書館館長

我曾經問一位心理師毛毛兔:「如果目標很遠,夢想很傻,想做的事一直提不起勁,該怎麼辦?」

她說:「我會把夢想剪碎,然後一點一點的重拚起來。累積生命,雖然不一定能拚湊出每一幅夢想,但回首看看你走過去的足跡,每一步都是怦然心動,良苦用心。我曾夢想要開一間圖書館,也想過成為一位攝影師,但是現在,卻每天坐在這裡聽別人的故事,感受別人的心情,很精彩,但總是少了一些什麼的樣子......」

  「於是我開始拍照,沒有錢買太好的相機也沒關係,總之先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記錄起。於是我開始整理過去拍過的照片、分門別類地標籤、加上地點日期心情。於是我開始記錄買過的書,讀過的書,讓我感動的文字或段落,雖然沒有很多,但是家裡現在已經有800本書了。或許我沒有辦法一步踏向夢想,但我正在夢想的路上……沒有人來向我借書,也沒有人欣賞我的作品,不過我一直是自己最忠實的閱覽人,做自己的館長--我一直以為是這樣……。」

「但是開始有人在我的臉書上回應我的『每日一照』,開始有朋友邀我一起去拍照,一起團購買書,甚至,我開始被賦予重任:整理我們科上的小小圖書館。當我把那些書目都詳細編纂好,一筆筆安住在Excel報表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打碎夢想以後,就比較有能力重新拚湊它。原先以為做不到的事情,也會逐漸發芽,長出雛型。」 

無法離開過去,就直接走向未來吧

暢銷書<種子>裡面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

「電線桿上停了五隻麻雀,其中一隻決定要飛走。請問,電線桿上還有幾隻麻雀?」

答案是,仍然是五隻。

決定,並不能帶我們通往任何地方。

你可能曾經決定要減肥,可是現在嘴裡卻正在享受著蛋糕。

你可能曾經決定要換工作,可是卻還在忍受上司的脾氣與巨大的壓力。

你可能曾經決定要去旅行,可是卻旅行箱都沒有打開,更不知道該放些什麼東西進去。

你可能曾經決定離開身邊的爛人,可是卻還繼續接他的電話,回他的APP。

你可能曾經決定要忘記那個傷透你心的人,可是卻仍繼續追蹤他的臉書、關切他的網誌。

其實,決定是很艱難的,但行動更艱難。

所以,今天開始,不,是從「現在」開始,打碎夢想吧! 倘若從今天起,每天接近自己一點,不再只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你可以做一些什麼小小的努力呢? 

每餐少吃50卡,每個月瘦一點點;

每天試著有勇氣地說出一些些自己的意見,每週化幾句抱怨為行動;

拾起小包包就開始到附近小旅行,打開窗戶迎接今夏璀璨的陽光。

如果告別過去並不容易,一點一點地接近夢想,也能帶你離開充滿陰影的地方。

於是你也可以,不為什麼,不為別人,單純就為了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妳也可以剪碎夢想,更加做自己
〉〉勇敢做自己
〉〉作家:從生活中出發,勇於做自己的葉揚
〉〉旅行逝去的愛情,重回自己
更多來自Hanason的專欄【愛情研究室】

圖片來源:來源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