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孩子佯裝開朗的微笑背後,可能是他善解人意的哀愁,面對家中的紛擾,只能透過不斷壓抑自己,盡力維持破裂中的美好。

心裡苦,才要強裝微笑

當你見到總是面帶笑容、陽光開朗的孩子時,會怎麼向他打招呼呢?

毫無疑問的,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稱讚他:「你真是個開朗的好孩子!」然而,這句再一般也不過的「你真是個好孩子」,有時可能是導致孩子成為罪犯的「導火線」。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有兩個同樣帶著開朗笑容的孩子,她們都是小學五年級的獨生女,分別為甲生和乙生。兩人在學校的表現都是笑口常開、活潑開朗,但是她們的家庭背景卻恰恰相反。甲生的家裡父母感情良好,家庭對她來說是個舒適的所在;相反的,乙生的家裡父母感情不睦,總是爭吵不休,因為家裡氣氛低迷,乙生總是努力表現得開朗,希望能讓家中氣氛和諧一點。

推薦閱讀:李茂生書評:我想養出好孩子,為什麼會教成殺人犯?


圖片|來源

但是,她在心中卻總是責怪自己「都是因為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整天吵架。」同時,她也會煩惱:「如果爸爸媽媽不在一起了怎麼辦?」乙生其實是很痛苦的,但不敢將痛苦掛在嘴上。「要努力讓家裡氣氛和諧一點。」「只要爸爸媽媽感情好,就不會把我丟掉。」明明只是個孩子,卻成天有這些煩惱。因此,她總是掛著笑容、表現得很開朗。

大人看到帶著開朗笑容的孩子,只會根據外在表現稱讚:「真是個愛笑的好孩子!」而這句稱讚,卻會帶給甲生和乙生不同的訊息。對甲生而言,這是句令人開心的稱讚,今後她也自然會成為一個總是面帶開朗笑容的女孩。甲生是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另一方面,對於一直強裝開朗來炒熱家庭氣氛的乙生而言,這句稱讚給她的訊息是——要更壓抑自己的痛苦,千萬不能忘記當一個面帶笑容、活潑開朗的孩子。乙生會絲毫不疑地更加壓抑自己的情緒。這句稱讚強化了她的行為。

推薦閱讀:心理學療心室:在愛裡學會做一個孩子


圖片|來源

如此一來,乙生未來只剩下兩條路——持續扮演「好孩子」,或者筋疲力盡而放棄扮演「好孩子」。放棄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可能以誤入歧途的方式表現出來,最後演變成犯罪;也有可能是完全失去動能,以拒絕上學的方式表現,這就是典型的「模範生窒息型」拒絕上學。即使沒有發生拒絕上學的情況,也只是把問題延後到青春期,對於活在世界上感到痛苦不堪,最糟糕的結果就是「自殺」。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描述太過極端;然而,對於曾經投身於國高中教育現場的我而言,幾度遭遇到乙生這樣的「好孩子」突然做出劇烈問題行為的案例。例如,到國中畢業為止都還很開朗的學生,一進入高中就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為非作歹,或者突然就不來上學,這樣的情況所在多有。問題行為的發生無法預測,壓抑的期間愈長、壓力累積得愈大,問題行為就會以愈激烈的方式展現。

推薦閱讀:一個殺人犯的養成:無法向父母撒嬌,無法信任世界

當平常那個開朗又直率的孩子,突然出現嚴重的問題行為時,我們都會忍不住想:「那個總是面帶笑容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其實,應該要轉變想法——「他一定是一直無法表達真正的心情,內心相當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