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穿梭傳統與現代的京都花街,裡頭的藝子與僧侶撐起過往花街繁榮景象,傳統文化令人為之著迷的地方,除了街景、服飾更多的是交雜其中的人文風景。

文|井上章一  

花街是傳統日本文化的棲息地,不論是日本舞蹈還是傳統音樂,在這裡都得以存續。和服與日本髮型——雖然很多藝子是戴假髮——在這裡都能獲得保存,數寄屋樣式的房屋也維持得很好,說花街成了傳統文化保護區也不為過。

但官方的文化財產行政單位,沒辦法明目張膽地支持花街。即使我拿「為了研究花柳界流傳的日本文化,必須深入花街遊玩」這種說詞,卯起勁來申請研究經費,也不會有任何補助,肯定會被打回票:國家怎麼可能出錢給你去玩藝子!


圖片|來源

花街柳巷無法期待官方資助。每一個都市的花街都日漸凋零,隨著日本舞蹈和日式髮型從生活中消失,再也無法重現昔日風華——除了京都等少部分的地區例外。話說,將傳統日本文化保存至今的不只有花街而已,寺院的角色也很重要。

事實上,許多寺院建築在改建的過程中,逐漸融入日本建築的傳統樣式。神社工匠如今也能在寺院建築中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本領,泥水師傅亦是如此。正統日本庭園維護與保存的頭號功臣,也是寺院。

推薦閱讀:京都古城:走在時代尖端的老靈魂

僧侶身上的僧衣,也是傳統的和服。經文和讚唄,亦超越了千年以上的歷史,留存至今。鐘和木魚追本溯源,也源自於相當古老的時代。還有剃髮的習俗,雖然現在很多宗派已經不再嚴格執行,但也是自古延續至今

京都有非常多的本山名剎都遵循著前述的各種傳統。也許僧侶就是因為生活在這樣的寺院中,才會格外傾心於古色古香的花街?寺院和花街走過相同的歷史與傳統,或許就是對彼此產生共鳴,穿袈裟的和尚才會親近穿和服的藝子。

推薦閱讀:不容錯過的美好 京都衹園花見小路

無論如何,如果僧侶不光顧,京都的花街將無以為繼。「花街等於是我們撐起來的!」一名僧侶的高談闊論,也不容小覷。官方文化財產保護機關無法干涉的花柳文化,就靠著寺院的力量來支撐。從這個角度出發,出沒花街的僧侶,也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

有一次我仗著酒意,將這些話告訴某茶屋的老闆娘,不小心吐露了可能指涉花街陰暗面的言論。老闆娘聽了以後,雖然多少同意我的話,卻也沒忘了反駁:「你剛才說的已經是過去式囉。最近的和尚都嫌穿和服的藝子和舞子太放不開,都不太光顧了。他們說穿迷你裙的酒家小姐開心多了。」

這麼一說,我好像也親眼見識過。我曾在一家精巧的料理店,目擊身著僧衣的年輕和尚和酒廊小姐同桌共坐,正在享用提早一些的晚餐。我猜兩人是在約會,等一下要讓小姐帶進場吧。正因為看過這一幕,我無法反駁老闆娘的話。看來在僧侶的世界裡,價值觀也逐漸西化。時勢所趨,比起藝子的和服,酒店小姐的迷你裙更討和尚歡心。

我也常聽說家裡開寺院的僧侶,喜歡讓女兒念教會學校。兒子因為要繼承寺院,所以讓他們上可以取得僧侶資格的佛教學校;但對於女兒,卻偏好讓她們去讀可以提升深閨淑女價值的教會學校。寺院這樣的教育方針,和僧侶愛好迷你裙的癖好,或許有著共通之處。

這樣的時代,藝舞子所編織出來的花柳文化,將由誰來支撐呢?或許該說慶幸,來訪京都的外國觀光客增加了不少。近幾年在京都尋求日本風情的遊客急速增加,或許花街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