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國際不再恐同日,領你回溯同志爭取平權的長路以及恐同事件始末,邀請你拿掉恐懼、壓迫的眼色,一同正視同志議題。

相愛的本質就只是愛了,不分性別

重要的不是你愛的是何人、在何方、為何事、於何時、或是如何去愛,唯一重要的是,你付出了愛。It matters not who you love, where you love, why you love, when you love or how you love, it matters only that you love.

約翰藍儂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其由來是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統計分類中刪除,也是目前國際間最多國家共同慶祝的同志人權紀念日。

直至2017年的今日,因恐同或是同志議題而產生的暴力事件仍時有所聞,期待性別平等的這條遠路還長,或許路途顛簸,但奔走的步伐不能停,因為相愛的本質,就是愛了,他們不分性別,望見了彼此眼底的靈魂,如此而已。

1996年12月21日著名女權運動: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起因於彭婉如事件而提倡社會關注性別、空間安全,同時部分參與遊行者也喊出了:「婦女要夜行權,同志要日行權」的口號,怀揣著同樣在性別認同與空間安全上的不安,同志族群說出了他們壓抑已久的焦慮,當婦女對社會呼籲給予女性安全的夜行權時,同志也期待,能平安地行使日行權,在每個平凡日常裡,安然地成為自己。

前段敘述的事件遙遠了,距今十年的光景裡頭,同志議題逐漸受到世界關注,除了將同性戀從疾病類別類刪除外,社會也開始談更多的性別想像,性別光譜不再是對立兩端,它是種生命的流動。

儘管社會開始有這樣的概念出現,當我們談及婚姻平權時,仍有人直指同志打破了家庭價值;當人們看見路上的同志伴侶,仍忍不住耳語;當論及性平教育,能將多元性別納入教材裡頭時,仍能聽見這樣的教育混淆了性別認知。

延伸閱讀:你該重修的《性別平等教育》:不要再有下一個彭婉如與葉永鋕

國際不再恐同日,我們期盼世界給予同志族群更多善意的眼光,設身處地去理解同志族群在生活裡面對的歧視與困難,也期待著婚姻平權讓多元性別族群能實現成家的理想,在法律前得到平等的權益且受社會保障。

推薦閱讀:同志讓我成為更好的人:我是直同志,我就是他們

期待,同志不須再繞著遠路相愛,沐浴陽光的日子裡,能有個溫熱掌心貼著,一齊感受生命帶來的歡騰熱烈,一起面對人生里的偶有傷悲。

拿掉對立與恐懼,用愛牽起人性溫暖 


同志情侶凡納斯、瑟夫拉坦。(翻攝自Jasper Vernes-Sewratan 臉書)

你知道嗎?其實近至我們生活周遭,遠至世界另端,恐同事件仍在各處發生。

2017年4月2日早晨,荷蘭東部小鎮Arnhem發生了一起恐同暴力事件。

延伸閱讀:「我們牽手反恐同!」荷蘭男人全球連線,牽手挺同志

31 歲的Ronnie Sewratan-Vernes 和男友Jasper Vernes-Sewratan 走在回家路上,因牽手而遭到一群年輕人圍毆。他們兩個人都受傷了,其中一人被剪鎖鉗打落四顆牙齒、嘴唇裂開。Ronnie 告訴Dutch News 記者:「為了不激怒他人,我們通常不會在公共場所牽手。但那天我們以為街上只有我們兩人,沒想到卻忽然出現六到八名摩洛哥年輕人,當我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已經被其中三個人打倒在地。」

事件發生後全球掀起一陣#allmaninhand 風潮,透過在社群上傳男性牽手照聲援這對同志情侶,表態對於恐同的情緒,我們該以愛來溫柔包容,讓相愛的人能理直氣壯地牽起手。

牽手這個簡單溫暖的動作,對於有些人來說,是種遙不可及的渴望。

2017年2月澳洲澳盛銀行為三月份澳洲雪梨同志狂歡節推出了一支廣告:#holdtight 。廣告中找來各式各樣的伴侶,男男、女女,男女⋯⋯,演繹他們最微小美好的日常動作——牽手。而廣告裡頭,有些手緊緊牽著,有些,卻在外界的眼光與壓力下,悵然地鬆開了。

延伸閱讀:澳洲觀察:「親愛的,讓我們理直氣壯牽起手」讓人淚流的《Hold tight》廣告

廣告文案寫下:「Even in 2017, the simple act of holding hands is still difficult for some people. 即便於2017 年,牽手這個簡單的動作仍對某些人來是困難的。」

平權路漫漫,這條路我們仍要執拗地走下去,一直到那些靈魂都能開闊地相愛,自由地,成為自己。

國際不再恐同日,正視同志處境

恐同的情況仍在,同志的權益仍舊沒有獲得聲張,因此台灣伴侶盟今年特別選在5月11日到5月18日在台北華山舉行【See Through:正視——2017國際不再恐同日】 ,特別邀請蔡英文總統、邱太三部長、社會大眾,包括至今仍反對婚姻平權的民眾,正視性少數長期被迫害以及爭取平權的歷史。

推薦閱讀:被蔡英文遺忘的婚姻平權?同志權益不只有「婚姻」一種解決之道

這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伴侶盟理事長許秀雯表示,特展受限於人力、物力、時間,因此難以充分呈現台灣同志歷史、議題與兼顧不同觀點,但希望能藉由這次策展拋磚引玉,邀請社會各界促成更多的探索、思考與對話,讓台灣終有一天,可以真正「不再恐同」。

也期盼透過這次展覽的意念與價值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接下來5 月24 日伴侶盟律師團代理祁家威先生之同性婚姻釋憲案大法官解釋出爐的結果,2017 能否成為台灣婚姻平權的元年?游離在自我認同與社會價值裡的同志族群,能否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位置,好好活成自己?

讓我們牽起手,相信愛的本質,能領我們走到彩虹彼端,2017國際不再恐同日,一起正視同志議題,如同這次特展由知名設計師聶永真操刀設計的主視覺:左鏡片因為fear (恐懼)而破裂,右鏡片則是peace(和平)符號,成雙的鏡片呼應特展主題See Through(看穿/正視),面對恐同,我們期盼社會拿掉恐懼、壓迫的眼色,迎來一個和平且溫暖的世代。

推薦閱讀:婚姻平權小蜜蜂的實踐:親愛的路人,聊聊婚姻、伴侶法、同志伴侶法吧

【See Through:正視—2017國際不再恐同日】展區介紹

 台灣石牆區

為了呈現台灣同志受壓迫的歷史,此次特展特別設計「台灣石牆區」收集了近70 年的報紙新聞,再從中揀選30 幾則重大案件放入此區。

同志的受迫害史可說是驚心動魄,為了可以讓觀展民眾稍稍體會同志長期以來受迫的內心感受,本區將用黑暗、狹長的走道依時間順序佈置新聞簡報,再用牆面打洞的方式,讓觀者可以從黑暗中往外看,體會在黑暗衣櫃中的孤寂和恐慌。

名人創作聲援區

本區特別邀請蔡依林、曲家瑞、聶永真以「不再恐同」為主題創作,相信只要人們願意敞開心胸,認識同志真實的生命,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這個世界將會更少偏見,更多溫暖!

推薦閱讀:Mary Lambert以愛之名哼唱同志視角:愛,為了所有人而存在

彩虹牽手區

作品名稱:愛牽手藝術家:賴雨農/設計團隊:洪嘉甫、楊勝文/互動設計:林立翔

互動方式:兩個人或多人站定位,面向鏡牆,最右側和最左側的人手握感應器,所有人慢慢把手牽起來握緊,讓微小電流靜靜通過,當電流通過每一隻手,串起大家的心跳,最終啟動互動裝置,將心中的那道彩虹投射出來,看看屬於你們的彩虹是什麼樣子?

同志平權之路區

「平權」指平等地享有基本人權之意。

在2017 年的台灣,同志們正在爭取平等婚姻的權利,但平權的內涵從不限於婚姻,20 世紀末同志文化的發芽茁壯,21 世紀初同志運動的方興未艾,都為台灣社會奠定了不再恐懼排斥同志的根基。本區藉由展出30 年來的文物,讓觀者See Through,正視台灣爭取同志平權的歷史。

同運先鋒祁家威先生也提供了他個人從1986年起,為婚姻平權請命的各種資料,包括台灣史上第一起遭大法官不受理的同婚釋憲聲請書(2000)、自己手寫的歷年訴訟書狀、以及在剛解嚴的年代,他作為台灣出櫃同誌第一人以真實姓名、面對鏡頭受訪的雜誌報導等史料。

延伸閱讀:【同性婚姻釋憲案】致大法官:同婚無法再等,我們已經沒有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