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家書】作者洪任賢寫母親的難與愛,難得是活得沒有了自己,卻用愛編織了孩子人生。母親用愛,接納了作者最真實的樣子。

親愛的,美麗的媽媽,

曾經在飯桌上,妳告訴我,自從妳的妹妹,我的阿姨得癌症後,妳很珍惜與她相處的分分秒秒。有一次,妳想去南投的快活森林與自己的妹妹弟弟來趟家族旅遊,特別是想陪伴得癌症的家人。不會開車的妳,需要爸爸載妳去南投,但是爸爸惦記著工作賺錢養家,以及,掛心妳的女兒,我的妹妹,近日憂鬱症的問題。因此,他沒有意願載妳去南投。說著說著,妳起身拿起自己的碗筷,轉身沖洗,淡淡說了一句:「我都快要沒有我自己了。」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寫在母親節前夕,我能不能不做超級媽媽

這句話壓得我如此沉重。一方面,我不會開車,無法載妳去南投;一方面,妳的家族旅遊是在平日,而我平日需要在臺北工作上課。我不斷想著,身為母親,妳如何成為妳自己?我曾經詢問,妳的夢想是什麼?妳笑笑地說忘記了。妳忘記自己的夢想,以及,妳不能做什麼,其實,與妳的社會處境、性別、母職,息息相關。面對眼前的家庭性別問題,即便我知道妳是如何被鑲嵌在父權結構的框架中,卻仍然無力幫助妳的困境。我時常想著自己學習性別知識與理論,究竟有什麼實質用處?

我曾經問妳:「生下我,是痛苦的負荷,還是甜蜜的負擔?」妳說是甜蜜的負擔。作為長子的我,清楚知道妳懷孕時,妳以及妳的身體不屬於自己,妳只是我的容器。當親戚好友買補品給妳吃時,受惠者並不是妳,而是我。身旁的人看著妳,表面上總是小心翼翼關心妳:「走路要小心不要跌倒」、「要好好照顧自己」,實際上卻是為著妳肚子裡的我著想,特別是妳的婆婆,我的奶奶。

推薦閱讀:【母親手信】蘇美: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的,我只是負責照看

長大後,得知我是同志的妳,一開始完全不能接受。我瞭解生了一個同志小孩的妳,心裡一定想著該怎麼面對夫家;我理解沒有受過性別平等教育的妳,活在只有兩性的時代,可能不懂多元性別的概念。不過,讓我感動的是妳和爸爸回想剛出生的我,對我的期待,只是希望我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最後,妳用愛接納真實的我。

推薦閱讀:等待十八年,我終於向父母出櫃

近日,因為妳的女兒,我的妹妹有憂鬱症傾向,進而休學。妳半夜無法入眠,傳訊息告訴我,妳的自責,以及,妳覺得自己和爸爸是一對失敗的父母。我想告訴妳,本來就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社會上的每一種職業幾乎都有其對應的相關學校科系,唯有父母職是在人成為父母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即便未來的臺灣真的有父母職前學校教育,也不可能培育出標準型父母去回應每一個不同的生命。

但是,妳和爸爸是願意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妳們開始購買書籍閱讀憂鬱症,想瞭解自己的女兒;妳們不斷請教曾經得過憂鬱症的人,該怎麼面對憂鬱症的問題;妳們一直安排旅行遊玩,只是想要多陪伴在憂鬱症裡的女兒。我知道,妳和爸爸非常用心且努力地想做好父母的角色。

延伸閱讀:《日常對話》導演黃惠偵:同志母親教我的不是恨

對我而言,妳和爸爸是模範夫妻、模範父母。模範不等於是天生完美或一百分;模範代表的是妳們謙卑且不斷地跟著孩子一同成長。妳們不僅有智慧地經營婚姻,甚至,燃燒自己照亮家庭。婚前,妳們努力工作照亮各自的原生家庭;婚後,妳們努力工作照亮自己的孩子。我能夠出生在妳和爸爸用心編織且充滿愛的家庭,覺得如此幸運幸福。若有來世,請讓我再自私地選擇成為妳和爸爸的孩子。

媽媽,謝謝妳,我愛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