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養著實影響了孩子的人格發展,讓我們能試著更坦率地表現愛,不做令人敬畏的父母,而是擁抱孩子情緒的支柱。

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在這幾年陸續成為了父母,大家都是在一邊帶小孩的過程中,一邊學習成為爸爸媽媽的,而我們常常會發現,在不同的父母身上,看見了屬於他們原生家庭的影子,很多的人正在複製自己的童年而不自知,以一種理所當然的方式,但是都忘記了自己當時是不是喜歡,或者在那樣的情境底下快樂嗎?

或許小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壓抑的爸爸,然後,長大過後,你也成為了一個這樣的爸爸,你不太知道怎麼跟你的孩子聊天,因為你的小時候,沒有和你的爸爸聊天過,爸爸總是告訴你,你應該要怎麼做,而你,不能有聲音,聽話,才是一個好孩子應該要有的樣子,而你,總是很努力地想要當一個好孩子,希望可以從家裡那個你總是遠望著背影的寬厚肩膀那裡,得到一個讚賞,或許只是摸摸你的頭,但那樣的情況,並不常。

推薦閱讀:父親溫柔的不只有背影:別怕,爸爸一直都在

你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要跟爸爸分享你的日常,但他像是只有一個字彙的爸爸,不論你說的是喜怒哀樂,不論你的話長話短,你永遠只能得到,恩,恩⋯⋯或許有的時候,會加上一句是喔!你或許記得那時候的失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你也成為了一個字的爸爸,你想著,沒有什麼好想著孩子受不受傷,小時候,我們不都這樣長大了?

你深信,能夠用肩膀好好的扛起一個家,就是你的愛,你以為這就是愛,但是,卻忘記,你小時候的不快樂,你卻忘記了那個嚴肅而讓人生敬的父親角色,一直到了你長大了,還是無法真正的和他親近,即使你自己成為了父親,你還是跟他有個一種似近卻遠的距離。

每個爸爸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帶著自己爸爸的影子,於是你可能最常說出口的話就是以前我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我的孩子不可以?然後就不知不覺的利用我們大人的權威,去強迫孩子屈服,是的,或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有用,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得比我們高大,有一天我們會老,孩子同樣也會複製你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我們。

推薦閱讀:寫在父親節快樂之前:多希望你真的是,一個快樂的父親

就像是最近震撼台灣的新聞一樣,那個 20 幾歲的大男孩,在情緒之下,撞死了他的父親,固然這是不對的,但是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是不是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沒有引導我們的孩子,如何表達和紓解他們的情緒,於是當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同樣的,不知道應該要怎麼樣去表達與抒發他的不滿,很多的悲劇就會這樣產生,我常常會想,如果我們能夠更坦率的把愛表達出來,更能夠和孩子做交流,去理解孩子,也讓孩子理解我們的想法,會不會,很多事情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最近跟很多的媽媽朋友聊天,她們都會覺得,有了孩子以後,和另外一半的衝突好像變多了,感覺在教養孩子的時候,可以更清楚的感受到,自己正在面對的是和自己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個家庭,或許也是跟懷胎 10 個月有關係吧,媽媽似乎對於孩子總是柔軟得許多,更容易和孩子貼近,也或許是因為傳統的家庭觀念中,我們總是對於男孩子有更多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呈現在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當中,像是男孩子就不可以哭,應該要勇敢,所以大部分的爸爸也就成為了這樣的爸爸,在親子教養的部分顯得強悍,尤其是當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男孩子的時候,卻忘記了,每個孩子都需要愛,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陪伴。

我很常對朋友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怎麼對待孩子,有一天,都會再回到你的身上。」你付出的時間、精神,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讓你驚呼感嘆,還好,我當時認真的引導、了解他了,而不是搪塞了他,當你的孩子哭泣的時候,憤怒的時候,你是怎樣跟他說話的?時間累積,就會成就了孩子的人格,每一個當下,請讓自己回到那個小小孩的時候,問問自己當時快樂嗎?

推薦閱讀:30歲後的成長課題:我們能選擇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想想小時候的你,會因為什麼事情而感到開心,會想要從父母的身上得到怎樣的對待,不要複製那個不快樂的自己到孩子的身上,我們不再是那個孩子,我們也不是父母的影子,我們要找出自己的一個新的教養方式,來幫助我們的孩子開心的長大,爸爸,可以是不一樣的爸爸,我們不一定要一直像是一座高聳的山,讓孩子遠遠的望著你,卻不敢親近你,為什麼不試著成為一棵樹,擁抱你的孩子,為他們遮風避雨,成為他們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