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造成「媽寶」現象的社會結構,從性別教育的偏失到中產階級的生長脈絡看起,深究這世代媽寶的根本成因。

不知何時,「媽寶」一詞成為一種對新世代青年的貶抑之詞,代表著成年後仍然依賴原生家庭提供大部分的經濟援助或是某種生活程度上無法自立,或情感上過度依賴父母的年輕人,而且尤以形容男性居多。很多新聞事件中也常提到不少「媽寶」常仰仗著家中財力,開著父母或親戚長輩的名車橫行街頭,等到出了車禍或鬧了事後,避不見面卻由父母親出面收尾,或是關說又是賠款等,種種跡象顯示了社會中彌漫了一股「反媽寶」或「媽寶」大多是「土豪哥」等錯覺。

但是,「媽寶」真的只是一種資本主義下階級世代無法翻轉的社會問題嗎?還有為何一般女性對於媽寶的排斥會如此之強烈?女性之間是否也會用「媽寶」來形容成年後經濟無法自立的女性?通常這一點亞洲社會對女性會比較寬容,但對於情感上無法自立或過度孩子氣的女性,也會有另一種形容詞,如「公主病」,但不管如何,對於新世代來說,被形容成「媽寶」的男性,就好比被閹割過的某種特質,如沒肩膀、沒擔當、沒有男子氣概等。

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怕孩子吃苦,又怕孩子吃不了苦的「媽寶」現象

失焦的性教育與性別教育:戀母情結的感情偏失

我們不可否認,對於擁有較多陰性特質的成年男性,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比一般擁有較多男性特質的男孩有更多性別認同上的困擾,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擁有較多陰性特質的男性大部分並不會造成女性同儕的排擠或霸凌,除非他本身有其他性格上的問題,但對於其他男性而言,這種過於陰柔的特質卻會讓他們認為這種人非我族類,甚至把過多的陰性特質形容成「娘娘腔」、「性無能」、「媽媽男孩」等負面的標籤。

但事實上,很多人會把「性教育」和「性別教育」混為一談;把「媽寶」歸究於男性特質不明顯的人格特質,但事實上,「媽寶」的最終根源,卻是對「性教育」和「性別教育」過度草率的教育制度,而非男性中的陰性特質。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提過,男人最初的愛戀和性驅力都指向母親或家庭內長期相處的姐妹,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成長期所接觸到的性教育只著重在性器官的介紹,或是性別教育下沒有加入更深入的人文關懷,很多青少年便會對自身的男性特徵,如「男人味」的表現感到焦慮,或者是對於對異性的認認知上,刻板的把女性分為「好」女孩和「壞」女孩。

推薦閱讀:長不大的男人,把每個人都愛成「母親」

在保守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好」女孩的描述,自己的父母師長會教他們要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姐妹,或是母親的縮影,是神聖的、純潔的、不可侵犯的,而「壞」女孩就是會引誘性犯罪的禍害糖衣,雖然妖嬌美麗又外放性感,但因為看起來過於輕佻又可能需要男性一擲千金以維持自身的外貌,會對身體或心智有一定的毀損,所以擇偶要找看起來較乖順聽話的「好」女孩,而擁有強烈自我主見的「壞」女孩只適合當女友或炮友玩玩。但這樣的分類其實是一種可怕的歧視,也容易造成兩性之間的磨擦與關係上的裂痕。

當然,對於成年女性而言,把自己當成另一個媽媽縮影的男人,或是對母親言聽計從的男性,又或是對異性戀關係過度小心謹慎的對象,會造成她們的焦慮與反感。但對於很多「媽寶」而言,這種「好」女孩是一種禁忌,他們一方面推崇純潔可愛型的蘿莉控形象,但另一方面,他們只有對「壞」女孩有性衝動(通常是他們所鄙視的女人,通常是對性方面較為外放、穿著打扮較性感火辣的女性)。

推薦閱讀:書寫《惡女力》:反轉羅曼史,每個女人都可以寫 BJ 單身日記

故這種厭女症的「媽寶」很容易為自己的不成熟找到藉口,或對感情關係的責任感較薄弱,因為錯誤的性別認知造成自己害怕處於一種較為穩定的感情關係。

而有些「媽寶」則是因為對於華人社會中「孝道」的扭曲認知,認為爸媽是長輩,所以乾脆很多原本應該要自行決定的事,都以「尊重長輩意見」為由而要求自己女友或老婆一起遵守,如婚禮的禮俗、家事的安排、甚至生兒育女教養問題,統統一概「聽媽媽的話」。

推薦閱讀: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允許,而是信任的 yes

「彼得潘」反應了中產階層拒絕長大的世代,但更多時候,這是一種無奈的社會經濟學

1904 年,當英國作家詹姆斯 · 巴裏創作彼得 · 潘這個藝術形象,代表著成年人在心理上拒絕長大,夢想做生活在「永無島」上的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又稱為「後兒童現象」。

這些年輕人通常出生為中產階層,受過良好的教育(至少有上大學),也許也有一份收入還可以的工作,但也有人選擇當個無所事事的「尼特族」(註1),但這些人對於未來結婚、成家等議題通常都屬於比較消極或根本沒想到要成家,因為自己的「夢想」還未完成,如存錢去旅行、充電進修等,還有一種是對愛情關係有著個人的堅持,如還未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等,但大部分的人卻是因為自身的薪資在扣除一般開銷後,對比成家後可能加重的負擔心生恐懼,還有自身的原生家庭在某種層面上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經濟分擔,而不得不停留在與父母同住的階段,或者沒有同住,但對父母的意見看得格外重要。

推薦閱讀:你學著長大,爸媽學著放手一生該為自己出走一次!

另外,網路世代媒體及韓劇等強力放送,「不老男神」、「歐巴」等有別於傳統男性粗獷的面貌,很多年輕男性也開始懂得打扮及照顧自己的外貌,因為這麼做可以有更多的關注和工作機會。還有不少 4、50 歲的中年人也加入了「長不大」的行列。比起年輕人,他們拒絕「長大」的原因多少有些無奈——對他們而言,「長大」意味著變老,意味著被社會拋棄。

對女性而這,這種拒絶變老的行為也許更嚴重,因為她們害怕這個社會現實面上,容貌比智慧重要。為了成功,必須「看上去年輕」。所以醫美及整型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因為不管男性女性,對自己的投資等於愛自己這種觀念已逐漸深植人心,而愛自己的前提就是外貌的修容,愛美無罪!

媽寶社會抗壓力低?!養子不教,到底是「父」之過,還是「母」之過?

「孩子怎麼教都不會,乾脆自己幫他做!」

「老師不會教,所以孩子才不會!」

「現在社會當媽很累!除了要上班賺錢,還要打理教務,管教小孩,好像全職女超人!」

其實,「媽寶」一詞不只反應了年輕世代對於「經濟獨立」或「社會歷練」的嚴重不足,對於孩子的「媽」,也多有加重母職的性別刻板之嫌。

難道,小孩不獨立只有媽媽的責任而已嗎?現代社會上,爸爸的角色、甚至學校師長的角色會形成一種微妙的三角關係。很多家庭中,爸爸的角色比較像是隱而不顯,關心孩子但比較不會表達,除非孩子出現了什麼過於嚴重的行為偏差,爸爸才會展現「管教」的權力。而媽媽因為對母職的過度焦慮,或是對工作、家庭兼顧一切的重擔產生挫折感,轉而對另一個管教小孩的對象,老師,有了更多的「母職」期待。比方說,孩子在學校和同儕發生磨擦,直升機母親強勢介入管教督導(母愛指導原則:錯都是別人家小孩的錯,我家的最乖)。

傳統家庭認為教養「乖」小孩的重要性,比起培養小孩對自己生涯發展的自主性更勝一籌。而傳統「好」媽媽也只認為小孩只要外在看起來聽話不出錯,學業功課發展良好,其他的會不會自行打理生活、有沒有和異性正常互動等比較枝微末節的事便無暇兼顧了。「好」媽媽會盡量在生活上幫小孩打理好,如準備三餐、整理衣物、接送孩子上下學等,只要他好好讀書即可;而「好」爸爸則確保家庭財務開支無虞,不會讓孩子因經濟因素而失學等。

推薦閱讀:親職與事業兩難?北歐經驗:整個國家一起養小孩才是王道

而這些看似合理的家庭付出,卻無形中磨滅了孩子們自我成長的機會,造成有些孩子即使大學畢業在外租屋,對於炊事或打掃洗衣等基本照顧自身的能力都沒有。(我曾聽過有位在外租屋的年輕同事,每個星期五回家還要把一星期未洗的衣物拿回家給媽媽洗,因為他不會使用洗衣機,也懶得自己洗)。

「媽寶」的根源其實是一種盤根錯節的家庭及社會問題,而媽寶關係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寶不想要負責任,於是什麼責任都推到媽的身上去了。而當責任其實不在媽身上,或是媽不知道怎麼負責的時候,只好嚴格控制寶不要去做一些會出狀況的事情,但這種類似上對下的「控制」關係不但會讓親子關係更緊張,孩子長大對原生家庭過度依賴也造成無法在職場或生活中自立。

當然,以現今社會勞動條件日益緊張的關係來看,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因為收入無法增加而不敢貿然成家,若只是草率認為這群老大不小的未婚族也算成一種「媽寶」,對年輕人而言並不公平,因為現有的勞動條件需要更多的改革與修法,畢竟「媽寶」本身就是對女性一種母職上性別不平等的指責,而年輕女性並不想成為「媽寶」中的媽媽角色,而年輕男性也何嘗對寶寶的角色感到厭惡及排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