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一生都會走過的歷程,當自己的親人生病、發生意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這時家人幾乎是重要的照顧角色。除了照顧家人之外,也要努力工作維持生計的照護人,時間一久,容易蠟燭兩頭燒感到身心疲乏、充滿壓力,適時讓戲劇治療介入照護者的心靈,就能幫助他們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困頓,來看看為照顧者量身打造的戲劇紓壓工作坊的故事吧。

照顧者需要被照顧的急迫需求

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研究,全國目前約有 76 萬名失能,失智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約有 6 成仰賴「家庭照顧者」照護,「家庭照顧者」其中約 7 成是女性,平均照顧時間長達 9.9 年,每天照顧約 13.6 小時。

在台灣 1153 萬勞動人口中,約 231 萬人失能家人照顧所影響,「因照顧減少工時、請假或彈性調整」約 17.8 萬人,每年「因照顧離職人口」約 13.3 萬人。也就是說在你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職場朋友是「在職照顧者」,白天上班、晚上看護,蠟燭兩頭燒。

不管是「家庭照顧者」或在職照顧者」,許多照顧者們身心俱疲。近年來,照顧者帶著被照顧者自殺的新聞時有所聞,根據統計,每年有超過 50 多起照顧者悲劇新聞,長期照顧家人的家庭照顧者有 87% 罹患慢性精神衰弱、65% 有憂鬱傾向、20% 確診罹患憂鬱症,家庭照顧者死亡率比非家庭照顧者更高出 60%。

從民國 100 年到 104 年已發生 48 起照顧者自殺或與被照顧者同歸於盡的「照顧悲劇」。2015 年初,父親淚問廿一歲腦麻兒「大家都累了,殺了你好嗎?」下手掐死兒子再自首;四月,八十一歲老先生不堪照顧壓力,將五十八歲中風妻子送到殯儀館。去年,照顧妻子十年的八十四歲老者刺死病妻後自殺。還有,那位將長釘打入病妻腦門的老先生,至死堅持他是愛妻。(2015-12-03 聯合報 梁玉芳)

光是今年 105 年截至 11 月目前為止,就已經發生 13 起的照顧悲劇。最近剛剛發生的新聞:2016/11/22 日下午媒體報導兆豐銀行陳先生照顧失智、洗腎與褥瘡的母親,且因母親即將出院卻沒有機構願意收容,壓力太大而選擇跳樓輕生。陳先生就是你我身邊白天上班、晚上看護的「在職照顧者」。

再看身心障礙者的家屬,內政部 2011 年統計,在台灣所有的身心障礙家庭中,父母老邁或亡故的比率高達 8 成 5,換句話說,有 92 萬戶正亟待政府伸出援手,去協助身心障礙者以及他們的手足。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表示,近年來接獲的求助電話,以障礙者的「兄弟姊妹」為最大宗,達 5 成,他們在父母過世後,必須立即接手障礙者的照顧重擔,還要兼顧自己的家庭,且當前已無障礙者可以臨時寄託安養的地方,讓他們堪稱真正的「手足無措」!

2011年最新調查全國家庭照顧者睡眠狀況顯示,只有 2 成的照顧者能夠連續睡眠超過 4 小時,有 8 成的人無法安心入睡,隨時得保持警醒的狀態,有 1 成 8 的照顧者需要輔助藥物入睡,有少數照顧者還反應在照顧對象過世後,仍會在半夢半醒間驚醒,以為家人要她的服務。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對照顧者的影響甚大,在身心方面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根據家總的調查:有 80% 以上的照顧者希望「放鬆與休息」、「好好睡個覺」,60% 以上的照顧者希望「家人給予肯定及支持」

海豚灣的文章「長期照顧者的身心壓力調適」裡提到:

「我媽常說,我爸算是很『體諒』家人,他沒有『拖累』家人太久就離開了。不像有些罹患重大疾病者臥病在床,需要家人長期照顧,把屎把尿、抽痰翻身、陪同復健…,所付出的長期照顧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十餘年或是數十年之久。如果家屬之間沒有協調好醫療方式、安排好支援照顧的人力、解決家庭經濟問題以及進行家務重新分工的話,那很容易因為長久累積的照顧情緒與身心壓力而崩潰、生病,甚至引起家人間的齟齬、指責和互相傷害,導致原本的家庭失去運作的功能。

無論是病人或是家屬都需要了解疾病對這個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並且能夠相互體諒、信任與包容,能夠自在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讓一些自責與不安的情緒能夠得到舒緩。其次,家屬也需要了解自己在照顧病人可能遇到的瓶頸與限制,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尋求社會資源和善用家庭或親友間的支持系統,來維持家庭的正常功能。

我覺得一個人要先能安頓好自己,才有能力再去照顧病人及其餘家屬,讓家庭功能可以繼續運作下去,不會因為有人倒下而讓整個家庭分崩離析。因此身為家屬該如何關照自己的身心靈、如何舒緩自己照顧病人的情緒壓力與做好家庭內的角色分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推薦你看:「一手照顧自己,一手牽著別人」七年級女孩當小丑,實現療癒夢

面對長期照顧病人的身心壓力,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加以調適,或是尋求外部資源的協助,讓疲累的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喘息空間。政府及民間所提供的資源相當多,只是一般民眾不知道有這樣的服務提供,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申請及運用。如果家庭內可以引入這些資源協助的話,那可以減輕很多照顧者的社會心理及經濟壓力。」 (推薦給你:病後人生丨一站式服務網 臉書/網站

戲劇能發揮的教育/療癒文化平權

大家都知道嘉容創作之外推動戲劇療癒和美學教育,從 2009 年開始迄今,政府機構獎勵補助我到各機構,許多充滿大愛的貴人則在心疼我的傻勁之餘支持鼓勵。今年五月份開始到傳藝中心上班,雖然傳統戲曲和戲劇療癒的距離原本較遠,但是透過戲劇來推動文化平權,同時把傳統戲曲創意的推廣出去,也是長官同事都非常支持的事情。

推薦你看:給家暴陰影的戲劇課: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著

因此只要是假日,如果有機構邀請,我都會盡量排除萬難前往。加上上半年,今年 2016 年,總共去了 19 個社福或企業機構,帶領或演講了 195 個小時,接觸人次 1673 人。

放假日或晚上還去上課 / 帶團體,有時也實在很疲憊,但是每一次上完課程,總是覺得渺小的自己又成長一點、又多貢獻了一點點,看到辛苦的照顧者或醫護人員由衷敬佩疼惜,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面對逆境的精神,因此也就不覺得苦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最後還是願意奔波的理由。

推薦你看:張育嘉導演:將憂鬱化為力量,給世界美好體驗

今年的醫護長照機構包括:羅東博愛醫院、善牧基金會單親家庭中心、自閉兒基金會慈幼發展中心、淡水實康復健科診所等。上半年比較有空的時候,還在實康復健科診所、自閉兒基金會這兩個單位開設分別十堂、八堂的課程。

企業學界政府機構包括:Tedx 台北、大橋扶輪社、健康扶輪社、桃園職訓中心、行政院人事總處主計人員訓練中心、文化大學 EMBA、嘉義大學 EMBA、觀心生活學空間、陽明大學、龍華大學、台大 EMBA 逸世會、中華兩岸 EMBA 聯合會/生活藝術會等等。

對於企業學界,著重在說明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對戲劇藝術的認識與技巧,增益與平衡人生,提升性靈與感性,降低身心症狀,對於健康促進,提升個人/公司/社會整體競爭力的功能。

使用藝術作為表達的媒介,進行心靈療遇或心靈改變會有三個層次的區別:

  1. arts therapy 層次:藝術自身具有療遇性
  2. creative arts therapy 層次:藝術體驗中的創造性會帶來成長或改變
  3. arts psychotherapy 層次:藝術作為心理治療之一種介入方式,亦即藝術心理治療。

第一個層次指的是,觀賞戲劇藝術能夠使我們性靈提昇,得到啟發或領悟,或是純粹的美感經驗,使我們感官變得敏銳,情感獲得洗滌和淨化。

第二個層次指的是,在我們參與進藝術創造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對自我和世界有新的探索、發現,因此帶來成長和改變。

第三個層次指的是,我們運用藝術做為一種改變身心症狀的方法,介入心理治療。

因此,我們可以運用戲劇藝術來賦能,包括教育、啟發、洗滌、淨化、療癒、改變身心症狀、促進健康和各方面的能力增加。

照顧者戲劇紓壓工作坊的內容

105/12/3(六)、12/4(日),9:00-16:00,共 2 天課程。這是自閉兒基金會主辦的家庭照顧者服務課程。

費用:兩天 1000 元,並且含中餐便當。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上課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 688 號 4 樓(近捷運松山站3號出口

報名簡章:http://www.ican.org.tw/news_show.asp?tp=1&id=576
報名:邱社工 電話:(02)2528-5266分機13

這門課程希望能聚集家庭照顧者一起在遊戲、戲劇、身體紓壓、角色扮演中,探討以下重要議題:

  • 壓力源(What):身為一個照顧者,承受了哪些生理、心理、社會、經濟上的壓力?
  • 調適方式(How):我們該如何調適上述的這些壓力呢?有哪些具體做法呢?如何取得支持和資源,進一步思考新的生涯規畫。

課程中會帶著照顧者們做各種伸展操伸展筋骨,做各種放鬆讓大家好好的休息,用身體用彩色筆畫畫表達情緒探索自我。另外也搭配放影片、戲劇/曲演出錄影、流行歌曲、聖歌的播放,讓大家透過藝術得到美感昇華,並進一步回應自己生命課題,在團體討論中找到生活中的具體執行策略。

期待辛苦的家庭照顧者,利用這兩天暫時放下照顧工作,尋求外部資源的協助,讓疲累的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喘息空間。

引入這些資源協助,可以減輕很多照顧者的社會心理及經濟壓力的。給自己一個卸下壓力,探索自我,思考更美好未來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