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彼帶你讀心理學,許多現有的傷痛,來自對家的缺憾,你覺得自己沒有愛人的能力、或是缺乏安全感?正視童年的匱乏,了解內心的需要,放過去來不及彌補的回憶一馬,才能活回安心的自己

「她說自己又陷入感情的泥淖無法抽身,愛上不珍惜自己的人,對方轉頭那瞬間,她的靈魂再度碎成兩半……」
「他總是這樣,對愛人咆哮了以後,陷入悔恨的低潮。他知道自己不該這樣,一次次把愛自己的人推遠……」

他們都重複做著無效的行為,卻渴求在同義反覆的迴圈裡找到愛情。自傷傷人的行動循環,一再導致痛苦,輕蔑自己、自我厭惡。

渴望從無效行動中得到愛,卻求之不得,這一切重複的動力都來自於被我們遺忘、過度美化的童年。這就是隱藏在幸福童年的秘密。

「我的父母很愛我,他們很照顧我。」
「他們這樣罵我、責打我都是為我好。」

合理化父母的行為讓年幼的我們心裡好過一些,卻無法滿足我們童年時期對被愛、被理解的渴望。

沒有人得著過全然的愛與滿足。

父母再怎麼愛我們,都無法隨時隨地的滿足我們的需求。何況,我們的父母也帶著自己童年時期的匱乏來到我們面前,要我們去滿足他過去未能得著的愛與理解。

身邊有很多朋友,從小就擔起小大人的角色,在還需要父母安慰理解的年紀,就被迫成為父母親的情緒垃圾桶。孩童時期的我們會專注聆聽,因為替父母分憂解勞的時候,我們好像也得到了愛的感覺。但被迫收起的,則是自己的情緒,或分享需求。

推薦閱讀:爸媽離婚、性愛成癮、遺失安全感:面對孤獨的成長心理學

還有更多,和更多的例子可以舉。

成年後的我們總是無意識的讓童年的渴望領導自己的行動,也引導我們的情感、家庭關係。渴求他人能夠滿足我們是被愛著、被呵護著的想法。

我們無意識的,假想了這些他人,是我們童年父母的再生,能夠給予我們愛和滿足。而他們不是,也沒有能力給予,因而我們一再失望難過,卻永不放棄追尋。

每個看似幸福的童年,背後都隱藏了「失落」的情緒。

「我不是父母的唯一」、「父母有時不能以我需要的方式來愛我」這些話,是你從未對他人提過的。

你也未曾看見過,更未曾哀悼過自己有一個不完美的童年、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

正視童年的匱乏,了解內心的需要,哀悼已經過去的童年不能重來、哀悼童年時無法以你需要的方式對待你的雙親。惟有如此,你的追尋,就不會是不知為何而尋;你的行動,也不會總和你心中渴想的背道而馳。不斷重覆,求愛而不得的根源,只有探究童年才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