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讀《安樂窩》,家人是擺脫不了的牽絆,讓彼此失望,也給彼此力量。或許我們都是這樣的,背負著傷痕累累前行,在家人這面鏡子上,映照著彼此,直到有一天,我們明白誰也不是誰的魁儡。《安樂窩》是兄妹四人為了爭遺產所引發的故事,我們在那樣的崩壞裡,看見了誠實的自己

「想像一下,如果你中了樂透一百萬 ,那個時候的你有多快樂?如果是1到10分, 10分代表著快樂,當時的你會是幾分?」

「如果你出了車禍,弄斷了一條腿,醫生判定無法再接回去,你覺得當下的你會有多難過?同樣是1到10分、10分代表極度難過,你認為那時候的你會獲得幾分?」

上面這兩個問題,是多年前心理學家那來測量重要事件發生之後,對一個人影響的題目(Diener、Sandvik、Seidlitz與Diener,1993)。但這項研究最有趣的部分,接著詢問下面這個問題:

「你覺得過了一年後,你的心情會有多難過(快樂)?」

你覺得這些人會怎麼回答?先賣個關子,我自己(2013)也做過類似的實驗,請一群學生想像並書寫下來,故事之後會如何發展,替下面這兩段故事開頭做接龍:

  • 樂透組的學生:「有一天我中了樂透一百萬 ⋯⋯」
  • 車禍組的學生:「有一天我出了一場車禍,弄斷了一條腿⋯⋯」

結果相當有趣,大多數的學生都具備一種「風水輪流轉、否極泰來」的思維,中樂透的同學,故事的結局反而非常悲慘(不是朋友一直來借錢,就是被倒會,亂花錢等等);反觀那些出車禍的同學,一開始的確很悲慘,但故事的結尾通常是好的(愛上了護士並且結婚、變成了發明義肢的大王的等等)。

事實上,在前面的研究當中,他們真的去調查那些中樂透的幸運兒,或是生命發生重大變故的可憐人,他們在事發當時的確被這件事情影響很大(超開心或超痛苦),但一年之後,他們的心情都回到了一般的水平,台灣的車禍樣本也得到類似的結果(盧佳慧,2011)。可見得,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並不是金錢,而是「韌性」(Resilienz)(Berndt,2015Mourlane,2015)。

前陣子我讀到新人作家Cynthia D’Aprix Sweeney2016)的《安樂窩》,大體上就是在描這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故事——普拉姆家族的成員,如何因為還抱著安樂的幻想而互相推諉,卻也因為這個幻想的破滅,終於願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閱讀《安樂窩》

安樂窩:是什麼讓你抗拒改變?

「如果你現在過得很頹廢,並不是因為你還沒有自我超越, 而是因為你還有人可以靠。」多年前朋友赤袋鼠告訴我。

《安樂窩》故事,描述一個各懷鬼胎的家庭,父親留下的大筆遺產(他們稱之為安樂窩),卻在大哥里歐一次荒唐的意外下變得寥寥無幾。經營古董店的二哥傑克,在財務周轉上面出了困難,面臨即將要跟他同志伴侶沃克分開的命運;紅極一時的作家大姐碧翠絲,已經好幾年沒有寫出像樣的東西了(更精確的說,是她沒有寫出「任何」東西),而家裡的小妹美樂蒂(雖然已經快 40 歲了還是小妹),現在為了兩個女兒上大學的學費發愁⋯⋯他們就像你我的人生一樣,大家都有各自的辛苦,但跟我們不一樣的是,他們「原本」有一大筆遺產。

傑克、碧翠絲、美樂蒂原本對這筆龐大的遺產有一種「心靈上的依賴」,甚至想說可以靠它翻身,而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們的生活變得不知所措了起來,進而把這份依賴,轉嫁到古靈精怪又足智多謀的大哥里歐身上——既然是你搞砸的,就要把這筆錢生出來——他們各自心裡盤算著。

老實說,讀完前 1/3 覺得有點無聊,畢竟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或者是悲慘糾結,作者的幽默也不完全是我們的文化可以理解,更不算是一本容易閱讀的小說(不過也有可能是我小說的閱讀量本來就比較少的緣故)。此外,一開始我還在想作者是不是有「注意力缺乏」(Attention Deficit),不但沒有辦法好好的把焦點放在一個故事主線上面,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還會腦洞大開,把過去、未來的事情抓起來一起討論,有好幾次我都迷失在時空當中。加上故事的角色非常多,一不小心就會忘記誰和誰是什麼關係。

不過,慢慢抓住作者的寫作模式之後,大概就知道他通常一個章節會描寫一個人物,並且「鉅細靡遺」地交代他所有的個性和軼事。因此,當你想到美樂蒂,你對她的印象不會只有「年紀最小的妹妹有一個丈夫和一對雙胞胎女兒」,而是:

  • 對房子裝潢有極大的控制慾望和堅持,在家中總是扮演支配和將軍的角色。
  • 小時候有一個很悲慘的生日,不過因為哥哥里歐出面解救,讓她重新的生日充滿希望。
  • 討厭「媽媽經」,一方面不喜歡和那些孩子的媽媽們為伍,另一方面又有點貪小便宜,每次只要有免費的媽媽酒會就會參加(付費的就不參加)。
  • 對女兒的戀愛和課業感到憂心,尤其是不知道要如何和她們談同志的議題。

於是「注意力缺乏」就變成 Cynthia D’Aprix Sweeney 的獨特風格,讓人物更有「厚度」!當這本書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豐富的故事和內心的糾結的時候,你覺發現這些角色不是扁平的,而且活生生地,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人。書裡面穿插著豐富的美國文化、紐約的街道風景和習俗,不難想像為什麼它在美國可以賣得這麼好——因為裡面的角色可能就住在你隔壁的街區——甚至你大概可以找到幾個身邊一個朋友,幾乎和裡面的某個角色一模一樣。

鄉土版安樂窩:台灣人會如何分遺產?

當然,作為翻譯書也有可惜的部分,畢竟還是以美國的文化為主,我有點難想像在台灣的文化當中,我們面臨這些家族爭奪遺產議題、小家庭婚姻衝突的時候,會不會呈現類似的狀況?其實,用腳毛就可以列舉幾個例外:

  • 如果父親留給兄弟姐妹一筆錢,並且讓還在世的母親有動用和決定的權力,你覺得輪得到兄弟姐妹圍一圈好好的坐著談這件事嗎?
  • 儘管家族成員之間可能只有逢年過節會有聯絡,但如果你家的大哥染毒癮進了監獄,覺得自己真的能夠過自己的生活、不受大哥的名聲影響嗎?
  • 當兩個人結婚了幾年,因為受夠了彼此或是不愛了,就決定離婚,在我們的社會是真的可能的嗎?還是會考慮到其他人的想法?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一直在想如果同樣的劇本搬到台灣來演,會發生什麼事情。一開始我還蠻悲觀的覺得,可能長輩一句話我們這些晚輩就什麼都不敢說了,但後來我仔細想了一遍,發現現今的台灣,要走向這本書的結局,也不無可能——當老媽媽年事已高,家中的幾個孩子還是要出面,開個會討論遺產的問題。而如果結果不如預期,各家還是要勒緊褲袋,自己想辦法,把剩下來的人生路走下去。

只是,比較貼合我們的劇本應該是這樣:父親過世之後,母親也重病在床,大哥和二哥一個在海外,一個遊手好閒沒有正當的工作,小妹有家庭,分身乏術來照顧老媽媽,最後只剩下單身的大姐,陪媽媽走最後這段的人生。真正能夠凝聚彼此向心力的,往往不是遺產本身,而是在辦喪事那段時間,大家投入的心神、替母親輪流守靈等等所重新建立出來的情誼。可能是大哥的一個巴掌,母親臨終時的眼淚,點醒了幾個家裡面頹廢而不求上進的人(腦裡面有沒有浮現很多鄉土劇的畫面?)

讀到這裡,我想提供幾個問題給大家一起思考:你現在和家人兄弟姐妹的關係怎麼樣呢?如果家中有幾個人和你比較疏離,你覺得在怎麼樣的機緣下,才可以重新建立靠近的關係?

同場加映:聽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嗎?:母親將死之際,我選擇放棄急救

家人,最遠也最近的距離

我很喜歡用這個標題,一部分是因為,我自己覺得和家人非常陌生與疏遠。並不是因為他們對我不好,而但是因為有些時候他們的關心並不是我所期待和習慣的。

「或許,那些關心的背後,也隱藏著某一些控制,所以讓你害怕太過親近。」赤袋鼠跟我說,她的觀點基本上和系列描述家庭創傷的書籍差不多(Gregory,2006岡田尊司,2015黃之盈,2016)。

我有一陣子很認同她的說法,但後來我發現還有一種可能是,我們的文化太過於習慣用責罵、羞恥、控制來表達關愛,當父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傷害(下重曉子,2016)。而在長期以這種「負面安撫」為主的家庭當中長大的小孩,容易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沒有自信、擔心會被拋棄的,怎麼做都不夠的。

想到這裡,再回過頭來想想《安樂窩》這本書,突然發現裡面的主角之所以這麼有復原力(Robustness)可以從逆境中翻身,除了體認到大哥里歐「靠不住」之外,或許是因為他們小時候的成長經驗還算不錯,不然就是他們遇到了生命當中可以穩定支持他們的人。畢竟,當一個人完全沒有心理資源的時候,不要說逆轉勝了,就連停止墮落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奢求——我原本是這樣想。

「生命中,總有個不太可能再做任何改變的人,卻大大的改變了你。」

在我看完這本四百多頁的書準備闔上的時候,在封底寫上了這句話,用來紀念里歐和他似戀對象史黛芬妮的感情。我要把筆放下的時候,突然想到身邊也有很多小時候很悲慘,卻仍然堅忍不拔的努力活著的故事(江素芬、劉慈惠,2004胡韶玲、孫世維,2008彭淑華,20052006謝美娥,2008):

  • 為了女兒獨自撐起一個家的單親媽媽
  • 老婆跑了之後,咬緊牙關重新建立自己的事業
  • 經歷一段悲慘的童年,長大之後不眠不休投身於公益活動的人。

不可諱言的,他們這些賣命的行為,某種程度上一定會造成身體心靈的傷害(憂鬱、焦慮、癌症或骨質疏鬆等等),但這樣的過程,也活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生命力。

超越,是你終於學會不再依賴任何人。

我很意外《安樂窩》的作者會安排一個和大家期待不一樣的結局,不過這樣的結局也促使我們去思考一件事情:如果你現在過得不好,那麼是誰的責任?又是什麼,讓你可以暫時不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同場加映:「這一切都是為你好」情緒勒索下愛始終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