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品牌女褲男穿的尿痕事件,我們不責怪體制留下的規則,只想問,未來,我們有沒有可能活在更好的世界?

前幾日服飾品牌 Vieso 因拒絕男客試穿褲子掀起品牌爭議。店家基於「衛生」理由拒絕男客試穿:「男生在小便之後因為不需要擦拭,所以常常會有內褲上面有尿痕的問題(這個部分我們都有求證過),在這個前提之下,女生顧客非常在意被男性顧客試穿過後的商品。」(原文:Vieso

網友與店家對罵爭論「誰才歧視、誰才平等」,店家再次回應,把試穿女褲的男性稱為「圈內人」(意旨同性戀者)突然那歧視的矛頭更有敵意了。

店家說因為圈內人好多好姐妹,在網路上鬧的很,可是大眾媒體上,還是很多支持店家的聲音:「如果把這個敏感的議題,移到跟真實世界人口、性別、性向、分佈比例都比較一致的媒體呢?(沒錯,我們上遍了各大媒體)漸漸的,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就出來了,您會發現,原來大部分的男性跟女性都不能接受男生試穿女生褲子。」(原文:Vieso


(圖片來源:來源

原來,這就是世界真實的樣貌。不評論究竟該不該讓生理男性塞下那件褲子留下尿痕,我想帶大家一起看,我們的世界對所謂「不一樣」有多不友善。

男生為什麼不能穿女褲?

在這樣的爭論中,男生不能穿女褲是基於衛生問題。這樣的問題不只出現在特定品牌,而是對多數服裝的分野來說,男裝就是男裝、女裝就是女裝。以服務女性為主的 Vieso 來說,「那一類人」從來不是店家認定的主要客群,店家以「圈內人」指涉,這個的說法像是邀請喜歡陰性氣質的男性同志或是跨性別族群對號入座。Sorry,我們就是只服務堂堂正正的女性,所以只能跟不屬這類族群的你說聲抱歉了。

當然,這樣的傲慢或許是場誤解。因為堅持衛生習慣並沒有錯,有問題的是我們壁壘分明規則,以及缺乏同理心的羞辱。

事件發生後,與身邊朋友討論男生買女褲的情形,事實上,不只 LGBT 族群買女褲,很瘦的異性戀男生也可能買女褲。「男生買女褲」為什麼受到異樣眼光?除了二元論與刻板印象,我想討論的是在陽剛社會裡的陰性他者。

「他者」一詞是在父權文化脈絡裡經常提到的詞,指稱女性角色。意味女性是受支配、從屬於男性的。心理學閹割情節提出「他者女性」缺乏男性陽具,故不是完整的人。

以 Vieso 事件來說,許多言論對 LGBT 族群的不理解指出了恐同(homophobia)與恐跨(Transphobia),「他者」成了闖入女性場域的「非正統男性」。

推薦閱讀:為什麼我們愛《丹麥女孩》,卻不愛身邊的跨性別?


(圖片來源:來源

恐同與恐跨怎麼來?

這次事件發生,一位關心性別運動的跨性別者吳馨恩到店要求試穿,遭店家以「觀感不佳」拒絕,他也說明台灣對跨性別者抱持歧視,許多性別認同異於主流的人,都會遭受異樣眼光看待。

恐同與恐跨由以下的文化背景塑造:

1.男性霸權(male hegemony)和厭女情結(misogyny)
2.性角色(sex-role)論:表述每個特定社會對不同性別行為和責任的觀念和期望。
3.其他文化風俗、宗教教義、醫學疾患論,也是塑造性別刻板的原因。

同場加映:「男子氣概」與「雄風長度」無關!給男性的一封性別討論邀請函

恐同不等於恐跨,甚至兩者間會有互相排斥的個案,但塑造背景相同,以現況來說,跨性別族群權益還需要更大量的發聲,跨運圈經常說「順性別霸權」,也就是說社會在關注女性權益或同志權益的時候,往往只照顧順性別(Cisgender Women/men)權益。

在 Vieso 事件裡,我們不確定反應「歧視」的當事人自己的性別角色為何,但是我們看見許多跨性別者探出來頭,說明他們平時遭受的歧視待遇不僅如此。

跨性別者的生活權:連生存都覺得艱難

從生活到生存,身為一個跨性別者還有長遠的路。譬如台中一中老師曾愷芯老師「變性」時擔憂自己的職場工作,是許多跨性別者都有的困擾,儘管他們心裡是完整的男/女人,因為外表卻獲遭受社會異樣的對待。

跨性別是不被體制疼愛的一群人。身為已經做生理變性手術的跨性別者,台灣醫療環境並不支持他們每個月要負擔的高額醫藥費,也少有專業的醫師為跨性別者服務;每次走進公共廁所都要忍受無數惡意;因為偏見得不到 Offer.....。

甚至,跨性別者活在大量的仇視中。不是每個人都是 Caitlyn Jenner,更多跨性別者在無聲的夜死去,除了今年八月土耳其跨運者 Hande Kader 被親哥哥殺死的個案,無數熬過身體疼痛的跨性別者熬不過心裡的煎熬。

推薦閱讀:變性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Caitlyn Jenner 失言:「一個男人穿女裝,會讓社會很不舒服」

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伊婷在 2015 指出數據:「今年全世界已有 73 名跨性別者死於仇恨或歧視行為。另外,根據美國國家跨性別平等中心調查,跨性別者的自殺率高達 41%,比一般人高出許多,而性別不明關懷協會也在一次非正式調查中發現,台灣有多達 70% 的跨性別者有自殺念頭。」


Caitlyn Jenner

從教育到職場,無論親密關係或是家庭、至整個社會體制,跨性別者得到的資源少之又少。大眾以「不男不女」的眼光審視他們,再度深化了性別的階級裡。

「我們的自殺率是一般大眾的 9 倍,這便是我們生活的現實。因此我在今天真正站了出來,不再一個人活在自我的『真實選擇』中,我要儘可能地幫助別人活在沒有羞愧和恐懼的世界裡。我在這裡坦蕩蕩地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有一天,我們將不再需要紀念每年的 11 月 20 日(國際跨性別紀念日)。」——跨性別模特兒 Geena Rocero

我們期待有一天國際跨性別日的死去;期待有一天,「不一樣」不再會讓任何服飾店裡的女性恐懼;期待我一天,我們身上背負的認同,能受到世界的祝福。

推薦給你:專訪曾愷芯:「如果你注視我的身體,能不能也聆聽我的靈魂?」

在 Vieso 事件中,我看見的不是無腦的老闆或是不會做公關的品牌,也不是惱羞的群眾。而是一個個,每天都可能遭遇惡意對待、如實活著而無助的陰性身影。尿痕事件裡,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一個人、不是投訴者,而是世界 73 億人口裡,不敢表現柔軟的男人、不能走出性別期待的女性、沒有生存空間的跨性別,每一個,因教條而馴化甚至不敢思考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