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生命中的一個時刻遇上了另外一個人。不一定是相處的時間最長的、不一定是外在條件最好的、甚至不一定是最相愛的,但他們相遇,並且改變了彼此的生命。電影《我就要你好好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聽聽女人迷作家 Wesley 怎麼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的意義。

是否曾經有一個人,改變你對感情的看法,改變你對「人」的信仰,改變你生命至此的一切?《我就要你好好的》就在講這件事。即便有些人評論男主角因為帥炸和有錢才奪得女主角的心,女主角也因為可愛純真才讓男主角心動不已,也許是吧。 IMDb 的 7.8 分如同散場後啜泣不斷的人群,我心想,如果換兩個人來演,現實世界還會這麼發展嗎?我想,我相信會的,因為電影更想傳達的價值,由它的英文名稱也許更能道出內涵:“Me Before You”。

遇見你之前,這是很重要的轉折點。電影欲傳達的,除了愛情的催淚老套公式外,更重要的是如同《逆轉人生》的故事: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真實相會(encounter)。這帶給雙方截然不同的生命觀點,改變對方之於生命的想法。

推薦給你:命定的偶然《愛在日落巴黎時》

對男主角 Will Traynor 來說,即便他只能動兩根手指頭,但靠他的聰明才智、他的迷人風采,不難想像,還是可以活出截然不同的人生,只是不可能與當初相同了;對一位 31 歲的成功商業人士,且熱衷於極限運動,但一場車禍導致終生癱瘓。他要怎麼樣才能接受這一切呢?他的痛苦與不堪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的確,他可以選擇接受仍然聰明、仍舊帥氣的重回商場情場,但他的欲望沒辦法驅使自己的身體行動,這主觀上是多麼大的哀傷?他可以學習禪修,學習靜坐,達到以精神層次安然放下執著的境界。但這需要多久?也許十年、二十年,那麼這幾十年間該如何度過?所以他選擇安樂死,他真正想自我了斷的不是生命,而是那無法轉念的自尊。

過程中,他遇上了女主角 Lou Clark ,即便男主角仍堅定原先的選擇,但這段際遇,他意想不到的際遇,卻融化了原先憤世嫉俗的石頭心,瞭解還有人愛他,還有人願意真誠的與他相識。這很重要,除了他內心想像野狼撲羊的火熱愛情外,更多是 Lou 願意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感動。

同場加映:單身日記:《太陽的後裔》,我們愛得互成命運

Lou 為了逗他開心、安排行程、鬆動他想死亡的意念,做出無數的努力,他都看在眼裡。但他知道,不能再如此自私的將另一個人綁在自己身邊,尤其是Lou,她該活出自己的人生。

對 Lou 來說,真實的人生在 Will 死後才開始。那是遇到 Will 之後, Lou 的生活才得以做出重大轉變,她對人、對未來、對世界有了嶄新的看法。她能夠自信地穿著醜醜的黑黃褲襪,那對 Lou 的意涵除了曾經遇過這麼一個人,更包含了這個人未來會持續影響自己的信念,也就是Will信中所說的:「Live boldly. Push yourself. Don't settle. (大膽地生活,督促你自己,別安逸於現在的生活。)」

這是 Will 的信念,看到這句話當下,我覺得悲傷。因為這也是他會選擇安樂死的原因,他沒有辦法讓自己安穩地活著。因此,他將這個信念投注到最親密的 Lou 身上,他希望的是一種傳承,能活出 Lou 自己的世界,而那反而正是 Lou 需要學習的。

推薦閱讀:看完《P.S.我愛你》,也許我們都還愛的不夠

所以,遇見你/妳之後, Will 找回一點點自信,那可能是他生命最後、卻也最重要一哩路;而相對的 Lou ,這是她得以從困頓的生活,在財務上、愛情中、自我概念裡,不再只是為了他人的解放時刻,她瞭解到生命可貴、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深刻情感。她吸收了 Will 的奔放信念,使她遇到他之後,更加珍惜自己,與真實面對他人。

你有這麼一個人嗎?遇見他之後,生命截然不同,可能不是當下即刻的轉變,但他讓你願意踏出那一步,等到數月甚至數年後,你反觀自我,深覺從原先的模樣,轉變成另一個更理想的自我。他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那是我們所追求的情感。

對我來說,也有這麼一個人。遇見你之後,才成為現在的我。

遇見你之前,我是匱乏的,讀心理系只是一個巧合,選上諮商這條路也只是某種命定。這命定中包含了你,才讓我了解到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麼靠近,這麼親切、這麼真實的相互瞭解。

遇見你之前,我對旁人旁事不感興趣。因著某種不信任感作祟,我沒有信心與他人交心,我沒有辦法真實地做我自己,我需要偽裝,很多的偽裝讓其他人覺得我是好的。所以好久以前,那時我會避開人潮,深怕一個不小心遇到認識的人,不曉得該說什麼,尷尬的我只能被自責套牢,然後逃離現場。

遇見你之前,我的面具緊緊牢固在臉上,對自己的外內在沒有自信。但你不在意,你用真誠與好奇的心豐富我,我曉得當中沒有愛情的成分,但這反而讓我對你至上更高的尊崇。因為那跳脫了愛情,回歸到你怎麼看待當時自認匱乏的我。

你會喜歡:【女力領導專欄】我們不是生來就有自信,但能練習對自己有信心

你是真實的,你是可以觸摸到的,你讓我瞭解到,並非原先我想像中是沒人願意靠近的。這深深觸動我,轉變我對於「人我距離」的信念。我重新找回對「人」的信仰,逐漸活出自己想要的方式,才能在你之後,找到愛我的人。且更重要的是,讓我相信這份「愛」真的存在。

我很喜歡電影中 Nathan 說的一段話:“They say you only really appreciate a garden once you reach a certain age, and I suppose there is a truth in that. It's probably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great circle of life.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miraculous about seeing the relentless optimism of new growth after the bleakness of winter, a kind of joy in the difference every year, the way nature chooses to show of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arden to its full advantage.”

「人們說當你到達一定年紀後,才能真正欣賞一座花園,我猜想那是對的。花園可能和某種偉大的生命循環有關。經過荒涼淒滄的冬日後,似乎有某種奇蹟讓你看見持續萌芽的光明,一種雖然不同,但每年仍會再生的喜悅。這也是大自然想展現給花園的意向,那花園仍具有許多生命優勢的意象。」

我的翻譯也許不完全照著字面的意思,但這是我從中領會到的精隨,也是我看完電影後的最深體會。

你可以用很多方式面對生命,樂觀或悲觀的,積極或消極的,感激或厭世的。無論如何,這都是你的生命,都是正在真實經歷的每一刻。愛情也好,親情也罷,當你能用更宏觀的視野欣賞這整座花園,而非一時的冷風瀟兮,也許就能看見循環的再生與希望,看見即便冬日也有它陽光灑落的一刻。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