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主打將閒置的空間、額外的勞力、多餘的時間這些原先被視為無用的資源,透過網路進行交換,賺取額外收入。有趣的是,共享經濟所提供的服務,往往是從前由女性所擔負的額外責任。這個現象引發了女性是否能藉著共享經濟取得自主性的討論。然而,如果女性只能作為服務者,而不是管理者,就算由無償的地下經濟變成有償的共享經濟,女性的工作權益仍然不受保障。

隨著新型網路創業時代來臨,勞動結構逐漸改變,男女各自面臨高低不同的性別期待和壓力。

人稱近十年來快速崛起的共享經濟為破壞式創新,將之譽為 21 世紀的新經濟革命,可望解構 19 世紀以來構築的資本主義與權位霸權。有認為共享經濟使微型創業成為趨勢,自由業將成主流,地下經濟(又稱非正式經濟,Informal Economy)可望受到重視,自媒力和自我品牌的覺醒將催化女力茁壯,女性培力(Women's empowerment)搭上共享經濟的快車,將加速通往經濟獨立的目標。

自由業逐漸成為主流

共享經濟是網路女權運動?

共享經濟可說是共享生活的經濟,將食衣住行放到網路平台作為可販售的服務或商品,不論是閒置的空間、額外的勞力,還是多餘的時間,都可以細緻化地妥善利用。共享經濟以共享之名,行賺外快之實,成功吸引當今受薪資結構扭曲所苦的中產階級。共享經濟有被稱作地下經濟,因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並非如傳統以正式契約僱用全職員工,沒有固定薪資,多為自營或兼職的性質,沒有合適的法律規範,故常常走在法律邊緣。

有趣的是,共享經濟和過往女性從事的地下經濟似乎頗有雷同之處,舉凡遛狗、打掃、孩童接送、除草、洗衣,以及下廚等都有相關的網路平台可以接洽,當年的非正式經濟,現在都可以線上購買消費,地下經濟儼然成為線上經濟。

共享經濟主打人人皆可自我培力,擺脫固定工時,打破薪資上限,將「自由業」與自由、自主、自律、自治的願景相結合。有認為共享經濟可以是另一場經濟型的網路女權運動,因為長期以來女性多為地下經濟的主要勞動生產者,在當今自由業可望成為主流,為了反抗性別薪酬差距(Gender Pay Gap)和升遷機會不等的職場性別歧視,女性可藉由共享經濟的崛起邁向經濟獨立,打破玻璃天花板的侷限。

推薦閱讀:妳值得更好的薪水,大聲拒絕同工不同酬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根據美國自由職業者聯盟和 Elance-oDesk 於 2014 年的研究,在美國從事全職自由業的人口中有 53% 為女性,該份研究亦指出,賺取外快是女性之所以願意投入自由業的一大原因。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為什麼女性需要同時身兼多職才能達到經濟獨立的地位?女性之所以會做這樣的選擇,是否是在性別薪酬差距的前提下而被逼迫的抉擇?還是只是因為選擇自由業的女性不會受到如自由業男性所受到的性別歧視?女性需要藉由投入自由業和兼職的市場來達到經濟獨立的根本原因,是否隱含著性別薪酬差距的事實?

女性仍然受到性別薪資差距所困擾

共享經濟堪稱資本主義和權力結構的解構契機,鼓勵人人都可以擁有財富自由和經濟獨立的機會,共享經濟提倡自營、自僱的高彈性,但事實上勞動的高彈性即意謂薪資和客源的高不確定性。

女性的勞動產出長期以來因大量投入地下經濟而不受重視,無法律保障,亦無穩定薪資,或許共享經濟近來頗具爭議的勞動關係可以女性的勞動經驗作為借鏡。但無論如何,只要在共享經濟尚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以前,女性似乎仍難以透過共享經濟邁向經濟的獨立自主。(推薦閱讀:女生創辦的公司比較賺!來見識5位科技圈女性創業家

女性在共享經濟中,仍非如男性能握有掌控權

科技業長期由男性所主導,女性在科技業不受歡迎新創事業的管理職仍多為男性女性網路創業家甚為少見,此些現象皆能從矽谷科技業男女就業和薪資比例不均中瞥見端倪。事實上,多數女性在共享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多是服務提供者或消費者,在共享經濟中就業的女性多只能從每次的服務或商品中零星賺取酬勞,非能如創業的高階管理職可直接從大筆網路交易中賺取價差。

推薦閱讀:在科學、科技領域中,男女的落差愈來愈小

令人擔憂的是,共享經濟會不會最終只是經濟獨立自由的幻影,藉由女性逐漸握有個體經濟掌控權之形象來掩蓋總體經濟事實上仍是由男性把持的事實?

Uber嘗試提供女性更多的工作機會

2015年3月10日, Uber 曾發新聞稿說明將與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合作長期計畫,宣示 Uber 將於 2020 年前為全球婦女提供一百萬的擔任 Uber  司機的工作機會,保障婦女的工作權益和自我培力。

我想強調的是,提供女性工作機會固然值得肯定,但若僅單純提供作為服務提供者的工作機會,而非提供擔任管理職的工作機會,未思考為何矽谷多數網路新型創業家多為男性?為何科技業多由男性主導?若僅單純讓女性參與共享經濟,而非主導共享經濟,那最終共享經濟頂多只會淪為女性培力的口號和幻影而已。

推薦閱讀:美國矽谷科技公司訪談:科技業,需要更多女性銷售好手

參考資料:ForbesSocial Media TodayCFRILOHuffington PostFast CompanyFreelancer Union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