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性侵:我一生做過最勇敢的事,是上法庭申訴親人
我今年 25 歲了,想想我人生最勇敢的事,不是一個人到國外旅行,而是 15 歲的自己懂得捍衛權力,提出告訴,跟親人對簿公堂。
我今年 25 歲了,想想我人生最勇敢的事,不是一個人到國外旅行,而是 15 歲的自己懂得捍衛權力,提出告訴,跟親人對簿公堂。
她感覺得到主任在輕撫她的背,她的頸,她的髮,有如她是一只精緻而貴重的瓷器。她告訴自己,不可以,不可以,冰涼的背脊持續發出警報,整個人卻動彈不得。主任的手愈來愈放肆,開始解她的衣服,脫她的褲子,她渾身上下沒有力氣,只能啞著嗓子說:「不要這樣,我沒有做過⋯⋯」
她猶豫了好久,鼓起勇氣到法院揭穿鍾老師的犯行,一次次描述那些讓她噁心和憤怒的細節。負責的女檢察官語氣平淡地說:「科學辦案需要證據,妳又沒有證據;如果出庭的話,妳可能會受到二度傷害⋯⋯事情都過了那麼久了,妳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說:「同居是測試你和這個人是不適合進入婚姻的一種"試煉"。」所以代換一下,就成了:「同居是測試你是不適合踏入墳墓的行前訓練。」看看自己適合選棺材、還是進靈骨塔,言下之意是,不管怎麼樣都是死路一條嗎?
同時間台灣從社群網路爆出輔大性侵事件被院長「權威處理」事件讓人震驚。去年,輔大巫姓學生在畢業典禮晚上與同學聚會,醉後遭學弟性侵。巫姓同學男友朱同學近日在臉書發表〈關於巫沛瑀的性侵事件〉一文,還清原委。說明在案發現場以及遭院長壓迫譴責的情形。
農場、肉廠、餐廳、工地、按摩店與清潔公司是台灣年輕人到澳洲打工度假,最多人選擇從事的工作場所與類別。這群年輕人,有的是為了抵抗台灣惡劣的薪資結構,因此勇敢赴澳打拼,期望在異地盡快存下人生第一桶金的夢想家;有的是為了體驗新的人生、感受不同的文化洗禮,因此遠赴這遙遠而陌生的南半球的冒險家;當然,也有人什麼都沒有多想,就這樣勇者無懼地踏上這片廣博的土地。但無論當初是抱持什麼目的而來,這群背包客都寫下了類似過去跨國移工們所經歷的篇章,只是,這次是以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美麗名字為題 ─ 打工度假。
艾瑪華森擔任聯合國全球親善大使,在聯合國演講中發表震撼人心的「#HeForShe」演說。兩年後的此時,她再度出席聯合國演講,談著校園平權。說在台灣輔大性侵案道歉後續,也像從紐約呼告台灣。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但只要選了一邊,就會後悔怎麼沒選另外一邊。我們一邊後悔,一邊活下去,因為後悔形成動力與方向,驅使我們要把人生過得更好。
前些天珍妮佛勞倫斯提出好萊塢薪資嚴重的男女差異,這幾天她的老搭檔布萊德利庫柏也出面聲援!一起看看庫柏如何以既得利益身份回應抗議薪資不平等的小珍言論。
女人迷選出我們心目中的影響力女人,Viola Davis、Caitlyn Jenner、曾愷芯、柴靜、艾瑪華森⋯⋯
《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上映前,艾瑪華森擔任採訪者與馬拉拉現身在直播現場,她們坐下來,聊教育與女權。馬拉拉首次公開說自己是女權主義者,與艾瑪華森一起為平權努力!
但更加令人擔心的是,即使遭受性暴力對待,當中只有極少數的受訪者會選擇報警求助。而受訪者提出的種種原因,不但顯示現存的執法機關功能失效(例如:失去社會信任),無法妥善處理受害人的求助與申訴。與此同時,缺乏獨立的投訴及追究機制更會致使受害人及其他公眾人士長期陷入暴力恐慌,嚴重危害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今日(11 月 11 日)之前,防暴警察不敢大搖大擺進入校園,更不會在校園範圍發射武器,或進行拘捕,今日,一切都被打破了。
日前,沃爾瑪的職場性別歧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過去幾年來,有將近 2000 多名女性向公平就業委員會申訴,指控被沃爾瑪性別歧視。
兩年多以來,One-Forty 認識了許多東南亞的移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時常分享著移工旅程的點滴;她們為何而來;而「女性」的身分,使她們比起其他人又可能遭遇什麼樣的困境。因此,我們規劃了「我是移工,也是媽媽」專題,共有三篇文章,內容包含了女性的聲音、自我的展現、遭受性暴力,以及為人母的堅強等等。細細閱讀後,會發現她們的夢想或許並非「遠大的抱負」,僅僅是「希望可以好好被對待」,而這樣的想望,一如每個人心裡所念,並無二致。
Levi's、Lee 等知名牛仔褲品牌代工成衣廠「年興紡織」,遭踢爆非洲賴索托工廠主管長期脅迫女工發生性行為,否則不予發聘。在職場性騷擾 / 暴力的背後,是性慾抒發糾纏「權勢誘利」。我們想知道,又有哪些行動能還給女性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
在臺灣,女性遭受的職場性騷擾問題,比男性要多出將近八倍。始終致力於婦女運動的艾瑪華森,出資成立諮詢專線,提供遭遇職場性騷擾的女性相關服務。
小模、網紅們經常在經歷復仇式色情時,面對的言論包括「平常就很騷」「穿這麼露又愛露奶」等等,只能摸摸鼻子,選擇隱忍。這些教條束腹了受害者應得的同理與支持,以「完美受害者」的迷思加劇了責怪受害者現象。
電影《老娘愛最大》(Gloria Bell)裡赤裸的扣緊這個議題,影后殿堂級演員茱莉安摩爾所飾演的女主角葛蘿莉亞,任職於理賠公司的主管,一對兒女都各自有家庭與各自要面對的生活,但自從與丈夫離婚後,她再次成為「單身女性」——渴望愛情再次滋潤的那種。晚上的俱樂部是她唯一也最投入的娛樂消遣,每次藉由飲酒與狂歡,試圖尋覓磁場最合的那個獵物。
這些在西班牙果園工作的摩洛哥婦女,被迫在白天無薪輪班12小時。她們不斷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或是必須透過非自願的性交易來獲得食物和水;甚至有一些女性被指派從事性工作,來服務當地男性。
誰說年輕的小孩對認識自己沒興趣,只是長大後,大人只喜歡和他們談:你考幾分?未來要讀什麼科系?還有,不要太早交男女朋友,不要玩社團,不要⋯⋯哪個青少年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
另一名受害者的父親則感謝受害者 J 的家屬,想為了他們的挺身而出讓 George Pell 得到法律制裁給個擁抱,同樣有 13 歲受害兒子的他們,受性侵的男孩在 2014 年因過度使用海洛因而死亡,在此之前,這名男童曾未談論這場性侵。
在計程車後座,他開始毛手毛腳,素珍抗拒著說不要這樣,隨即下車甩開了他。自此之後,他開始評論素珍的妝容打扮;看螢幕和資料時、寫筆記或是開會時,會自然而然地把手放在素珍的手、肩膀、腰上。玩笑話也越來越過火,下班後常說我們見面吧!我很想妳,想要和妳成為特別的關係。素珍進公司六個月時,覺得她再也無法忍受了。
九月,美國芝加哥、堪薩斯、洛杉磯、邁阿密、紐奧良、奧蘭多、舊金山等 10 個城市的麥當勞員工走上街頭,抗議麥當勞長期忽略職場性騷擾事件,這場跨域性的抗議活動,讓 #MeToo 運動從政治、演藝圈走進了勞工階層,也入圍 2018 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的最佳性別社群行動。
從 1988 年開始至今,是世界愛滋病日成立的 30 週年。截至 2017 年,愛滋病已造成全球 2890 萬至 4150 萬人死亡。今年的世界愛滋病日,宣導主題為「知道你的感染狀態」(know your status),鼓勵更多的民眾進行愛滋篩檢,了解自己是否有感染病毒,進而連結治療和預防的相關資源。然而,從 1981 年發現第一位愛滋患者,到現在已經過了 37 年,汙名與歧視依然存在,使得許多人不敢篩檢,或感染者拖至發病時才確診。
性別平等教育法中,明定國民中小學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而同志教育為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來就應該實施。若學校不教同志教育,在這種資訊流通的時代,孩子很可能透過其他管道接收錯誤訊息,反而更令人擔心。
永遠記得第一次見到莘蒂的樣子,以及此後的羈絆,乃至我無法像個旁觀者一樣來書寫她的故事。
最後這一項,是事情的關鍵。無論是教育當局或司法機構所能做的,都只能在事後。要求他們把事後的事情做好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只有學校,也就是小孩原本應該在其中學習並好好長大的地方,才能於事前真正保護小孩。於此,我們有非常深刻的體會:除了長年處理校園申訴,也設立自己的學校。森林小學不僅是所謂的 Free School,同時也是住宿學校;可以想像師生的關係有多密切,小孩對老師的依賴有多深。卅年來我們「帶過」那麼多的老師和小孩,深知絕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只要辦學者把「事情」放在心上。 什麼校長不知情,老師不知
職場、情場裡的失敗是人生中短暫的過程,受傷後的我們,萎靡不想面對未來,旅行也只是人生一段歷程,我逃離了現有的位置,卻真實的改變自己龜縮的心態。在成為背包客之前,我是個衣食無虞的小資上班族,在成為一個背包客後,想去看見不同的世界,一段遠行,看見的不只是風景,更多是過去不安徬徨的自己,拼命跟現實妥協,卻沒有開心,旅行中我跟自己和解,最終選擇接受過去所有的不安,選擇去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回來時,我輕輕告訴自己「再一次失敗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