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六日,就是總統大選,我們選總統,投下政黨票與立委票,也期許更貼近自己想要的未來。女人迷的政治性別觀察,今天我們聊政治話語裡不必要的性別攻訐,為何女性的外貌比政見更獲得關注?為何陰性特質經常被貶損,聽聽以下的例子,從「女人單身做事比較絕」再到攻擊蔡英文母親是酒家女,我們想問女性政治人物參政這條路,為何這麼難?

選前一個月,我看見台灣政黨互相攻訐的厭女與性別下限,性別與性別特質總是成為雙方陣營及支持者抹黑彼此的新時代利器。

上一週,新黨主席郁慕明批蔡英文:「她單身,做事比較絕,危險程度超過陳水扁」;林郁方暗諷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丁守中酸吳思瑤:「坐四望五的女人,還敢說自己是思瑤姊姊。」


本圖取自林昶佐臉書

這一週,藍營散佈蕭美琴裸體影片的傳單,暗指蔡英文母親是北投酒家女;綠營的支持者也沒比較高明,嬉鬧國民黨出美女牌, 並 KUSO 選舉公報在政見第十五條寫下「唯一支持巧芯,巧芯、巧芯得第一」,網友紛紛起鬨把巧芯送進他家洞房做府城媳婦。

乍看很幽默,但很抱歉我笑不出來。作為一個女性我笑不出來,作為一個關心性別問題的人我笑不出來,作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我笑不出來。

為什麼直至現在,我們還是認為讓女人與「性」牽扯上就是攻擊?為什麼對於女性政治人物我們有以「性」收編的話語想像(讓巧芯做府城媳婦,或哭喊巧芯對我冷處理,這難道不算騷擾)?為什麼女性特質,諸如頭髮長、很娘,經常挾帶負面意涵?

女性政治人物總被用非常近似的方式攻擊,不脫「沾染性想像」、「外貌美醜」、「單身狀態」與「年齡」;男性政治人物一旦沾染上女性特質就不夠有「男子氣概」而有負面印象;性別問題從來都不分藍綠,性別政見與議題在政治圈的位置已經很低,性別又反覆成為污辱的修辭,惹人訕笑。

我非常不明白,我們的政治場域把女人當成了什麼?

「女性政治人物不要太美,也最好不要太醜」的迷思

我想起去年底,我與自由台灣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周芷萱相約,問起她投身政治的幾個月內觀察,她提到女性候選人對她而言,就是一秒會被評論外表的候選人。

周芷萱上公督盟電視辯論的那一次,許多人留言並在 PPT 上熱烈討論,但不是關注她的政見,而是留言說「芷萱我可以」、「簡直台獨林志玲」。周芷萱搖頭說她不並生氣,再怎麼生氣,標籤還是會一直自動貼上來,「但是我不是選美,選民要選的是政治代理人。我寧願人們評論我講話的態度與政見的論點,我比較開心。」(推薦閱讀:女人「很想要」又怎樣?專訪周芷萱:「社會要接納性別與情慾的更多可能」

這並不是個案,去年中,女人迷的第一場迷政治說台灣講座邀請到社會民主黨立委候選人苗博雅與呂欣潔。呂欣潔分享,菜市場掃街拜票時,婆婆媽媽常拉著她的手懇切地說,「妳這麼漂亮,一定會選中。」她心裡哭笑不得,多數人對女性政治人物的第一個檢視重點,就是外表。

同場加映:【現場直擊】女人迷第一場政治沙龍:和你一口啤酒一口台灣

女性政治人物「太美」或「太醜」都有人認為自己有權說話,有人曾建議社民黨的范雲換一換髮型好老土,有人巧妙暗諷徐巧芯是國民黨的美女牌,自己意志薄弱所以被迷倒了,與相信公平正義的夥伴分道揚鑣,只想追巧芯。

多數時候,女性政治人物只能分到這樣的版面。關於她的外表總是有人比她更在意。

現階段,女性參政有保障名額,讓女人的聲音起碼在保障下能被聽見。我們離下一步,不用環境保障,女人也能順利參政,還非常非常遙遠。因為多數人就是用兩套標準檢視著男性政治人物與女性政治人物,無形排擠著女性參與政治。

推薦思考:正妹行銷術,對政治是好還是壞?

為什麼假設「性」傷得了女人?

蔡英文的媽媽是酒家女、蕭美琴有性愛影片、陳以真黨徽爆乳改圖,我們並不陌生諸如此類的攻擊招數。周芷萱在粉絲團提出七條與性別相關的政見後,也引來網友宋岡哲公開留言:「對於那些『性無恥』的賤女人,我真的很想讓她們嚐嚐『未婚懷孕』的滋味是怎樣(言語霸凌,還算便宜你了)」

「性」在政治場域裡,經常被當作要脅女人的有力籌碼,用反覆的話語與行為加乘,明示暗示的告訴女人,你的身體與情慾,掌握在我手裡,並不屬於你。宋岡哲的話透露了潛在的性別暴力,「今天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讓你懷孕」的男性霸權宰制。

而更多人認為,今天只要讓女性政治人物沾染「性與情慾」的想像,比如性愛影片露出或爆乳改圖,你的政治路就會走得困難,因為你溢出人們對「女性政治人物」的想像,因而你要花更多力氣向人解釋,你是「良家婦女」。

於是,當蔡英文的堂哥以「她是非常好非常好的賢妻良母跟酒家女無關」辯證,固然可以終止性與蔡英文母親的聯想,但是總讓人覺得哪裡怪怪的。說實在,有性愛影片、爆乳改圖、媽媽是酒家女,到底跟女性政治人物的能力和政見有什麼關係?

為何我們經常假設「性」傷害得了女人?為何「染黃」從古至今,都是中傷對手的有力作法?是不是因為我們眼中的「女性政治人物」始終是乾淨的客體,必須漂漂亮亮,合乎所有女性的「合宜」框架?

政治是男人的遊戲?被縮限與流放的陰性特質

最後是被縮限與流放的陰性特質。陰性特質在領導領域長年被貶低,在政治圈裡更不用說。女性政治人物被要求隱身自己的陰性特質,玩政治圈裡「男人的遊戲」,最好當個「女漢子」才能跟男人站在同個檯面。

而男性政治人物一旦被貼上「陰性特質」的標籤,就是明擺著的攻擊。

所以林郁方能夠自認合情合理地攻擊林昶佐,「頭髮比女人長,心理不正常」,所以不喜歡馬英九的人可以大肆攻擊他超「娘」,馮光遠自認幽默地喊他跟金溥聰「特殊性關係」,一舉嘲弄了女性與同志的陰性特質。

推薦閱讀:「金溥聰特殊性關係?」鎂光燈前被妖魔化的同性戀

為何陰性特質在政治場域總受貶抑,陽性特質卻廣受頌揚?為什麼政治人物一定得對陰性特質避之唯恐不及?當陰性特質在政治圈持續受到貶低之時,無論我們有沒有選出「女」總統,可能性別都不會獲得更多重視。

前幾天有香港的學生訪問女人迷,問到蔡英文是台灣第一個女性總統候選人,女人迷是不是理所當然會支持她?

我說,關心性別議題從來不只是單一性別的事。今天我們肯定蔡英文以女性身份突破父權重圍,在政治圈崛起,但今天若有男性候選人關照性別議題,提出完善政見,我們同樣要樂見。我們選的不是個別性別,政治從來不該只是哪個性別的遊戲。

同場加映:【獨家】蔡英文女力演講全文:「失敗了再站起來,找回台灣的叛逆與強悍」

我期待的是哪一天,陰性特質可以在領導階層與政治圈裡被看見,那樣溫柔善感的成分能被看見;我期待的是哪一天,我不再聽見政治是男人的遊戲,因為政治影響的不只是單一性別的生活。

打開報紙看到以上的新聞,其實是讓人傷心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心裡懷著難以啟齒的痛癢,不明白為何女性總是被貶損,我們永遠是被社會保護、外貌與身體被大做文章、年齡被放大檢視的一群,我們總要大聲吼聲音才可能被聽見。

我想,不該是這樣的,而我們的傷心可以是有力度的。寫下這篇文章不為了攻擊,攻擊不會讓誰比較高尚,我希望大家一起思考目前政治圈框架與架構的缺失,台灣還有很多可以在性別上更努力的地方。

性別政治比我們想得還要重要。不然女性候選人永遠只能在「女漢子」跟「漂亮寶貝」之間選邊站,女性選民永遠被貼上不關心政治的標籤。

推薦閱讀:把丈夫從總統變成第一先生!阿根廷第一位民選女總統 克里斯蒂娜

不分性別,都是影響政治與未來的重要角色。從現在開始,我們練習不輕易隨性別攻擊起舞,更注意檢視媒體與發言的性別意涵,除了投票以外,每個人生活上都必須做出微小的改變,這是我們能切身改變政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