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死亡》談的是衰老與死亡,但作者謝淑靖看到的,還有父母給孩子的教育。無論是人生剛開始的孩子、走向人生重點的老人,擁有自由的選擇權,讓他們凝視該有的人生。

來自美國的印度裔外科醫師葛文德 Atul Gawande,以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及陪伴父親臨終的觀察,寫就這本《凝視死亡》Being Mortal。開宗明義提到「要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終,那就只能讓醫學、科技和陌生人來操控自己的命運。」一語道破,實在發人深省。

書中提到兩個需要好好凝視的時刻,一個是面對臨終,除了延長生命這個選項之外,醫護人員及家屬,是否能夠正視病人「臨終者」這個身分。也就是說,除了想辦法用各種方式,化療、插管、侵入式治療等方式讓人活久一點點,是否可以真的問問,這個即將離開人世間的人,最後的願望是什麼?他想以什麼樣的方式,在什麼地方,跟何人一起度過?哪些手術是他們願意接受的,而那些是不願意的,面對風險性手術,多活一陣子,變成並非唯一的選項。臨終照護,雖不能積極的治療,卻讓人能夠自主性的去使用自己生命中,剩下的最後那一段時光,而非只是在冰冷的病房裡,與陌生人跟儀器一起度過。

另一種是面對衰老,不管有錢與否,不管是否與子女同住,文中提到許多種老人照護的形式,一如大家熟知的老人院。在那裏,提供了規律的飲食、專人的照護及安全的環境,卻為何還是讓老人們感到孤單寂寞,死氣沉沉?因為沒有自由。


(photo credit:PEXELS

對一個在自己生命裡作主了幾十年的人來說,在他們生病衰老,失去行動自由之前,他們不只掌握了自己的人生,甚至管理一個家庭,一間數百人的公司,擁有對社會的影響力跟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當他們因為年齡漸長,病痛纏身之後,原本的人生就此變調,因為他們被視為必須隨時看顧,所以必須跟陌生人住在一起,不能養貓,不能隨心所欲地抽菸喝咖啡,甚至不能吃著草莓冰淇淋看球賽。就此進入一種軍隊或監獄的管理方式,何時該起床,何時該吃飯,何時該吃藥,都被嚴格規定。雖然說,這樣的流程似乎能確保老人家的健康指數不下降,但也僅只於此,無法照顧到他們的心靈所需。(面對過死亡,所以更努力認真過活

於是,新型態的老人公寓、樂活園區應運而生,讓長輩除了健康跟安全能被看顧外,更多的是他們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隱私,仍然擁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權利。能被當成「人」而非「病人」看待。孩子與動物、植物被帶進了崔斯護理之家,雖有傳染病的疑慮,衛生的疑慮,但整個空間卻多了很多笑聲。兩年之後的追蹤統計,崔斯護理之家的用藥花費低於附近養護機構的一半以上,死亡率也降低了百分之十五。

而這件事情讓我聯想到,孩童的教育,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


(photo credit:PEXELS

當每個小孩從自己的家庭離開,來到了「學校」這個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學習「群體」生活比發展「個體」來得重要,學習「規矩」比發展「天賦」來得重要。如果在學校裡有個孩子,總是下課到不想上課,或是只喜歡體育課不喜歡國語課,肯定會被認為是令人頭痛的學生吧!

但往回看,「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這件事,到底能夠得到多少尊重呢?又有多少人能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孩童,他也是個「人」這個事實。他們在兒時無法行動自由的狀態,其實跟老人家晚年無法自理很像,一樣在需要人幫忙時,有著自己的性情與脾氣,有著想要以自己的觀點面對世界,這樣的行為動機。齊頭式的公平或是制式的規定,真的適合還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孩童,共同遵守嗎?其實就算在家中,父母教養孩童也會有相同的情況,會覺得擁有「良好的社會規範」「生活作息」跟「禮貌」大過其他的事情吧。

「我想要吃糖!」「不行,會蛀牙。」
小朋友在賣場趴趴走。「不行,快回來,不能亂摸人家的東西!」
有客人來,小朋友過了睡覺時間還在玩。「不要再玩了,時間到,喝奶睡覺。」
小朋友吃飯邊吃邊走動。「過來,坐下,快吃!你看別人都吃完了。」
小朋友在車廂中走來走去。「不可以,你看看大家都好好坐著,不可以這麼不乖」

太多時候,是我們大人把小孩的創造力跟探索的空間,硬是押進條條框框裡。因為大人覺得「守規矩」很重要,「有禮貌」很重要,「聽話」更是重要。但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前提,我們教出了守規矩但不會思考的小孩;教出了有禮貌卻陽奉陰違的小孩;教出了聽話但缺乏想像力的小孩。然後長大之後,再怪他怎麼都不會自己做決定,嫌他沒有別人家小孩突出優秀?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是非戰之罪。(親密是教養的起點:給孩子自由

如果他所有的行為動機,都因著「恐懼」爸媽生氣,而決定去做或不去做,長大後又該如何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或許就跟醫療制度一樣,器材延長了人的生命,卻不保證維持了尊嚴。人在過世之後,有了繁複的儀式,維繫了禮數,但卻無法自由的表達對往生者的思念。小孩的管教,有很多的規則,但是否真的增進了親子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都依靠一種形式在尋找一種心安,拼命急救就算盡了孝道,盛大的告別式代表子孫重視,很多的課後輔導代表家長投資孩子的教育。但真的是如此嗎?

當我們總是跟孩子說「我是為你好的時候」,為何孩子總是不領情。我們總是阻止孩子做他想要做的事,然後逼他做他不想做的事,好像所有的良藥都是這麼苦口,而父母的苦心也都讓孩子難以下嚥。葛文德醫師在文中寫道:

或許醫師應該揚棄那種,只要病人死了就是「輸了」那種心態,才能比較正確的陪伴病人及家屬面對死亡,畢竟,只要是人,終將一死。(一張醫生痛哭照,揭開醫學界說不出口的秘密


(photo credit:PEXELS

同理可證,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不管是家長或老師,都只是孩子某個階段的幫助者與陪伴者而已,關於人生的局勢,他還是必須自己去判斷與行動。如果身為新一代爸媽的我們,也可以揚棄那種「小孩子沒規矩是父母的錯」或「孩子比不上人家很丟臉」的想法,多去欣賞他們的特別之處,去了解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給他們犯錯與探索的空間,從小培養他們的自尊自信,或許在他們長大,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勇氣去做「對」的選擇,而不只是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凝視死亡」,不只教我們重新省視人生的衰老跟臨終,也讓人反思,還未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孩子,一樣有他自己面對人生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