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有許多面貌,很多人期盼著「柏拉圖式戀愛」。但在哲學家眼裡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如果大部分的愛情是在風趣的午後談天裡產生的,情侶在交談時微笑著拾起對方掉落在肩膀上的頭髮,偶爾溫柔地執起對方的手,離別時雙方互換一個頰吻,不用擔心那個吻會太潮濕或火熱,那麼,我們一般會以「柏拉圖式的愛情」來形容那種關係。這其實是天大的誤解,因為柏拉圖關於理想而真實的愛情的看法是很多面性的,絕對不能化約為不帶任何性欲的心靈關係。

對柏拉圖而言,「愛情」(Eros)是一個涵攝一切的原理。弗洛伊德就曾經把柏拉圖的「愛情」概念和他自己的「原慾」(Libido)相提並論,如此一來,愛情顯然也包括性欲。只是如果突顯性欲而成為決定性的動機,那麼我們就有足夠理由用「鄙俗」和「邪惡」等字眼來稱呼那種情人,因為「他想要的是肉體而不是靈魂,他的愛是善變而短暫的,一如他所愛的對象是善變而短暫的。他所愛慕對象的肉體一旦凋零了,他就遠走高飛,背棄以前的信誓,所有的甜言蜜語都成了謊言。而那些喜歡善良的心靈者,則會永矢弗諼,因為他心繫的是恆存的東西。」

那不代表我們不能愛肉體,而是說我們不該愛肉體甚於靈魂。肉體會凋零衰敗,只是執著於這個物質外在性的愛情是無法持久的。愛對方的靈魂甚於愛對方的肉體,則比較容易穩定持久,因為不同於會凋零的肉體,靈魂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更加美麗和完美。除此之外,柏拉圖也認為,靈魂是人性中永恆的部分,也因此更深刻而更具價值。

一個被老婆懷疑出軌的丈夫企圖以「別亂想,我和她只是柏拉圖式的愛情」的說辭來擺脫外遇的罪名,其實是欲蓋彌彰,不僅於事無補,可能得到反效果,因為他在老婆面前公開承認對他老婆而言最難堪的事實:他承認他愛外遇對象的心靈更甚於其肉體,換言之,他是真心愛她,甚至跟她上床,那已經不只是單純外遇的性質。這段婚姻是真的岌岌可危。因為心靈層面的佔上風,加上愜意的性關係,無疑是最理想的愛情。然而,柏拉圖似乎不願意完全相信愛情裡的肉體性質,雖然柏拉圖不認為性是違反自然的,然而,從某個角度看,性畢竟是不得體的、干擾的、應該避免的,也可能是最容易蜚短流長的。在他的的主要著作《理想國》裡,赤裸的本能意味著無法節制、敗德的、無法駕馭的、甚至是墮落的,在真愛中應該遠離它。

繼續了解:你的赤裸,是肉身所綻放的惡之華

蘇格拉底說:相形之下,真正的愛是愛美、愛秩序,而且是有節制而和諧的吧?

格勞孔(Glaukon):不錯。

蘇格拉底:放縱或瘋狂是不可以靠近真正的愛嘍?

格勞孔:當然不可以。

蘇格拉底:我們不能靠近這種欲樂,而且真正懂得去愛和被愛者也和這種欲樂無關吧?

格勞孔:絕不,我對天發誓,蘇格拉底,真愛絕不能摻雜欲樂。

蘇格拉底:那麼,看來你得在我們想要建立的城邦裡立法規定,當一個人得到被愛者的青睞時,他可以(因為其美麗)而像兒子一樣親吻他、接近和撫摸他。但除此之外,他與被愛者不能有其他進一步的關係,否則就要沒有教養而且沒有美感。

格:誠然。

在真愛裡,性欲是不得體的、不美好的。柏拉圖的看法主要是針對男人和年輕男性之間的愛。德國哲學家斯勞特狄克(Peter Sloterdijk)說:「一種共鳴的氣氛瀰漫了整個雅典學院,由一群睿智的年輕男性所組成的學院。對他們而言,追尋洞見的渴望就像是寤寐嚮往所愛的佳人,知性有如愛情的陶醉,讓平凡的自我消失無蹤,由更偉大、高尚、無法捉摸的事物取而代之,那是一種熱情,是內在的神性片刻。」

沒有性關係的男同性戀,對柏拉圖而言無疑是愛情最高的理想。無論是自慰、口交或肛交,都會破壞那美好而雋永的談話,為了傳承所學和經驗,成年男人非常樂意與年輕人談話,然而那不是戀童癖者對街頭男孩的調戲,而父子般的關係。柏拉圖所創建的世界上第一所大學,顯然並不想大學的教育精神和性行為混為一談。現在的我們也不願意把兩者混為一談,倒不是因為我們特別清心寡欲。而是在教室裡,我們希望爬到更高的層次,我們希望和學生們教學相長,儘管也會激起(教育性)的愛情。在這個特殊的社會情境裡,我們試圖壓抑性的元素。這是現在日各級學校和大專院校的慣例,而且不無道理。當觸犯法律時,我們常說那是性的依賴關係、性的剝削或性騷擾,甚或是兒童性暴力。

延伸閱讀:如何思考性這件事:愛與性

為了避免性騷擾,「愛情」必須昇華到更高的層次。

在理型界裡,愛情應該追求美,與美合而為一,體驗精神的最高境界。在理型界裡直觀真、善、美時,研究和創造的渴望、精神的契合和生殖的欲望都應該獲得滿足。

在柏拉圖的《饗宴篇》裡,愛情是奠基於友誼、追求哲學知識的本能和動力,愛情是從肉體世界躍昇到理型世界的力量。

為了生動而信實地描繪該跳躍,柏拉圖甚至破例讓一個女子發言,那便是來自曼提內亞(Mantinea )年長且睿智的狄奧提瑪(Diotima)。蘇格拉底與她討論愛情,並且獲益良多。

狄奧提瑪:說得更明白一些,蘇格拉底啊,無論在身體或靈魂,每個人都有個胚種。當身心成熟時,我們的天性就會催促我們生育。不過我們的本性不能在醜陋者裡產生,只能在美麗者裡頭。人類的生育是神聖的。就是靠生育和分娩,會死的人類才得以永恆。但它不能在不和諧的事物中實現。對神聖的事物而言,不和諧是醜陋的,只有美麗才是和諧的。所以在生育過程中,美是主宰交媾和分娩的女神,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凡具備生育能力的人,一旦遇上他心儀的美麗對象,馬上就感到歡欣鼓舞,精神煥發,希望與她共同生育。但要是遇到醜陋的愛人,就索然無味,轉身逃避,遲遲不肯行房事,但仍要承受生育的痛苦。這也就是為什麼生育和分娩都趨向美感。所以你看,蘇格拉底,愛慾並不像你說的那樣只是對美的企盼。

蘇格拉底:那麼,愛到底企盼什麼呢?

狄奧提瑪:在愛的影響下企盼生育和繁殖。

蘇格拉底:這有可能。

狄奧提瑪:我說的當然對。……因為只有透過生育,凡人的生命才能延續和不朽。然而追求不朽必須與追求至善齊頭並進,如同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討論中得知,至善必定是屬於愛慾的。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愛必然是對不朽的企盼。

「愛情」企盼不朽。愛情必須繁衍。愛情只有在遇到「美麗,高貴和正派的靈魂」才會做這樣的事。與這樣的對象「討論什麼是人類的幸福」,「有德之人該如何生活」是很容易的,這個過程「也就是對他的戀人進行教育。這樣一來 透過與美好事務的接觸與交往,他所繁衍出來的東西也必定是他長久以來孕育的事物,時時刻刻他都想追求美好的事物,並與他人同心協力共同撫養他們友誼的結晶。這樣一來,他們的關係會更加牢固,他們的交往更加完整,勝過夫妻的情份,這是因為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比肉體的子女 更加美麗,更加長壽,加永恆。」

但是「愛情」也企盼完整性。在《饗宴篇》裡,柏拉圖甚至讓詩人亞里斯多芬(Aristophanes)說一則神話,關於曾經為球形且有三種性別的人類的原罪神話。由於高傲輕忽神旨,人類受到宙斯的處罰一分為二。我們都只是其中一半,渴望能夠獲得失去的完整性,只有透過人與人的交媾結合,我們才能滿足對完整性的企盼。

除此之外,「愛是愛人而不是被愛」。因為愛始終是對某人某物的愛,愛是一種渴求,對於欠缺的東西的渴求。換言之,愛像所有的渴求一樣,來自於一種匱乏。這個匱乏是可以滿足的,藉由什麼呢?藉由對美與善的追求,透過「在美之中的生育與分娩」,以分受永恆者,分受科學與文藝的不朽,分受法治體制的不朽,凡此皆為「靈魂繁衍的成果」,愛情的果實,性愛的源頭。

再來看看:真愛的模樣:遇見讓你靈魂震動的那個人

「我們都知道,在各種技藝和手工中,藝術家和工匠只要在愛神的指引下,工作就能得到光輝的成就,而不受愛神影響的藝術家和工匠,則終其一生一事無成,默默無聞。這些我們難道看不到嗎?企盼和欲望引導阿波羅發明了射箭、醫藥和占卜的技藝,所以阿波羅也可算是愛神的學徒。同樣是在愛神的領導下,繆斯發明了詩歌藝術,黑腓斯塔斯發明冶金術,雅典娜發明紡織術,而宙斯本人發明的對諸神和凡人的統治術,也是在愛神的指引下發明的。也因此,諸神的行為取決於愛神的干預,也就是說,美麗的愛神一出現就不會再有醜陋,愛神出現總是對美麗的愛,愛神與醜陋的事務無關。」

柏拉圖的愛情觀由兩種不同的行為所組成,愛作為渴求,要蛻變為哲學性的「昇華」,愛作為友誼,則為「紆尊降貴的關切」。兩者在愛情裡和諧地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