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動畫王國,帶給許多大人小孩童年溫暖的夢。但你知道他的童年其實充滿了更多的孤寂與不安嗎?

以《龍貓》、《魔法公主》等動畫聞名於世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也可以說是一個帶著母親病的人。母親長年臥病,使他無法對母親撒嬌的故事,昇華為《龍貓》這樣的作品。然而在事情的當下,想必當事人也有一段辛苦的經歷經過。

宮崎駿天生就是個敏感的孩子,他內向、不擅長運動,雖然懂事,但一旦爆走,總讓大人措手不及。小時候的他討厭「新衣服」,抗拒換新衣,這件事還曾引發騷動。

這樣的小插曲,在非定型發展的孩子身上屢見不鮮。因此跟多數的天才一樣,宮崎駿在小的時候應該也是非定型,一個感覺敏銳的孩子吧。他喜歡閱讀、畫畫,零用錢幾乎都花在買書上。你讀的字,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20,30,40 的人生書單

推薦閱讀:

宮崎駿的家庭非常富裕,父親雖然經營小工廠,但在戰時負責製造戰鬥機,工廠裡甚至有超過千人以上的工人。還擁有兩千坪的別墅,檜木樹皮屋頂的大房子,有瀑布和噴水池,父親還開著非常名貴的汽車。 後來,當戰爭中有許多人犧牲的時候,宮崎駿對於自己的家人因軍需工廠的利益而過著舒適生活產生強烈的罪惡感。讓他特別加深這個想法的,是在四歲時遭遇宇都宮大空襲的記憶。

宮崎駿一家為了躲避空襲準備坐上車離去時,曾甩開一個帶著孩子跑上來請求「讓我們搭車」的婦女,隨即把車開走。宮崎駿曾帶著悔恨的口氣表示,當時不知為什麼沒有人要幫她一下。

宮崎駿之後有段時期崇尚馬克思主義,也是與這樣的經歷有關。他在東映電影公司和高畑勳一起站在勞工運動的前線,對活動熱心,那也顯示了宮崎駿純粹的特質。

然而,小學時代的宮崎駿並沒有顯現示出活力,總是需要活潑、運動神經發達、具領導資質的哥哥來保護他,不受其他孩子的欺負。 他也是不安全感極強、需要時間適應環境的人。據說小學四年級,從宇都宮搬到永福町的時候,他感覺「彷彿自己存在的根基被動搖般十分不安」。

延伸閱讀: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簡單四格遊戲,建立你的自我價值

這樣的背景,並不只是因為他敏感纖細,還跟少年宮崎駿所處的不安狀況有關。小學一年級開始,他的母親就因為脊椎結核病長年臥病在床。 然而對母親的想法,也並不那麼單純。因為母親是個氣質跟《天空之城》裡出現的天空大盜頭目朵拉很像的女性,因此她有堅強、可以信賴的一面,另一方面也許是較嚴厲、有控制欲吧。對這樣的母親,宮崎駿無法直接撒嬌,只好扮演「好孩子」。這樣的孩子毫無疑問地經常是不敢說出真心話,會一直抱著不舒坦的感覺。然而暗藏在心裡的感覺與孤寂一直跟著他,所以才會有《龍貓》這樣的作品誕生吧!

在他心裡,自己和哥哥不同,一直懷著沒有得到母親認同的情結。

然而他也有不輸給哥哥的地方。就是他的繪畫才能。哥哥也很會畫畫,但是他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畫得比五年級的哥哥還要好了。

進了高中後,宮崎駿開始很清楚地以當一個漫畫家為志願。但在父親卻說畫畫不能當飯吃後,他便無法再反抗。他沒有進藝術大學,而是進了學習院大學的政經學系。即便如此,他卻無法斬斷對美術的眷戀,還是跟他在中學時學畫的恩師學習油畫。

延伸閱讀:被大人扼殺的創意,我們都曾有過的藝術夢

一直沒有反抗期的宮崎駿,終於到可以尖銳的衝撞父母的時候,是他從學習院大學畢業,在東映動畫從事勞工運動的時候開始。他站在勞工運動的最前線活動的背景,因為就像先前所敘述的狀況一樣,但我們可以認為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在反抗過去一直控制他的父母的價值觀。 他與從來沒有反抗過的母親激辯論戰,即使如此母親仍不能接受。宮崎駿說他甚至懊惱得流下淚來。那樣互相衝撞的眼淚,是一直以來的忍耐,終於獲得釋放。而那應是脫離父母的支配,確立自身的認同的一大步。

 

更多關於母親病的討論,都在岡田尊司《母親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