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前,你和另一半坐下來好好聊過了嗎?孩子不是負擔、也非一個人的責任。別為孩子冠上愛情終點的罪名!

   很多夫妻在懷孕前,期待孩子的到來可以為家庭添增幸福,但很多時候事與願違。孩子出生後兩人忙碌於育兒與工作,在經濟與時間雙重壓力下,夫妻之間溝通變少,歧見日顯。原本是愛的結晶,卻成了婚姻裡的結石。

十個在孩子出生前一定要溝通的問題:

一、育兒知識要對等

  在懷孕期間,常常是太太已經開始感受當母親這件事,但父親因為未經歷生理的變化,而常常渾然無所知。關於胎兒成形時所要注意的營養以及太太情緒上的起伏,常有種隔岸觀火之感,想要關心,卻不知從何下手。不經意流露出「妳也太大驚小怪了吧!」的神情,也常讓孕中不適的媽媽們,感到十分惱火。

推薦閱讀:第一次懷孕,我選擇面對自己的掙扎

  在此建議準爸爸們,要與太太一併吸收育兒新知以及孕婦常識,不管是書籍或是網路或醫生,最好是跟太太有相同的資訊來源管道。這樣就可以比較同步太太所關心的問題,也同理太太的心情。這一步,就從請假陪太太去產檢開始吧!

二、孩子的日間照養

   孩子出生後,是母親親帶、交給保姆,或是婆婆、岳母代為照料,這個在懷孕時一定要溝通。很多父母因為經濟關係跟職場規劃,母親常在孩子出生後三個月或是半年內就回歸職場,而將孩子托給第三者照顧。專業保姆在知識跟職能上顯得有保障,但是每月兩萬二到兩萬五左右的保姆費,對一般家庭來說也是相當沉重的負擔。交給長輩照顧,可能孝親費的部分會比保姆費少些,也畢竟血濃於水,可以讓孩子在充滿親情的環境中長大。唯要考慮的是:長輩以優勢權威之姿插手教養問題,常讓婆媳問題也由此而生,夫妻要如何在「身為子女」跟「身為父母」這兩種身分中取得平衡,也是一大考驗。

推薦閱讀:關係再親密也想有自己的空間:結婚不是沒了自己人生

  第四種就像我們家,是父母親輪流親帶,雖然少見,但也是一種選項。單看各位父母衡量彼此工作類型、家族關係、經濟考量,以及對教養孩子時間比例的需求,去做整體的規劃。在我們來說,是傾向貼近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父母的手中長大,身教言教並行,負完全的責任。

三、家中開銷的比例

   很多人覺得生孩子是件很花錢的事,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都是開銷,孩子的出生也相對的擠壓了原本兩人的生活費用。如果其中一人,因此要暫時放下工作,或是依然雙薪卻要增加保姆等開銷,夫妻兩人原本可能有的假日遊玩預算或是興趣支出,就要因此打折跟減低了。在這種狀況下,夫妻不得不溝通,那些是一定不能省的,哪些是可以藉由減低頻率或是轉換形式來達成。如果原本每一季都有置裝費,現在都變成改買小朋友的東西,應該還是會有點令人懊惱吧!但身為「個人」的慾望若長期被忽略,久了也是會產生「我為家庭犧牲好可憐⋯⋯」的心情。所以建議夫妻都要記帳,月終時比對開銷的比例,再慢慢調整成三人生活都可接受的新模式。

四、居所問題

居所問題可能因著孩子出生,母體需要調養,或是之後父母親都要上班,而改變成跟公婆或岳父同住的情況。或是與公婆父母住得很近,也就近解決托嬰問題。對與原本就與父母同住的一方來說,自然較不會考慮到,另一方可是二三十年來都用另外一種方式生活,成為「一家人」也是要考慮到吃飯口味、作息時間、空間使用、盥洗習慣等方方面面的細節。才不會造成其中一人很自在,另一人極彆扭的不平衡狀態。

五、假日時間運用

上了一星期般的父親,假日時似乎很自然地就會想要做點讓自己放鬆的事,在家看體育節目、上網打電動等。但對好不容易才回家的父親來說,母親跟小孩可是好不容易才準備要出門,兩者對假日的期待不同,也容易產生紛爭。建議兩人把假日想做的事分別列出清單,找到共同都想做的當然成為第一優先,但若能輪流做些對方想做而自己沒那麼想的事,也對平衡夫妻關係很有幫助。

推薦閱讀:產後夫妻的秘密對話:重新找回親密關係

六、孩子事務的工作分配

  很多父親覺得照顧小孩就是餵奶、洗澡、換尿布這些小事,覺得媽媽做的得心應手自己就不用插手,說的好聽是尊重,但久了會造成親子間的親密感不平衡的狀態。孩子有事都找媽媽,父親成為一種權威,但是其實不管男孩或女孩,都需要父母親兩方的元素,讓他學習跟同性相處也與異性相處。所以除了餵母奶之外,其他的事情父親也都可以做,照顧小孩吃喝拉撒、安撫情緒、陪他玩、念故事書、學習餐具使用等,甚或是各類家事跟做菜,在家庭事務上接力,能增進夫妻感情,也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新能源。

七、長輩涉入教養問題

長輩常常不經意的用一種反面的方式來表達關心,比如說明明是疼愛小孩,卻會說:「妳一定是奶太少,孩子才會吃不飽!」「妳給他穿太多(或太少)」「怎麼七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妳要教他啊!」這些話語都常常不小心成了媽媽壓力的來源,如果此時爸爸不清楚狀況,也一併的將壓力加在媽媽身上,相信不久之後,太太不是全面爆發就是得產後憂鬱症。不管外界怎麼說,夫妻兩人一定要對孩子的態度一致,畢竟孩子是兩人的愛的結晶,擁有對孩子絕對優先的教養權,先生要適時地為太太挺身而出。

八、喘息原則

在生下小孩後,常常「夫妻」的角色就會完全地轉換成「父母」的角色,當年的美嬌娘變成了黃臉婆,當了媽媽後忙於照料小孩,就變得更加不修邊幅。久而久之,夫妻關係呈現年久失修的危樓狀態,一味偏廢時間給工作跟育兒,卻忘記了是先有夫妻相愛這個因,才會有愛的結晶這個果。適時的將孩子托給長輩或保姆,去過過兩人世界的生活,做點孩子出生前兩人共同喜好的興趣,讓夫妻也可以回到初衷,重新擦亮恩愛的寶座。試想,一個長久在煮而不洗的鍋具,到後來煮出的東西肯定不再美味,而是充滿怨懟、憤怒、苦毒的味道。

推薦閱讀:那些我希望離婚前就知道的20個婚姻秘密:關係是互相的

九、人際關係圈的維持

   很多夫妻在孩子出生後,因為帶孩子出門比較不方便,生活圈就自動的變小了。許多當年的好友也可能因為人生階段不同,話題不再一樣,而交集變少。久了,會感覺到成家育兒之後,自己變得跟不上這個社會的腳步,當年的豪情壯志也被消磨,覺得自己離青春好遠。而家裡有事時卻發現找不到支持的團體,缺少對話的人,也容易讓情緒找不到出口,容易被小事點燃引爆。

建議夫妻列出要定期聚會的名單,比如高中死黨、大學好友、重要的長輩或家族親屬,甚至是新成型的親子團體,都可以讓三人的小家庭,繼續活水湧流,不至於變成封閉型的生活圈。而且父母間彼此交流,也可以增加育兒的經驗,關心彼此心情,成為減壓的出口。

十、禁語界線的設立

   一定有一些話語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可能來自於自身過往的經驗,一旦被提起,不管說的人是誰,都會引起聽者巨大的過往陰影,而顯得反應過當。孕婦跟產婦則是受賀爾蒙的影響,情緒的起伏會特別大,明明平常聽來無傷的小事,到孕婦耳中都會放大數倍。所以夫妻之間不如溝通一下,把彼此聽到容易感到刺耳的話語明列,儘量避免,話語如刀,不要成為彼此吵架時攻擊對方的武器。離婚這類的話語,更是極具破壞力,很多話語講久就變成真的,不可不慎。別為了無心的話語,而推翻對方所做的一切,多說彼此勉勵的話,讓孩子成長的空氣中,充滿了感恩而讚美,而非咒詛與抱怨,因為話語深具力量!

你會喜歡:交往太久激情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