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靜下心來,和世界接軌!和女人迷、洞見一起關心世界脈動。一起來看看!

北美

圖說:被控告的白人警察史雷格

Sight of the week:美警再爆槍殺黑人

  • 美警從背後槍殺黑人 被控謀殺

  • 聯合新聞網(2015-04-09)-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白人警察史雷格(Michael Slager)四日開八槍打死非裔男子史考特(Walter Scott)。目擊者拍下的影片曝光後,南卡檢察官八日對史雷格控以謀殺罪;若罪名成立,史雷格將面臨卅年至無期徒刑。白警殺無武黑人案再添一樁,員警執法過當及種族歧視爭議再起。

  • 南卡羅來納州對於槍殺案的回應:「白人至上的旗幟仍飄揚在州政府的屋頂」

  • 衛報譯(2015-04-12)-南卡羅來納州州長藍道夫(Lonnie Randolph Jr)將史考特的遭遇歸因於:「我們還停留在過去」。他比較了在1944年種族隔離時代的史丁尼(George Stinney)謀殺案,一位十四歲的青少年被控謀殺兩白人女孩,在81天內遭遇了逮捕、審判、定罪以及槍決。一直以來他都被認為是被迫認罪,但是直到去年一位法官才推翻了判決,然而此案卻仍然傷害了南卡羅來納州。「正是這種態度的展現,一個白人男性從背後射殺他是因為他認為:『我不會讓他走,而法律會像過去一樣地保護我。』這樣不尊重人命的行為和過去是極其相似的。」

洞見 言而總之:

從佛格森布朗案、紐約賈納案到這次南卡羅來納州的史考特案,都是白人警察槍殺手無寸鐵的黑人的案子,不但再度激發種族之間的對立,也引發了全國的示威遊行。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由來已久,然而即便到現在仍然有許多種族暴力事件。而這次的史考特案,如果影像沒有曝光,當時執法的警察很可能因為自圓其說便就此脫罪,因此越來越多人要求員警在執勤時應錄音錄影,解此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然而,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於此,要如何解決種族之間的歧視,如何建立一個真正民權的社會,即便是美國,看來仍有一段路需要繼續前進。

延伸閱讀:我在美國,做更美的台灣夢

拉丁美洲

圖說:歐巴馬在美洲峰會演說

Sight pf the week:美洲峰會「繁榮與平等:美洲國家合作與挑戰」

洞見 前情提要

1990年6月,美國總統布希提出建立一個覆蓋整個美洲的自由貿易區,從美國阿拉斯加到阿根廷火地島。克林頓擔任總統後,繼承了這一被稱為「美洲倡議」的計劃並加以具體化。1994年3月,克林頓總統宣布,將邀請30多個美洲國家領導人在美國邁阿密召開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同年12月,第一屆美洲峰會在美國邁阿密舉行,除古巴之外的美洲34個國家領導人與會。

此後,美洲峰會先後在1998年、2001年和2005年舉行。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一直是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重要議題,美洲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但由於美國和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在農產品補貼、農產品市場准入、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自由貿易談判從2003年起中斷。

2015年4月10日第七屆美洲峰會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拉開帷幕,來自美洲國家組織35個成員國的政府首腦和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在缺席了此前六屆峰會後,古巴應邀首次出現在會議桌前。而美國與古巴的互動也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和你分享:五分鐘洞見世界:亞投行開啟的世界大戰

  • 美國古巴領導人藉美洲峰會大和解

  • BBC中文網(2015-04-11)—11日上午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七屆美洲峰會上,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正式會談前互相寒暄和握手,共同推進歷史性和解。卡斯楚指出,解除制裁和複交是兩碼子事,古美未來複交是目標,但古巴還將繼續強化社會主義制度。他提醒包括歐巴馬在內的所有出席嘉賓,77%的古巴人在美國的制裁下出生,但古巴人挺了過來。

  • 古巴領導人批評美國對委內瑞拉採行與對古巴相同的制裁,也重申支持阿根廷對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主權的訴求,同時期待哥倫比亞政府與游擊隊在哈瓦那和談能有個愉快的結局。在卡斯楚發言前,歐巴馬說:「古巴總統現在和我同在一起,就是一個歷史的場合。冷戰年代早已結束,美國不再是對古巴和地區歷史的囚徒。」並強調:「這不是秘密,我相信卡斯特羅總統會同意兩國間將繼續存在明顯的分歧,如果我們能把握這個機遇繼續追求共同利益,一定可以為兩國在這地區提供合作的機會。」美古領導人上回在巴拿馬的美洲峰會上晤談是1956年7月,距今將近59年。

  • 美洲峰會演變為「緊張三角」

  • CNN編譯(2015-04-11)—第七屆美洲峰會歐巴馬和卡斯楚萬眾期待的握手和解,理應會搶走所有頭條版面,但古巴最強盟友委內瑞拉的加入,使整個狀況演變為「緊張三角(triangle of tension)」。委國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日前指責美國試圖推翻他的政府,禁止許多美國政府官員進入委內瑞拉,包含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指控美國對伊拉克、敘利亞和越南所做是恐怖行動。此後,歐巴馬頒布行政命令,制裁侵犯人權之七名委國官員,並稱他們「威脅國家安全」。

  • 馬杜洛因此連署數百萬人要求廢除制裁,甚至在紐約時報與巴拿馬市的報紙登整版的廣告,並且攏絡其他拉美領導人,包含玻利維亞總統、厄瓜多總統以及尼加拉瓜總統,導致美洲峰會上產生「緊張三角」,古巴外長甚至公開表示傾向馬杜洛。當全世界正看著歐巴馬和卡斯楚的握手照,我們仍不清楚拉美外交官們將傾向馬杜洛或美國,第七屆美洲峰可能將帶領美洲走向「我家就是你家」,抑或是猛獅的巢穴。

  • 美洲峰會,歐巴馬尋求改善與拉美關係

  • 新唐人(2015-04-11)—本次峰會期間,歐巴馬的主要目標是改善長期與拉丁美洲國家間的衝突關係,他將面臨諸多挑戰。本屆峰會的主題是「繁榮以及平等」,雖然拉丁美洲國家基於能源等大宗商品獲得經濟增長,但並沒有解決當地的貧窮問題。歐巴馬敦促拉美國家領袖,確保經濟增長的同時,中低階層民眾也能受惠。

  • 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回應說,巴西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讓成長以永續性、系統性的方式持續下去。墨西哥總統潘尼亞尼托(Enrique Pena Nieto)則說,該國的新創企業家,帶動社會的財富創造。目前歐巴馬正推動一個需要國會撥款10億美元、援助中美洲國家的計劃,以加速該區域的發展與安全,減少流向美國的移民問題。

北非中東

圖說:聯軍空襲葉門後的痕跡

追蹤新聞:聯軍空襲葉門首都 擊中國防部

  • 阿拉伯聯軍空襲葉門首都 擊中國防部

  • 中央社(2015-04-10)-目擊者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為首聯軍今天在空襲中,擊中葉門首都沙那(Sanaa)國防部。沙那目前由什葉派叛軍及其結盟部隊控制。葉門軍方和親政府民兵部隊消息人士稍早說,沙烏地阿拉伯聯軍和親政府民兵部隊今天分別在葉門南部展開空襲和伏擊,擊斃至少20名什葉派「青年運動」(Houthi)叛軍。「南方運動」(Southern Movement)領導人舒艾比(Nasser al-Shuaibi)說,與逃亡哈迪(AbedrabboMansour Hadi)總統結盟的戰士,在鄰近的達雷市(Daleh)對青年運動陣地發動攻擊,擊斃6名好戰分子。

  • 聯軍空襲葉門首都 擊中國防部

  • DailyMail譯(2015-04-09)-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聯軍在空襲中擊中葉門首都(Sanaa)國防部,這場攻擊行動是空襲葉門首都數個區域行動的一部分,還攻擊了精英部隊共和衛隊在南沙那的基地,共和衛隊效忠下台的前總統哈雷,目前哈雷跟什葉派叛軍結盟對抗現任政府,聯軍擊斃至少20名什葉派「青年運動」(Houthi)叛軍。

非洲

圖說:奈及利亞36州的州長投票日

Sight of the week:奈及利亞36州長投票日 維安戒備

  • 奈及利亞州長選舉

  • 美國之音(2015-04-11)-兩星期前,在奈及利亞的總統選舉出現政黨輪替,全民進步黨(All progressives Congress)候選人領先近250萬票,從目前執政黨-人民民主黨(People's Democratic Party)手中贏得下屆執政權。而11日,是36州的州長投票日,由於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產油國,也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36位州長是奈及利亞最有權勢的政治人物,幾乎掌控該國經濟主體,事關重大,根據過去經驗,候選人經常發生各類違規事件,估計選舉當日情勢會比總統大選還激烈。

  • 奈國民選投票出州長及議員

  • BBC譯(2015-04-11)-奈及利亞將各州州長選舉排在最後一輪選舉進程,因為州長掌控一州龐大預算,實屬全國最有影響力人之一。奈及利亞共36州,尤其在產油區之州長,控制的預算甚至比鄰近小國還龐大,為了防止過去的不公正的事件重演,在某些地區實施宵禁,以降低暴力事件出現。

  • 強權有利的州長選舉日

  • 路透社譯(2015-04-11)-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經濟強國之一,其36個州政府權力龐大,各州預算甚至超越非洲小國。也由於利益大,在過去的選舉中,許多候選人試圖以不正當手段影響投票結果,例如毀損投票箱、槍擊事件。本次州長選舉日當天,投票率並不及總統選舉,尤其在南部及東南部地區,受到博科聖地反叛組織的影響,選民在暴力氛圍中更加萎靡。

洞見 言而總之:

前兩個月在奈及利亞,博科聖地的攻擊事件頻傳,該國政府調派軍隊主力掃蕩反叛組織,因此政府宣布無力執行選舉維安任務,確定將選舉日延後六週。兩週前,總統大選正式舉行,由全民進步黨贏得選票,這也是自1999年文人執政後首次政黨輪替。但重要性不亞於總統選舉的州長選舉在上週六(11日)舉行,因為奈及利亞為非洲主要石油出口國,也是非洲經濟大國,想單然該國36個州政府掌管一定職權,也掌控龐大預算,而州長可獲得利益也成了候選人不計手段爭取該職的動機之一

大洋洲


圖說:潘姆颶風過後的萬納杜(照片來源

Sight of the week:萬納杜颶風過境 各國紛伸援手

  • ABC News譯(2015-04-10)-聯合國本周五為萬納杜(Vanuatu)於潘姆颶風(Cyclone Pam)中的受害者提供兩千萬美金的援助。潘姆颶風於上個月襲擊位於南太平洋群島的萬納杜,造成17人死亡,6萬5千人無家可歸,萬納杜百分之九十的農作也毀於這場颶風當中,這意味著萬納杜即將面臨的糧食短缺危機。截至今日,仍然還有六千名災民住在臨時搭建的避難所中。相關人士表示,在漫長的重建路上,萬納杜將會需要各界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以及生活上的援助。

  • 斐濟將會持續協助萬納杜重建

  • Fiji Times譯(2015-04-11)-斐濟政府表示,將會持續協助萬納杜的風災重建工作。斐濟領導人表示對於萬納杜發生的一切感到深切的同情並表示將會盡其所能進行協助。除了斐濟政府的協助外,斐濟的私人企業及非官方組織也都投入萬納杜的重建工作。

同場加映:斐濟私人海島 Laucala Island 打造獨一無二蜜月天堂

  • 潘姆風災月餘 部分居民仍孤立無援

  • Radio New Zealand譯(2015-04-09)-根據紐西蘭救災論壇主席表示,潘姆風災一個月後,世界各地的援助仍然尚未觸及部分災民。專家指出,下一波挹注的救災資源將不會是已非急需的食物,而是種子以及耕作用具。萬納杜過去十七年間歷經過124次熱帶氣旋(颱風),每1.7年就會出現颶風等級的颱風。專家呼籲將各界的金援投注於加強必須的防災建設,由其近年來隨著全球暖化,熱帶氣旋及颶風的數量都大幅增加,未來萬納杜是必面對更多這一類的風災,同時專家也表示,萬納杜可能需要三到七年才能從這一次風災中恢復。

  • 洞見前情提要:颱風、熱帶氣旋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而同樣的名詞對於位在太平洋西南部,由80多個島嶼(68個有人居住)組成,屬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的萬納杜來說,恐怕不只不陌生,而且是一個會一再重演的惡夢。從世界各地對萬納杜的救災以及援助建議,或許也可以做為同樣深受颱風其害的台灣的參考。

歐洲

 

圖說:歐盟

Sight of the week: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 中東難民東歐轉運站

  • 羅馬尼亞祭出高科技 偵測經黑海偷渡非法船隻

  • euronews(2015-04-10)由於動亂的中東情勢,使得大批中東難民欲進入歐洲,以海路來說,除了從南歐的地中海偷渡外,目前也有越來越多人欲從土耳其橫跨東歐的黑海入境。作為歐盟的一分子,以及急切想加入申根免簽證區的心態,羅馬尼亞在守護歐盟邊境上已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在黑海上巡邏的船長表示,目前使用的儀器可偵測到20公里遠的船隻。事實上,因羅馬尼亞尚未在申根免簽證區,許多難民僅把此處作為「轉運站」,大部分人的最終目的是北歐、德國或奧地利。

  • 保加利亞築起高牆 防堵難民走進來

  • 台灣醒報(2015-04-06)-前共產國保加利亞過去曾設置邊境高牆,防止國民逃離國境,拆除後不到20年,卻再度築起高牆,防範中東、北非難民入境,預計將於2015年底全部完工。2013年保加利亞受到敘利亞戰亂波及,非法移民人數驟然大增,達到1.16萬人,較戰前增加了近10倍。過去16個月來,保加利亞在與土耳其接壤的邊境地帶建造高牆,總長約130公里、高3公尺。自圍牆建立以來,2014年進入保加利亞的非法移民已從過去1.1萬人減少到4千多人。保加利亞當局表示,邊境高牆將能有效防堵非法移民入侵,且省下每個月120萬美元的警察人事成本。但聯合國難民組織呼籲保加利亞,應以開放政策取代限制,否則可能會造就更多問題,特別是有老弱婦孺的難民家庭冒險偷渡,將造成更多死傷。

  • 目前歐洲各國收容難民情形

  • Novinite 保加利亞新聞社譯(2015-03-24)-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保加利亞的政治庇護申請數成長了55%,達11,080人,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僅占了歐盟難民申請數量的2%。2014年收容最多難民的國家屬德國,登記人數達202,700人,占全歐洲的32%,接下來則是瑞士(13%)、義大利(10%)、法國(10%)及匈牙利(7%)。與2013年相比,在義大利的難民申請數成長了143%,在匈牙利成長了126%,德國60%,瑞士50%。若從各國國內人口比例來觀察,瑞士的難民人口數為最高,每千人有8.4名難民,接下來則是匈牙利(每千人有4.3名難民)、奧地利(3.3‰)、馬爾他(3.2‰)、丹麥(3.2‰)及德國(2.5‰)。而難民人口數比重最低的國家為葡萄牙、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平均起來,2014年每1000位歐洲居民中,有1.2名難民。

洞見 言而總之:

  • 像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浦路斯、克羅埃西亞等國家,雖然已經加入歐盟,但在進入「申根免簽證區」的事情上,仍須乖乖地坐在板凳上,受其他西歐國家檢視,因為一旦加入申根,來往歐陸各國之間即無需簽證或護照。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為例,使德、法、荷蘭等西歐國家反對加入申根區的原因之一便是邊境安全的問題。所以像是羅馬尼亞加強在黑海上的海防、保加利亞築起高牆的陸防,在阻止難民進入的同時,背後更大的考量是取得其他歐洲國家的信任。那至於來自中東與北非的難民呢?只要戰爭不止,難民永遠會存在,所以,各種越來越冒險的偷渡手法會出現。

亞洲

圖說:馬來西亞的煽動叛亂法

Sight of the week: 黑暗一日-馬來西亞國會煽動法案修正過關

  • 馬來西亞修正煽動叛亂法的處罰

  • BBC譯(2015-04-10)─馬來西亞國會週五早晨通過頗具爭議的煽動叛亂法刑度。此次修正將最低本刑定為三年。這項法律規定本為對抗煽動騷亂或宗教緊張關係者,但批評者認為在法律定義模糊的狀況下,條文被用來壓制對政府的批評。政府方面表示,本次修正是為了解決伊斯蘭極端份子的威脅,屬於反恐法案的一部分。但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 Watch)稱本次修正是「人權的巨大倒退」。

  • 言論自由黑暗一日:馬來西亞強化煽動法

  • The Guardian譯(2015-04-10)─馬來西亞國會週五通過備受聯合國與國內執政反對派批評的煽動法。並且執政聯盟於通過一項反恐怖主義法允許當局拘留人民不附指控理由。新法將最高刑期從三年延長至二十年。煽動的傳播範圍包括網際網絡,引發了可能有網絡審查制度的關注。於2013年選舉時,首相納吉(Najib Razak)曾經表示將長期用來當作壓制言論自由工具的英國殖民時代煽動法破棄。但去年納吉宣佈法案將被保留並且強化。他在國家掌控的電視台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為了實現建設一個穩定、和平、和諧的國家,煽動法將一直持續。」

  • 馬來西亞國會通過煽動叛亂法新刑度

  • WSJ譯 (2015-04-10)─上週五馬來西亞國會強化了殖民時代留下的煽動叛亂法,被激怒的維權人士說這是處罰和壓制對政府批評的正當性。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札伊德・侯賽因(Zeid Ra’ad Al Hussein)表示:新規定將嚴重破壞該國表達意見的自由。「聯合國人權事務辦公室長期敦促馬來西亞廢除任何相關煽動法令或使該法律與國際人權標準一致。」煽動叛亂法的規定最早可追溯至1948年,法律制定目的是為了抑制共產主義的威脅。

洞見 總而言之:

馬來西亞的煽動叛亂法(The Sedition Act)於1948年由英國殖民政府制定,用來對付當地的共產主義信徒。人權組織則認為在馬來西亞執政聯盟獲得主權與政權後擴大法律範圍使得煽動叛亂的定義過於模糊。現在馬來西亞的煽動叛亂禁止任言論、行為包含反對或輕視政府、馬來西亞九大皇族(蘇丹家族),也禁止人民煽動不同種族、宗教或是質疑大多數馬來族享有的特殊地位。

國際特赦組認為這項法律已成為對付反對派政治家、記者、學生、學者的工具。人權觀察組織估計,去年至少有14人被控以煽動叛亂。大多數是反對派政治家或是社會活動者、記者。如反對黨領袖安華(Anwar Ibrahim)與其辯護律師、大學教授夏隆(Azmi Sharom)因政治評論被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