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我們認為能有更好的社會現象,邀請你一起用三個小方法,讓我們真正走向「每個人都能自由做自己」的世界。

在女性還無法享有參政權等法律所保障的基本權益的國家,爭取法律規範上的平等是最重要的性別議題。但是,你覺得光是法律的規範相同,我們的世界就真的達到「性別平權」了嗎?

現代的女性多半不用冠夫姓、與男性擁有相同投票權、逐漸從家庭走向職場,表面上看似男女之間沒有什麼不同,但隱性的壓迫其實從未遠離,我們的世界離真正平權還有一段距離。

一起想想下面的問題:性騷擾、性侵害或家庭暴力問題中,為什麼九成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名人外流的裸露或性愛照片中,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停跪求載點,看著受害者為自己的「好傻好天真」道歉,卻不是去撻罰侵權者?家務分工中,煮飯洗碗、照顧公婆及小孩等耗費極大心力以及時間的工作,多由女性擔任?「男兒有淚不輕彈」同樣是流淚,對於男女會有不同的評價?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處處仍有著性別不平等的影子,下面我們有四點社會現象,想要讓大家一起更加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

一個「理想」的世界究竟該擁有什麼樣的面貌?對我們而言,理想的世界是「自由」的、是「自在做自己」的、是「能真實擁抱自己的慾望和脆弱」的。親愛的,要達到性別平權,身為女人的我們有好多話想說,也想邀請你跟我們一起從生活中努力。

停止譴責被害人!把身體的主權還給我


圖片來源

你知道嗎?介於15到44歲間的女性,遭到強暴或是家庭暴力的風險,比她們遇到戰爭、癌症、瘧疾或是交通意外的風險還高。不分國界,世界各地都有受暴婦女在暗自垂淚。

除了近來備受矚目的土耳其姦殺事件BBC紀錄片「印度的女兒」以外,在中東,ISIS 組織正進行「播種」行動,他們綁架了300名雅茲迪族婦女,集體性侵她們,為了要讓這些婦女懷孕,以延續 ISIS 的後代。性暴力的發生在西方文明國家也未曾缺席過。以美國為例,聯邦司法部調查顯示,全美五名女大學生中便有一人在校期間曾遭性侵,而紐約州情況更為嚴重,據紐約州反對性侵聯盟數據,女生在大學期間遭性侵比例高達四分之一。

「是她們自己穿著或行為不檢點,為什麼要穿那麼露?男生看了才會忍不住。」、「這麼晚還出門,被性侵害怪誰?」每次發生性侵害事件,總會看見這樣的評論,要求被害者檢討自我行為,而非踏伐強暴者的暴行。但我們除了要求女性要學會保護自己以外,是不是也該換個角度想想:為什麼男性管不住自己的性慾?(一起思考:「被撿屍是女生活該?」無所不在的強暴文化 Rape Culture

在性暴力事件中,受害女性失去了對自己身體以及活動的控制,但仍然沒有失去對「心靈」的控制,所以那些侵害,都是真實地烙印在脆弱的心上,成了永不會抹滅的傷痕。

請把女性的身體主權還給女性,男性的強暴行為不應被視為既定而無法改變的狀態。我們期待著這樣的一個世界:女性也能有一天擁有像男性一樣的「特權」,能在晚上自由行走、能自由穿上喜歡的衣服、能夠自由凝視陌生人並投以微笑。(勇敢說不:勇敢承受傷痛!哥大女學生扛著事發的床墊控訴強暴文化

情慾,是我的隱私不是公眾的

去年台灣有兩個事件讓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小茉莉的「我要強姦你事件」,另一個則是劉喬安的「高級援交女事件」,前者是模特兒小茉莉在醫美診所當下無人時,對當時男友撒嬌求愛:「我要在這邊強姦你」,後因診所糾紛,這段影片被診所流出給壹周刊。最後她開記者會哽咽向粉絲道歉:「抱歉讓你們失望了。」

後者則是被壹周刊以香港男子偷拍之錄像直指劉喬安是高級援交女,除了報導之外,壹週刊也公布了劉喬安疑似討論援交價碼的影片,後劉喬安以一七千字的自白信向公眾道歉,並解釋當日是因洽談生意,遭到設局偷拍。

我們理所當然看著她們出來為自己被侵犯的隱私道歉,卻縱容媒體罔顧新聞倫理,不去追究為什麼媒體可以在當事人未同意的情況下,散播性愛隱私問題來消費女體。該道歉的不應該是她們,而是嗜血的媒體。講白了一句話:她們個人私底下的行為,不論是否符合你我的價值觀,都不應該成為被媒體賺取利益的工具。

一起看看:太陽花女王的媒體獵巫啓示錄:拒絕偷拍捍衛性權益

但荒謬的是媒體瘋狂炒作被害人的隱私照新聞,直到被害人公開道歉,為自己的「好傻好天真」負責。我們認為女性沾染上性愛是私德的不潔,媒體侵害隱私的問題被掩蓋,大家都在受害者的私生活上打轉,而不去譴責媒體可議的報導手法。

希望有一天,我們在台灣也能看到受害者像好萊塢裸照外流事件後,小珍妮佛勞倫斯的反應一樣:「我不需要道歉!這已經不是醜聞,而是性犯罪了!」不再急著向大眾道歉,理直氣壯地捍衛自己的隱私。

推薦閱讀:好萊塢女星裸照外流的反思:「妳穿太少,才會被強暴」的年代,其實並未遠離

美,由我自己定義


圖片來源

「瘦身秘密大公開!」、「大吃大喝不怕胖!」、「最有效美白法!」、「熟女回春!」、「罩杯超有效升級術!」、「三分鐘大眼方法!」這些標題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翻開雜誌、打開電視或上網,「白、瘦、胸部大、立體五官」等美貌迷思就會被重複一次,使得女性要拋開這些刻板印象更加困難。

蔡依林在新歌〈呸〉的MV中就以敢曝的手法去嘲諷媒體追逐女明星事業線的現象,近幾年來女性的胸部幾乎被「事業線」一詞所取代,不管這女性的內在、才華、能力有多少,女性彷彿胸前的乳溝要越深,事業才能有越大的可能,以演藝圈的女星來說袒胸露乳的機率越多,則越能吸引更多的鏡頭。女性已被社會對於女體「美」的既定框架套牢。(關於「美」的專題:我自己定義美

讓我們學習拋棄「豐胸、美白、瘦身、深邃五官」的美貌迷思,如同女性主義者 Mies 的看法:「把自己當成主體,由內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試著滿足自己的愉悅慾求,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以內心感受去定義自己,感覺自己是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以外人的眼光來觀看自己,我們身體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他人感到愉悅。」

不要再去信仰大眾所塑造出的完美身材及容貌,處處去欣羨纖瘦的體態、圓潤的胸部,或無暇的皮膚,當我們對於美貌的嚮往過於單一,並將自己對於「美」的標準被外界操縱時,會忘了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親愛的,你外表的一切,只要你感到自在,就是你最美的樣子。

推薦閱讀:3000年來的美女標準只證明一件事:這個時代換女人做主了

家庭與事業,從不該是人生二擇一的選擇題

去年,人權律師阿拉穆丁終結了黃金單身漢喬治克隆尼,這段女方高學歷、高收入的婚姻,讓美國人類學家費雪近日發明新詞──「克隆尼效應」來描述這樣的社會現象。男性開始希望他們的妻子,能更獨立,在家庭外能擁有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傳統的男尊女卑,妻以夫為貴的組合逐漸改變。

阿拉穆丁向社會證明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婚姻並不是她人生的絆腳石,她可以同時兼顧婚姻與事業,而不是只能在其中二選一。 即使和喬治克隆尼結婚了,她也是原本的自己,保有真實的自我,她的人生不是喬治克隆尼的附屬品,她的身份也不只是「喬治克隆尼的妻子」。

一起看看:不只是喬治克隆尼的未婚妻,讓我們把名字還給妳:艾默·阿拉穆丁

成功的定義當然因人而異。但現代女性極欲突破的困境在於,女性缺乏或者不相信自己有選擇權。「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女人」,反映出在傳統女主內的觀念下,男性從不煩惱怎麼兼顧工作與家庭,然而女性卻經常憂慮自己只能選擇其一,在家庭之後,被捐棄的,往往是女性對於事業的企圖心。

在美國家庭裡,妻子在教養小孩上的付出,比丈夫多出30%~40%。而在台灣,女性平均在家務勞動上花費的時間比男性高出3倍。在家庭和事業蠟燭兩頭燒,丈夫無法一起分攤的情況下,當一個妻子或母親好辛苦,女性的時間不再屬於自己的理想,而被婚姻綁架。最後成了一個睡眠不足、工作超時、回到家還要料理家務的勞動機器人。(推薦閱讀:請感謝,願意在台灣生小孩的媽媽們

親愛的,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當機會來臨時,大聲說:「我可以!」不要害怕被貼上「強勢」、「企圖心太強」的標籤,不要總是低頭計算,害怕自己不能兼顧婚姻或家庭。在尋找人生中的另一半時,找個能彼此平等對待的伴侶,找個不害怕女性可能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伴侶,找個認為能夠欣賞自己聰明、有見解、有抱負的伴侶,找個願意和你一起分攤家務的伴侶。我們要先在家裡取得平等,才有機會在職場上取得平等。(你也會喜歡:Lean In,女性力量征服職場

我們,能做些什麼「改變」呢?

父權體系常讓置身其中的人感到平常自然,以至於絲毫不覺壓迫的存在。我們往往不去看清父權的真面目,把歧視、偏見和壓制視為合理不過的事,要撼動既存已久的體系,需要不同性別間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真正自由作為一個「人」,而不是在「男人/女人」的二分標籤下繼續掙扎,這些簡單的行動就從你我開始:

1. 保持懷疑,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

很多人會認為「反正不是我做的,或不是發生在我關心的人身上。」而認為性別在父權體系下的問題,自己並沒有責任。但「被性侵害是自己不會保護自己!」、「白、瘦、大眼睛、大胸部才是美女。」、「性愛照片求載點!」、「婚姻的意義就是家庭。」等等,這些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觀念,其實都是父權體系下的集體產物,身為個人的我們也常在不自覺下成了推波助瀾的幫兇。所以我們要變得更加警醒,留意身旁在發生的事——主動觀察、閱讀、傾聽、學習並懷疑自己所看見的東西,而不是隨波逐流跟著輿論走。

你也會喜歡:澳洲超模 Andreja Pejic 的美夢成真:我成為我心目中的女人了!

2. 練習發聲,讓人聽見自己的聲音。

父權靠大眾的沈默存在,所以我們不要把沈默變成習慣。所以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練習,例如:別人講性別歧視的笑話時,我能不能不要跟著笑?媒體罔顧新聞倫理時,我能不能拋開好奇心,嘗試寫信去抗議或拒絕點擊相關新聞?當別人的話語中流露出歧視的時候,我能不能不怕破壞和氣,勇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

社會並不是永遠停滯的龐然巨物,只有人們的參與,體系才有意義,當我們都理所當然地去循既定的路線走時,父權的壓迫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被維持和塑造。別讓壓迫侷限了我們的生活還有想像力,使我們的眼界無法超越它。別忘了每當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反應時,我們就讓別人看到了有其他不同路的機會。(一起發聲:好萊塢眾男星力挺艾瑪華森!#HeForShe 讓男人做女人背後的溫柔支持

3. 彼此互助,理解性別從來沒有固定角色。

去年十二月在美國加州,一位12歲的男孩羅寧希米蘇因為不堪在校長期受到霸凌,選擇走上絕路。造成他飽受同學言語霸凌是因為他是學校唯一的啦啦隊男隊員,後來還被選為隊長,而常常被酸笑為「像個同性戀」。嘿親愛的,從這令人心碎的故事中,我們想說的是:男性並不只是「陽剛」的,女性也不只是「陰柔」的

要鬆動父權體制,就要避免把性別二元分類,避免用傳統「性別角色」,去界定個人的表現與行動。當不同性別的人都能從「男人婆」、「娘娘腔」這些違反既定性別印象的詞中解放,男人可以大方落淚、表達情感、不用事業的成就來界定成功,女人可以獨立自主、具有支配性、不善於養育的時候,「性別」才能不再是束縛,這段路需要不同性別的人之間互助,不再用「要像個男/女人」的標準去看待他人,並彼此擁抱差異。

推薦閱讀:當《明日的記憶》成為今日的性別問題:男性有沒有柔弱的權利?

女性主義的主旨從來不是「仇男」,而是要改變既有社會結構對單一性別的壓迫,讓不同性別的人都能自由。埃克哈特·托利說:「等待是思維的一個狀態,意味著你需要未來,而你不要現在。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於未來。」

親愛的,如果你跟我們深信著同一件事,讓我們現在就一起在生活裡實踐,或許理想的未來還很遙遠,但只要一天改變一點點,我們就能接近自己喜歡、覺得自在的樣子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