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成績是否代表一切?面對「學習遲滯」的孩子,可以這樣陪他跨越障礙,讓他擁有繼續學習的勇氣與動力。

我的 Armstrong 長大了!

Armstrong 是美國第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他曾說過一句名言: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因此他的媽媽給孩子取名 Armstrong,也一定是特別期許他成為卓越優秀的孩子。

我所接觸的 Armstrong,是在兒童美語補習班的小一學生。當第一次在課堂上遇到他時,就對他印象特別深刻,除了頭大耳厚、眼睛細長,憨厚老實的長相,簡直就是電影《烏龍院》中飾演小和尚的郝劭文翻版!

除了長相可愛,在英文學習上,他的表現經常是這一分鐘背會一個單字,下一秒鐘就全然忘記。但如果你要我評論他的英文程度,以我的標準來看,絕非拔尖,但也不算特別差,而且是⋯⋯極具潛能!

「極具潛能!?」也許許多家長會問,「我沒聽錯吧?」

若你要問我這樣評論的理由,原因是他年紀尚小,對於英文的學習還沒有開竅。但他跌跌撞撞學習英文努力不懈的歷程,使我相信他終有成為黑馬的那一天!

不過當我剛開始教他時,卻經常在課堂上看見他稚嫩的臉龐,突然出現兩行淚珠⋯⋯。


圖片|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不能說出口的「學習遲滯」

「Armstrong 還好嗎?身體不舒服嗎?」第一次遇到這情形時,我記得自己輕聲細語地問著他。不問還好,一問之下,Armstrong 不但連連搖頭,還哭到兩肩抽慉。

我回頭一望同班的十個同學,人人表情木然,似乎對 Armstrong 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在一番哄勸之後,我讓 Armstrong 先穩定下來,接著又開始重新上課,以免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進度。

「主任,Armstrong 這孩子有什麼問題嗎?剛剛無故在課堂上哭起來?」才剛接這個班級、完全摸不著頭緒的我,只能找補習班主任詢問這個狀況劇的原由。

「Vivian 老師,我忘了告訴你 Armstrong 每次遇到換老師、換課本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你是說他有壓力適應的問題嗎?」

我不禁想起前幾天觀摩上一任老師 Cindy 教課時,就發現 Armstrong 學習比較緩慢,因而 Cindy 對他特別寬容,總是在他跟不上的時候,特意走到他身邊去,針對他一個人再教導一次。

突然間我恍然大悟,腦中閃過「學習遲滯」的字眼。

「主任,Armstrong 是否有學習遲滯的問題,不然怎麼會⋯⋯?」

同場加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與安全感?從嬰兒到學齡兒童,打造有愛又有效的生活常規

還沒等我說完,主任面色略為凝重地接口說:「我們問過他媽媽,沒想到她竟勃然大怒地斥責。這位媽媽和 Armstrong 的爸爸都是在大學擔任教職。可能是望子成龍,她一直不認為是 Armstrong 的問題。」

「其實家長私底下有帶他去做藝術治療,聽說花了不少費用。可能是礙於顏面,『學習遲滯』這幾個字眼嚴禁在他們耳邊出現,你下次若有遇到家長,可千萬別提起啊!」

我開始在心中盤算著如何教導 Armstrong,因為一旦他沒有適應我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勢必又要看他哭哭啼啼的樣子。

我不禁揣度著,這個班級要怎麼帶領,才能讓 Armstrong 不因感受來自課程及同儕的壓力,能夠穩定學習,同時又要讓其他孩子快速適應新學習方向?


圖片|Photo by Tanaphong Toochinda on Unsplash

休息一下,讓孩子穩定下來

果不期然,第二堂課雖然我已調整英文語速與進度,但是 Armstrong 還是逕自在座位上哭起來。一開始我還會慢慢安撫他,但實在是打擾課程進度太多,我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忽略他。結果這天才小子竟邊哭邊撒嬌著說:「老師,我不想上課!」、「老師,我不想學英文!」、「老師,我可不可以不要學?」

這時無論怎麼勸慰他,都得不到正向效果。突然間腦海中想起主任說,當遇到 Armstrong 有壓力調適的狀況時,可以讓他到教室外面稍微站一下,過一陣子就會好。於是我開口說:「你要不要去教室外面休息一下,或者去櫃檯找主任!」

聽到我赦免他上課的命令,Armstrong 立馬飛快地應聲說「好!」,然後趕緊衝出教室跑去櫃檯。可是這原本的「休息一下」,卻好像變成「永遠」。我正掛心著他時,沒想到 Armstrong 卻被安親班的同學,以又催又推的方式送回教室。

過不了一會兒,Armstrong 又要求出去休息, 10 分鐘後他又被主任送回來。就這樣在大家輪流護送與關心下,第三堂課開始,Armstrong 終於能夠好好坐在教室上課,有驚無險地克服了心理障礙的頭個難關。

「主任,Armstrong 現在能夠安穩在教室坐著上課,不哭也不鬧了。」

「對啊,這孩子就是這樣,等到他適應你及新教材之後,就能夠穩定下來。」

同場加映:孩子大哭發脾氣,家長該如何面對?發脾氣是成長契機?專家解答,讓孩子學會面對失落

英文背誦比賽,壓力山大

正在我吃下這教學上的定心丸時,沒隔幾堂課, Armstrong 又哭了。原來是因為當天正舉辦全班第一次英文背誦比賽,讓他感受極大壓力。因此當下跟他說: 「不用擔心,你不想比賽就不用比,但是其他人還要比賽,所以你乖乖坐好寫功課別哭,不要影響別人,好嗎?」

聽了我這句話,如同釋放孫悟空的緊箍咒,Armstrong 馬上寬心下來。他點點頭,一邊擦乾眼淚,好讓班上其他同學安心完成背誦比賽。不過課後我卻想到,如果長此以往,不讓 Armstrong 參加班級競賽,他的英文程度勢必越來越弱。

為了不放棄 Armstrong,他每天來安親班用完午膳後,我就會把他叫來身邊,先問問他英文作業寫了沒,上次小考的錯誤是否有訂正。

原來午膳後一直都是 Armstrong 的遊戲時間,他甚至為了玩樂高,可以將午餐在 2 分鐘內快速扒光。而現在突然要他寫功課,當然情緒上會立即反彈。

雖然知道他會有壓力適應的問題,但為了讓他英文程度維持穩定進步,不跟班上其他同學差距太遠,我不打算像在課堂上一樣寬容放水,只好拿出老師的堅持:「如果到英文課被我發現還沒寫作業,就要罰抄一遍喔!」

聽了我這句話,自知沒寫錯誤在先的 Armstrong,只好乖乖從書包拿出作業。當他將功課遞到我眼前的櫃台座位前,眼淚卻立馬在眼眶中打轉。我堅定地看著他示意決心,這時空氣就像凝結一般,我們彼此之間都沒有說話,但他卻緩和地開始深呼吸,試圖平撫自己的情緒。


圖片|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就在他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眼淚就像水龍頭開關,神奇地快速收起。他乖乖地坐在我眼前,一聲不吭地將作業寫完,小考訂正完,作業讓我看過都沒問題後,經過我的允許,才開心地去玩他最愛的樂高。

我看了一下手錶,這過程也僅不過 10 幾分鐘。但來回幾次後,卻終於讓他知道寫英文功課的重要性。早睡早起的他,甚至說清晨五點就會爬起來寫功課,令人好感動!

眼見他能夠完成這項任務之後,我又將他午飯後時間改為複習背誦。當發現自己寫完作業卻又不能玩時,Armstrong 一開始的反應一樣是眼眶泛紅、藏著淚水,而我依然是以堅定的眼神直視他令人憐惜的雙眼,但此時只不過五秒的時間,他就能透過一口氣深呼吸,當下接受這個令他錯愕的複習安排。

同場加映:小孩不聽話?「積極聆聽」親子溝通技巧:5 種親子溝通語氣,養出自信樂觀的孩子

私下複習,比公開要求有效

每當我私下幫 Armstrong 複習時,和在班上鬧彆扭的情況完全相反,Armstrong 總是非常配合。日子久了我也領略到,他其實是在乎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因而透過哭泣以及拒絕參加比賽,以免讓自己在全班面前出盡洋相。

由於這私下複習的效果,遠比課堂上教學讓他進步更多,儘管知道這一分鐘背會這個單字,下一秒鐘他立馬忘記,但我們這對師生,總會固定在中午抽出 10 分鐘,由我出題,而他依指令背誦,一次又一次,天天皆如此。

同儕比較,打擊信心 直到有一天,Armstrong 在午間複習時,George 也跑來想要我幫忙複習。看著 George 馬上複習馬上會,而且英文程度已經超越他許多,突然間 Armstrong 的稚嫩臉龐又掛上了兩行淚水,他抽蓄著說:「老師,我的英文永遠不會好了⋯⋯」

「不,你怎麼會這麼說,你的英文一直在進步啊!」

「沒有⋯⋯我沒有⋯⋯」

「有啊,你看看,要不然這些作業你怎麼寫得出來!」

Armstrong 這時停止了哭泣。

「答應老師,你不會放棄英文喔!」

「嗯!」Armstrong 一邊收起淚水,一邊跟我點頭。


圖片|Photo by David Straight on Unsplash

保持英文學習興趣重要 我一邊安撫著媽媽的壓力,一邊讓她知道:孩子跟我之間的學習模式,也讚美著孩子的進步。

之後每一天的午休,當我要求 Armstrong 提早交作業,他總是準時繳交,並也看到在媽媽輔導下的訂正字跡。在班級上雖然他不再參與任何團隊及個人競賽,但他總是乖乖地抄寫上課筆記(而且英文字跡從以前的鬼畫符,意外的變成可以讓大家看得懂),沒見他再紅過眼眶。

雖然他的英文進步非常緩慢,仍然是背一個字,忘一個字,但年紀才 6 歲的他,偶爾也會想起很久以前曾經背過的單字,比如 cockroach(蟑螂)、crocodile(鱷魚)、opposum(負鼠),而這些單字可能連一般大人都不會呢!

就在學期的最後一天,我又遇到他母親。提到孩子的抗壓力,變得更好了!

「英文成績您就別強求他啦,他有認真背,那些背過的總有一天他會想起來!重點是他有興趣持續學。」

「對!保持對英文的學習興趣最重要!」

告訴自己,放下執念

當老師、孩子、家長都努力過了,還是看不到成績進步該怎麼辦?其實這個時候,你所需要看的,並不是孩子的考試成績,而是他在克服難關中所投入的努力、成長與學習。

與其用成績抹煞孩子的努力,那還不如鼓勵他用正確的心態與學習態度,面對他自認為棘手的難題。孩子應該要學會的是,如果能心平氣和與壓力相處,並保持正向學習的樂觀心態,那麼再難的學問,累積久了也一定能夠練出真功夫!

同場加映:孩子總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用「4C 原則」啟動行動力終結拖延症!

就這樣,擔任教授的博士媽媽,放下了對 Armstrong 的成績以及班級排名的執念,她只想要做個讓孩子維持學習動力的母親。

而這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與家長需要共同設法找出孩子的核心問題,以及解決障礙的辦法。

付出愛心與耐心,千萬不能過於寵溺孩子隨他去,或者因無法對抗挫敗感而自動放棄,而是要學會和小孩的身心靈障礙拔河,持之以恆的研究適合孩子的學習鷹架,久而久之一定會有成果呦!


圖片|Photo by Jessica Lewis 🦋 thepaintedsquare on Unsplash

或許你的孩子天生並不擅長校園學科,但請家長們千萬不要以成績評斷,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所盡的各種心力。當你看到孩子這樣勇敢地跨過自己的檻,難道不值得你好好擁抱他、讚美他嗎?

你的肯定就是他衝破自己心理關卡的最佳動力,與其讓孩子對於學科感到挫折,倒不如讓他做自己能夠做的,並一直充滿著對於學習的自律與興趣!

後記

後來我因故離開這美語補習班,由於擔心換新老師會讓 Armstrong 再度面臨學習適應的問題,我特意在離職一周後拜訪下課後的班級。此時正遇到媽媽拿著漢堡餵著即將去上桌球課的 Armstrong,媽媽說這次他換新老師表現完全正常,已經沒有以前的哭泣行為了,我接連摸著 Armstrong 的頭讚許他。

這時我撇見他的英文作業簿,沒寫到字跡工工整整,跟上學期相比簡直是大蛻變!這真是心境改了,字跡也會改。我指著作業簿大喊:「哇!英文作業寫得好整齊、好漂亮!」然後跟媽媽及 Armstrong 三人一起相視而笑。

我們的 Armstrong 真的是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