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謝盈萱、王淨主演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一在 netflix 上架後就好評不斷。筆者透過劇中情節分析目前台灣的職場生態與性別議題,一起正視過去被忽略的課題!

台劇近期來勢洶洶,《模仿犯》上架 Netflix 不到一週,就登上全球觀看排行榜前 10 名,而近期推出的《人選之人—造浪者》更被認為打破了台劇天花板。

號稱第一部台灣政治職人劇,對政治一竅不通的我,原本擔心難以代入,但看完《人選之人—造浪者》後發現其實政治只是背景,影集實則關注的是職場生活、家庭關係和權益抗爭,是我們日常都會發生的大大小小事,讓政治小白們也能輕易入戲。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人選之人—造浪者》圍繞在台灣總統大選前,公正黨黨部職人們周圍發生的各種故事與選舉生態。

謝盈萱飾演的女主角翁文方,是政二代也是公開出櫃的前議員,曾因捲入暴力事件而連任落選,後來轉任黨部的發言人及文宣部副主任,全力輔佐黨主席林月真(賴佩霞 飾)競選總統。文方的同事,文宣部主任陳家競(黃健瑋 飾),是最佳主管與戰友,卻因公務繁忙而忽略家庭,成為老婆想放棄的豬隊友。

文宣部中新來的的社群企劃張亞靜(王淨 飾),因為與民和黨現任立法院院長趙昌澤(戴立忍 飾)有過情感糾葛,正進行著一起秘密復仇。

「我們不要算了」餘韻發酵 促使我們正視職場性侵與性騷擾

《人選之人—造浪者》背景設定於 2020 年代的台灣,早已是高喊平權的進步時代,但不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劇中,性別差異化仍無所不在,女性在職場與社會中所受到的歧視與侵害,仍遠遠高於男性。

根據行政院於 2023 年發行的性別圖像,「2022 年性別工作平等申訴受理人數女性計 365 人(占 89.9%)、男性 40 人(占 9.9%)、其他 1 人(占 0.2%),女性申訴人數較前 2 年(2020 年 346 人、2019 年 335 人)略增」,申訴類別包含性別歧視、雇主違反性騷擾防治及工作平等 3 類。此外,在 2021 年性侵害事件的通報中,更有超過 8 成被害人為女性。

同場加映:遇到職場性騷擾,你會如何應對:三種反應類型,你可能選哪一種?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描述亞靜在黨部遭到其他部門的前輩言語及肢體性騷擾,因為過去的經驗,亞靜知道她不可能在正常的體制運作中獲得正義,因此根本不想積極申訴,但同樣身為女性,也曾因出櫃身分遭到歧視的文方,說什麼都想為她挺身而出。

文方說: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句話多麼有力,讓亞靜知道有人全然理解她的無力,並伸手拾起早已對體制陷入絕望的她。這句話是多少遭受性侵與性騷擾的職場女性,所渴望的支柱,這句話成為一座女性並肩搭起的護欄,死命抵抗著那些以「大局為重」之名所施行的暴力欺壓與霸凌。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儘管我們逐漸看見女性賦權 但父權機器仍伺機而動 隨時準備恢復秩序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是父權系統一貫的操作。先摸了妳,再跟妳道歉,順便包錢送禮,好像於情於理都已經做出補償,妳再鬧就是妳的不對,是妳不夠識大體。

大選當前,一點小小委屈有什麼關係。比起黨團的名聲,這些小事應該可以忍耐吧。在建築台灣光明未來的大前提之下,被摸個幾把根本無關緊要啊。這些「大局為重」不斷進逼著女性節節退讓的底線,直到忍無可忍也無需再忍的那天。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劇中文方的越級上報,亞靜的私下報復,都只因為公平正義始終來的太晚,在萬年父權遺毒的運作下,我們仍舊只能選擇跨越體制,或開創屬於自己的保護系統。然而,當女性終於有機會建構自己的規則時,總會有父權機器的介入,它在劇中化身為高副祕(卜學亮 飾)、張主任(羅思琦 飾)、秘書長(夏靖庭 飾)和翁立委(柯一正 飾),進行一連串美其名為好言相勸,實則情勒壓迫的手段,削弱女性聲量與權利,試圖恢復秩序。

除了職場性騷擾的議題,劇中也點出在女性如何在陽剛的政治場域,被當作性汙名與性別歧視的頭號箭靶。

與亞靜同樣遭到性騷擾的同事,因為不堪對方處處刁難,甚至惡意散播有關她的謠言而選擇離職。公正黨的對手孫總統,遭影射與其小叔有不當關係。亞靜時刻擔心她的裸照會被放上色情網站,導致她社會性死亡。林月真未婚未生,不屬於父權與社會規範下傳統的身分角色,成為她最大的弱點。

猜你喜歡:我的美好,不等於邀請騷擾:哪些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三大類型一次認清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努力追上時代的男性 與等待時代追上自己的女性 終於有機會在中點相會  

在劇中一票享盡資源的優越男性中,陳家競可說是一股清流,但就連他也難以跳脫舊式性別框架。在劇中,他是個夾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左右為難的角色,過去曾是職場女性專屬的難題,現在也成為了位處進步時代男性的壓力。

家競的名字,早已帶出家庭之於他的關係,做為家中的丈夫、父親,那是一個與自我實現、工作成就相互牴觸、競爭的身分。家競處事溫柔圓融,是職場上難得一見的好戰友、好主管,但他卻是家中令老婆頭痛的豬隊友。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他與文方是多年的好友兼同事,是最支持她做自己的人。處理亞靜的性騷擾事件時,也總義不容辭。表面上是尊重女性,具有性別意識的現代男性,但當遭遇挫折時,家競仍會不自覺被傳統角色束縛與認知綁架。

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在改變台灣,比起老婆的插畫工作重要的多,家競在家庭場域經常對妻子進行柔性壓迫,答應了卻做不到,漏讀訊息、漏接小孩是家常便飯,彷彿這些生活瑣事都應該在幹大事的前提下被犧牲。但家庭是兩個人共同建立的,也應該由兩人共同承擔。

「時代不同了」,這是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也是現代男性的共同課題。如何成為追得上時代的男性?家競在劇中的自省,和與老婆的理性溝通,構築了現代婚姻與夫妻的理想樣貌。

延伸閱讀:《為什麼我們總是選到不適任的男性當領導人》:低估自身表現的人,更有可能是好的領導者

圖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大至家國、小至個人,《人選之人—造浪者》匯集了台灣人絕對各自有感的題目,談民主自由、選舉角力、官商勾結、與論操作和辦公室政治,也聚焦性別歧視、職場騷擾、權勢性侵及生活失衡,用不說教的方式,清楚表達核心理念。而全劇最出色的,莫過於性別角色刻劃,以及他們各自延伸出的豐富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