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喬主演的《黑暗榮耀》屢獲佳績,但媒體仍將焦點放在前夫宋仲基的再婚消息。究竟宋仲基的再婚,關宋慧喬什麼事?其中隱藏哪些性別問題?

文|不是貓

宋慧喬與宋仲基因《太陽的後裔》展開戀情,步入婚姻後被視為「王子與公主般的愛戀」,當兩人宣布離異時,便引起軒然大波。

2022 年底,宋仲基大方承認與英國女友 Katy Saunders 交往,並於隔年一月宣布再婚,雙宋關係再次引起熱議。

人生並非「單身即地獄」

綜觀臺灣媒體的新聞標題,雖不乏以中立態度報導,仍有不少記者傾向譴責再婚的宋仲基,並對宋慧喬表露同情。

延伸閱讀:宋慧喬宋仲基離婚:結婚是勇氣,要結束一段關係也是

有些新聞指稱宋仲基搞「小動作」,在宋慧喬新戲《黑暗榮耀》宣傳之際,先是宣布交往,隨後又發表再婚消息,企圖阻礙前妻宣傳。

有的則強調,宋慧喬絲毫不受宋仲基的戀愛、婚姻官宣影響,依舊泰然出席活動。

這樣的「譴責」或「同情」,真實性令人質疑,背後預設「單身即地獄」和「結婚即勝利」的立場,更是讓人不寒而慄。


圖片|宋慧喬、宋仲基 IG

Naomi Gerstel 指出 [1],輕視離婚者不僅是一種公共制裁(public sanction),也從每日生活經驗中形成(emerge out),藉此強調「結婚即正常」(to be married is to be “normal”)。

媒體是此一論述的主要來源,且針對女性更勝於男性。宋慧喬在此文化脈絡中獲得的「同情」,與「失婚女性」被認為無法自處的污名化(stigmatized)密切相關。

即便宋慧喬曾公開表示,離婚是因「兩人的個性差異,雙方未能克服彼此間的不同」,這樣強調雙方主體性的發言,依然被性別期待(gender expectations)和婚姻幻想淹沒。

性別規範下的「壞人」,只是正統婚姻的犧牲品

宋仲基因迅速再婚受到批評,是因違反另一種性別化(gendered)的社會期待而致。

韓國娛樂圈有個習慣,藝人夫妻宣布離異時,需共同發佈聲明。

延伸閱讀:【宋慧喬與宋仲基】若我們真真切切愛過,童話就不會被打破

宋仲基獨自發佈之舉,遭人詬病為「沒有風度」,聲明中提到「傷痛」二字更讓他被貼上「心機男」標籤,遭批企圖營造受害者人設。

「風度」一詞長期用來規範男性,要求男人為女人開車門、提包等「紳士風度」,就是最明顯的歧視。


圖片|宋慧喬 IG

在一段曾經甜蜜的婚姻當中,對感到「傷痛」的男性嗤之以鼻,複製了男性被性侵時的社會眼光,一股「男人本該陽剛(masculine),無法『保護妻子』免於離婚傷害已是不該,還敢談傷痛?」

這些基於性別規範(gender norms)的指控相當性別化,不僅否定宋仲基作為失婚當事人,可能的負面情緒及額外的責任,也忽視了宋慧喬的能動性(agency)。

要知道,她多次受訪時,都描述自己是交往時用盡全力、分手後絕不後悔的類型,用刻板化的性別期待,預設宋慧喬需要宋仲基的「風度」和「保護」,看似是支持女方,實則是落入傳統性別窠臼。

硬要將婚姻雙方分出好、壞人,回到婚姻至上的概念中,試圖否定離婚可以是兩相情願,以避免婚姻至高無上的「正常」地位被破壞。

失去婚姻的女人,可否不再被外貌定義幸福?

女藝人外貌受到嚴格檢視已不是新聞,離婚女藝人的外貌,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彷彿抓住她不美麗的瞬間,就能證明離婚使她不幸。

有些新聞標題則反其道而行,以宋慧喬保養有術的外貌大做文章,以此證明她「懶理」前夫,或要宋仲基「別羨慕」。

我想成為的不是漂亮的娃娃,而是可以保持自我和愛情的女人。

宋慧喬

媒體硬將宋慧喬套入社會狹隘的美貌期待,更以違背她處世觀念的標題,將她自我實現的工作演出,貶低為與前夫爭強鬥勝的道具。

Murtiningsih 等 [2](2017)曾研究線上新聞和廣告,指出父權文化(patriarchal culture)邊緣化(marginalize)女性,並合理化性別偏見對女性外貌的各種剝削(exploitation)。

這一切就發生在宋慧喬身上,她對工作的熱忱與詮釋被抹煞,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父權凝視(gaze)的「肯定」。

消費者/讀者永遠都有選擇權

「有道德的新聞應在蒐集、報導與詮釋資訊時保持精確、公正、誠實且無畏。」-美國專業新聞記者協會

”Ethical journalism should be accurate, fair, honest, and fearless in gathering, reporting, and interpreting information.“

自始至終,「王子與公主般的愛戀」就是一種性別化的標籤,短期內,我們或許無法阻止這些違反新聞倫理的報導,但透過「不點擊」的決定,滴水石穿依然可能。

每一次你花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安娜・拉佩

以點擊率制裁蘊含性別不平等的新聞,無論是對男性或女性的歧視,讓他們因缺乏關注而改變。

正如每次消費,都是為我們想要的未來投票,身處網路世代的你我,每一次點擊和點讚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