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對人生感到迷惘嗎?出生千禧世代的作家莎莉.魯尼,將自身生命體悟化為文字之餘,也訴說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心聲。矛盾也好,掙扎也罷,痛苦的的時候走進她的小說裡,好好讓自己休息一下。

10 幾歲的時候,我們對世界充滿企圖心,急著成為大人、急著擺脫束縛自己的一切規則;到了 20、30 歲,我們像是迴轉壽司台上的料理,對世界充滿困惑,渴望被愛、又懼於被發現。

以前兩本著作《聊天記錄》、《正常人》好評騰世,社會系作家莎莉.魯尼(Sally Rooney)和多數的千禧世代一樣,出生在富裕的一九九零,卻仍然迷惘地追趕未來;

憑著極其敏感卻很柔軟的文字,編織自身生命的體悟,亦提供時下的年輕人,在網絡世界之外找回已然消逝的自我真實。

※千禧世代(Millennials),泛指 1981~2000 年出生的人。​


圖片|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TV Series 2022) ;IMDb

為何我們總被自己所缺乏的東西深深吸引


圖片|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TV Series 2022) ;IMDb

這個世界關於愛的定義不勝枚舉,莎莉.魯尼從近身的千禧世代觀點切入,檢視當代的親密關係如何不堪一擊;上自親情友情、下至非典型的關係和婚外情,《聊天記錄》大膽而新潮,不只是私人情感的抒發,更是描著你我日常的剖析、反思與討論。

甚至,我們就像書裡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們,一面窺視著人的多面性,一面在多疑和不安全感中,淹沒自己。

如同書名《聊天記錄》,在這個社交軟體琳瑯滿目的世代,愛與不愛隨時都在發生,也隨時都可以發生,我們拚命換大手機容量,依舊時時刻刻在修補關係之間的縫隙,也時時刻刻在拆解連結——究竟讓我們害怕的,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呢?


圖片|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TV Series 2022) ;IMDb

人生有些事物是你必須先經歷才有辦法理解的。你沒辦法永遠從旁分析。

(You live through certain things before you understand them. You can't always take the analytical position.)

人心的複雜多變,總是難以維持表面的平和。

作者透過書中角色們的「世代」與「階級」兩者對照,讓那些遍佈日常的衝突、羨慕、羞赧、妥協,反過來卸下我們身上銳利的傲慢與偏見。

你或許有充分理由感到彆扭、探討著這些價值觀有多不實際,但不置可否,在這場私密而深遠的告解中,生命的輕與重終將並存,而我們,也能夠因著後知後覺的相互理解,去到更遠的地方。

莎莉.魯尼《聊天記錄》:獻給社交不安的你一份指南

愈在乎,愈恐懼失去。你可曾向人袒露真實的自己?

直接轉身雖然簡單,但表面張力始終有所限度,試圖面對並跨越被拋下的恐懼,你才會知道原本的自己如何受人喜歡。

延伸閱讀:我們都活在社會期待裡:比起「我喜歡」,更在意「被喜歡」

社會期待就是我唯一的自我認同


圖片|Normal People (TV Mini Series 2020) ;IMDb

印象深刻電影《一一》有這樣一個情節:「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 突然間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現在回頭再看,好似也在說明《正常人》書中男女主角的心理狀態。


圖片|Normal People (TV Mini Series 2020) ;IMDb

當人們悲傷時做出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是因為人的生命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這才是悲傷呈現出的真相。

(If people appeared to behave pointlessly in grief, it was only because human life was pointless, and this was the truth that grief revealed.)

我們總想成為一個特別的人,卻又總因自己的與眾不同而無所適從。

《正常人》以這樣的本質,從小說到影集深深動搖了俗世對於「正常」的定義,以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議題來重組個體的存在價值,更在這些零碎的已知當中,重擊許多人成長過程的掙扎與遺憾。

在失去中獲得、在恐懼中勇敢,《正常人》的經驗也是大家都能共鳴的青春,只可惜我們大都懂得太晚,總是用力地浪費,再用力地後悔。

但也可能​這就是人生的答案,曾以為的「不正常」其實全都不足為奇,而那雙緊盯著你的異樣眼光,一直都來自於自己。

莎莉.魯尼《正常人》:年紀不會讓生活變得容易;褪去過多的武裝與壓抑,從自我接受的徘徊中上岸。

終於明白一些後悔也沒用的事;和自己這樣約定:不要太用力,但也別不用太消極,在你這個年紀,每個人想的都差不多,不要妄想背負整個人生的重量,只要記住青春的回音,停止內耗就好。

猜你想看:給內耗型人格&高敏感族:適度「動」起來,其實是真正的休息

在焦慮邊緣,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渴望


圖片|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2021) ;IMDb

「於是愛恨交錯人消瘦,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張雨生《口是心非》至今餘音繞樑,讀完莎莉.魯尼的《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以後,這首歌再次照著角色的心聲對我叫喊。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和前兩作類似,以千禧世代的處境來形色,故事情節則由老派的電子郵件來串接,這不是一口氣就能看完的書,卻也正是如此讓人切身感受到世界如常地運行。

讀者依附於主角兩個很普通的女生,偶爾會對於她們想要改變現狀的無力感哭笑不得,看似刻苦耐勞,無奈的是其實自己根本承受不了,就像作者在書中寫道:「真心哭泣,俯伏在地,說不定正是我們最難學會的事。」


圖片|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2021) ;IMDb

或許我們天生就是要去愛、去擔心那些我們認識的人,而且會持續一直這麼做。

(Maybe we're just born to love and worry about the people we know, and to go on loving and worrying even when there are.)

莎莉.魯尼文字的迷人之處,更在於讓人看見生活裡的憂心忡忡其實很多餘。搞砸一切固然無助,但人生不會只有一時的不如意(笑)。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以流星般絢爛的文字,引領讀者把焦點放回眼前的人事物,比如風景、旅行、關注的議題。

在洋溢著感性的同時,也讓情緒從自己不夠努力的自卑、人生沒有意義的苦惱中跳脫,進而轉換成對抗孤獨的龐大力量。

當然,若從愛情來看,在擺脫上一輩結婚生子的幸福模組,現代人所背負的責任卻沒有因此輕盈,我們不知道自己應該何去何從,但從反向來看,也代表去哪裡都沒有錯。

倘若你的生活看似停滯,先別急著自亂陣腳,美麗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也許就夾雜在我們努力生活的日日片刻中。

莎莉.魯尼《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其實一無所有,即是你最富有的狀態

失去自己的人生,不過是萬分痛悲的失落。赤誠面對內心的慾望與不快樂,只想平淡過一生的你,並沒有錯。

作家莎莉.魯尼在過去《文學匯》(Literary Hub)的採訪時就曾說:「我覺得人們應該要誠實地面對難以討論的事情,哪怕這些討論會給你帶來非議。」

生活很難,但我們不能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嘗試面對自己選擇性忽略的苦難,哪怕只有一小步,問題也就解決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