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試過心理諮商嗎?不知道心理諮商在幹嘛?以為聊天就能化解心理傷痛嗎?心理師親自為你解答,帶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療傷解方!

最近看到一個心理師前輩,上節目被網友攻擊「心理師只是在聊天,還要收那麼貴?」

前輩有點受傷,而我在想,如果是我面對這些留言,我會怎麼答?

我的答案是:「做心理諮商時,哪有時間聊天?」

​為何心理諮商不只是聊天?

什麼是聊天?「​聊天」有兩個特色:隨意漫談、你來我往。

就像健身房的烤箱裡,總有幾位阿伯,每天都來聊天。他們會記得彼此的名字,什麼時候來洗澡,也會關心對方小孩結婚沒,或是感嘆年輕一輩不愛生小孩。

這些話題都是「隨意漫談」,沒有一定要解決什麼問題。

延伸閱讀:我該去做心理諮商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當你是為了自己變好,真正的修復就會展開

​當老男人們感嘆完「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生小孩」,加上一句看似很有道理的金句「這個就看每個人怎麼想」,大家就心滿意足地散會了。

​阿伯聊天是「你來我往」的,先是稱一聲老闆、恭喜發財、誇個幾句,然後對方一定回:「沒有沒有,你們家才厲害。」

​雙方相互讚美後,才坐下來聊起生活的無奈,通常,難過的事不會講太久,講一講就會問起:「那你家還好嗎?」

如果健身房可以喝酒,他們應該會乾一杯。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心理諮商到底在做什麼?

​有些心理諮商,注重短期的「問題解決」,像是找出心情不好的原因,因應憂鬱、焦慮的方式,如果低潮復發了可以怎麼辦。

有些則注重長期的「人格探索」,有點像照一面鏡子,深度了解自身煩惱的「根」,​比如有些憂鬱焦慮不只是「病症」,而是自己的習慣、價值觀受到限制,使得憂鬱、焦慮容易上身。

以上,還沒有說到「家族系統」的處理。有些心理治療,牽涉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人的互動,為何讓彼此不好受。

要做到這些,哪有時間聊天?

猜你喜歡:求救不可恥而且非常有用:心理諮商之旅,創傷不會消失,但你會為自己勇敢一次

心理諮商不是「你來我往」,在你約好的 50 分鐘中,心理師是專注地認識你、也專心地處理你的問題。

​雖然看起來是「你一言我一語」,但這段時間,其實是「你」的時間。

心理諮商也不是「隨意漫談」,雖然有些治療取向不設定主題、鼓勵來訪者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這背後還是有一個治療目的,透過自由聯想,發現隱藏版的你,所以也不是真的在漫談。


圖片|Photo by Christina @ wocintechchat.com on Unsplash

心理諮商,之所以會被當成聊天,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1. 來訪者搞不懂心理諮商在幹嘛。
  2. 來訪者的問題沒有被定義清楚。
  3. 心理師的風格,與來訪者的需要連不上線。

老實說,上述三個原因,比較大的責任還是在心理師身上。

關於第一點「來訪者搞不懂心理諮商在幹嘛」。現在有許多心理師開設 Podcast 節目,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心理治療。

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有些來我們診所初談的來訪者,也會提到自己聽過哪位心理師的 Podcast。

猜你喜歡:逃避創傷、焦慮人格如何自我療癒?心理師:正向看待自己,你的存在就是生命最美的見證

而第二、三點,則牽涉到心理師「說明」的能力。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如果你需要立即解決問題,但你的心理師依然堅持人格探索,確實應該思考,這是不是最適合你的心理師。


圖片|Photo by Falaq Lazuardi on Unsplash

不過前幾年,自己在找諮商師的時候發現,一次就找到「對的人」,真的跟中樂透一樣困難。

我跟很多第一次諮商的人一樣,打開「心理師介紹」的網頁,照片一張一張地看過去。

當我開始接初談後,除了力求在第一次的初談提供「心理治療在幹嘛?」、「來訪者遇到什麼問題?」、「如何找到適合心理師?」,這些問題的解答,也鼓勵有意願的來訪者,先嘗試個兩三次,親身體驗看看。

畢竟人心很複雜,我們重視對方的專業,又希望有安全感,我們會有現場互動的火花,也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

「對」的心理師,是「夠好」的心理師。

夠好的意思是,可以讓來訪者搞懂,心理諮商在做什麼,安心地講自己的事,同時也覺得自己的心情、問題,可以得到幫助,這都需要花時間體驗。

反過來說,對此還有疑慮、還沒有準備好的來訪者,我也會建議,不用急著現在來,有時候,急就章反而壞了好事。

心理諮商不是聊煩惱嗎?為什麼那麼多方法?

用個比喻來說,當你受風寒感冒了,你會找哪一種醫生,吃哪一種藥?

有些人不找醫生,等感冒自己好;有些人吃一般成藥,緩解不舒服,能夠正常上班就好;有些人吃強效藥,力求很快就好。 ​

有人發現,藥吃了、感冒壓了,沒多又來一次,這時候,要調的就是「體質」。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調體質,有些人體質還不錯,學會調節方法、養成健康習慣,需要時可以自我調整,不一定要探索「人格與關係模式」這種「心理體質」。

但如果你的狀況是,同樣的事「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每次受了風寒,必定大感冒,那麼,面對這次的感冒,是要再一次成藥,還是要調體質,就看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