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你經常公親變事主嗎?朋友遭受家庭暴力時,該怎麼陪伴?透過「再犯性、致命性、可變性」,陪著朋友認清事實與釐清想法!

不知你是否曾經盡心盡力幫助朋友處理婚姻或感情問題,卻換來朋友的背叛與欺瞞嗎?

之前熱播的《華燈初上》,羅雨儂與蘇慶儀擁有多年的閨密情誼,但後來竟然因為一個男人徹底決裂。

問題就出在羅雨儂像個大姊大,強勢又愛照顧人,而蘇慶儀則是一直處在被幫助與照顧的角色,這不對等的友誼關係,使蘇慶儀在離開日本的前一天晚上,用怨恨的眼神對羅雨儂說:「如果妳懂我,就不會老是高高在上,好像全世界就妳最厲害,其他人都是弱者。」

原來,羅雨儂長久以來的付出,一直不斷挑起了蘇慶儀的自卑心。

猜你想看:為你挑劇|《華燈初上》第三季「人生、愛情、家庭」8 大金句:看盡的不是蒼涼,更是勇氣與希望


圖片|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朋友沒有背叛或欺瞞你,只是在你面前,很難做真實的自己

當朋友的婚姻出現暴力時,你是屬於「勸和不勸離」?告訴朋友凡事以和為貴,要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還是你是屬於「勸離不勸和」?告訴朋友暴力零容忍,一定要提告。

無論是哪一種,我可能都會勸你「不要勸」。

我知道,你很心急,所以才急著提供建議,但事實是他比你更急;我知道,你真心為他好,所以才希望他活得好,但事實是他比你更想自己活得更好。

你希望他能像你一樣,好好的,但事實是他想活的方式,不一定跟你相同。

當他還沒表達自己的需要時,你很快的就給出建議,讓他以為自己的需要並不重要,只好先滿足你的需要。當他還沒完全表達自己想法時,你就先給出想法,使他以為你並不想理解他,只好收起讓你理解的機會。

當他正思索自己的期待時,你就不斷透露你的期待,彷彿你的期待才是唯一道路,於是他不敢說出自己的下一步。

延伸閱讀:讀者真心話:跨年夜的家暴,成了進警局的夢魘,從這「三點」看暴力情人的危險警訊!

我想表達的是,不是不可以給建議,而是在給出建議時,得先確定朋友是否想聽,否則只會變成說教,你要清楚知道,這只是你的想法,陪伴朋友搞懂他的想法更加重要,或許你能做得更多的是陪伴朋友釐清自己的期待。


圖片|Photo by Ryan Moreno on Unsplash

暴力行為的三個面向:再犯性、致命性、可變性

如果,你很擔心朋友的安全,或是很重視朋友的幸福,可以從三個層面,陪伴朋友討論伴侶的暴力行為,幫助朋友擴展自己思維,釐清自己到底要不要原諒,是否要繼續或選擇結束這段婚姻。

  • 再犯性

通常,伴侶暴力行為次數越多或頻率越高,再犯的程度就越高。你可以陪伴朋友去確認這樣的暴力是一種常態,還是特殊情況。若伴侶反覆出現暴力行為,你可以詢問朋友:「聽起來,他常常對你施暴,你會怎麼想這件事?這對你們的婚姻有什麼影響?」

若伴侶是第一次施暴,你可以詢問朋友:「這是他第一次打你,你會怎麼想這一次?這會如何影響你?」

  • 致命性

伴侶施暴的方式,致命性越高,危險性就越大。

你可以陪伴朋友去釐清自己,該如何看待這受傷程度的影響力、如何危害自己的人身安全。若只是造成輕微的外傷,你可以詢問朋友:「他用力推了你一把,讓你跌倒瘀青,你會怎麼想這個行為?」

假使是因暴力行為,造成嚴重的傷害,你可以詢問朋友:「他用力勒住你的脖子,已經嚴重威脅到你的安全,關於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

  • 可變性

觀察伴侶在施暴後的態度與行為,是否有悔意,是否有做出調整與改變行動,可變性越低,那要改變施暴行為的困難度越高。

若伴侶積極改變,你可以詢問朋友:「他主動跟你道歉,並且真的有改變自己的行為,你是怎麼想的?」

若伴侶無動於衷,你可以詢問朋友:「他在施暴後,沒有任何的反應,你是怎麼想的?會如何影響你接下來的行動?


圖片|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我們可以把陪伴的重點放在,透過「提問」來幫助朋友看清自己現在的處境,釐清自己內在的真實想法。

最後的決定權絕對要留給當事人,因為只有他最知道自己的人生想怎麼活。

當朋友遭遇家庭暴力狀況,已是遠遠超乎自己的能力時,我們可以成為朋友的橋樑,協助他尋求專業的協助,例如:撥打 113 保護專線,交由專業的社工在線上提供專業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