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一步要怎麼走才好?陷入鬱鬱寡歡,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跟方向,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來自「空心病」,到底什麼是空心病呢?讓我們來看心理諮商師怎麼說!

文|胡阿啾(胡舜皓)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從小就是別人眼中的好寶寶,學期間認真學習,安分守己。

職場上也總是能把分內的事情,有條有理完成,是別人眼中的好同事——但卻總覺得自己的人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不開心?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學習」、當個「好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卻缺乏了探索興趣、專長的機會。

以致於成為大人眼中的好寶寶,各方面都取得亮眼成績,內心卻過得不踏實不開心。

不清楚自己的人生志向為何,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何在,生命似乎被「要求」得無從選擇。

如果你的身邊的朋友、親人,也有類似的感受,我想邀請您,一同深入了解「空心病」!

延伸閱讀:心理師看《我們的藍調時光》:人生靠自己拯救,3 個方法放下受害者情節、穩定內在力量


圖片|Photo by ☀️Shine_ Photos on Unsplash

什麼是空心病?

2001 年,澳洲墨爾本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David W. Kissane 與蒙那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 David M. Clarke。

首次正式提出「失志」 (demoralization)的概念,他們發現許多癌症末期的病患,對生命產生了「存在的絕望」(existential despair)、無助、無望,且對生活失去意義與目標。

患者擁有較高的自殺動機,且在癌症末期的病患裡,有極大的盛行率。

而中國大陸的研究中,類似的概念則被稱為「空心病」,不同之處在於研究對象是大學生而非癌症病人。

「空心病」不僅被視為一種臨床診斷,更被認為是世代普遍的現象,許多年輕人,都對人生失去了意義與信心。

根據北京大學徐凱文老師的整理,空心病患者有以下七點特色:

  1. 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但與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症狀表現並不是非常嚴重和突出,外表看來跟大多數人並沒有差別。
  2. 他們擁有強烈孤獨感和無意義感,孤獨感來自與外界的人沒有真正聯繫,聯繫變得虛幻,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也不知道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即便得到了想要到的東西,內心還是空蕩盪,產生了強烈的無意義感。
  3. 通常人際關係是良好的人,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需要維繫他人眼裡良好的自我形象。似乎所有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而做,因此做得非常辛苦,也非常疲憊不堪。
  4. 對生物治療不敏感,甚至無效。
  5. 有著強烈的自殺意念。這種意念不是因為現實中困難、痛苦和挫折,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我不是那麼想要去死,但不知道為什麼我還要活著。」
  6. 問題通常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可能從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有這樣的迷茫,又或者先前已有嘗試自殺的行為。
  7. 傳統心理治療的療效不佳。問題並非通過改變負性認知、研究原生家庭的問題來釐清早期創傷,就能夠解決的。
  8. 台灣在空心病的研究,雖然尚未做出普查性的研究,但情形與中國大致相同。

其中值得注意的點是,空心病與憂鬱症並不相同,憂鬱症可以透過藥物控制,而空心病則不行;憂鬱症者通常會伴隨著人際關係的困難,而空心病者人際可能是良好甚至傑出的。

延伸閱讀:你不愛你自己!透過零極限清理法遇見內在小孩,反轉信念的三個步驟

患有空心病的人,表面看起就正常人一樣,看不出來有任何異狀,但內心卻無比孤寂無望,往往只有與之極為親近的人,才能查覺端倪。

許多喜劇演員外在表現樂觀,內心卻有極大的孤獨與無望,往往趁你沒注意到時,不自覺患上了空心病。

英國著名喜劇演員肯尼斯・威廉姆斯(Kenneth Williams)曾經表示:「我肯定不會形容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所有我認識的喜劇演員都是深深陷入抑鬱,表現躁狂。但是他們用外表形像將其隱藏起來。」

喜劇演員、電視主持人史蒂芬·弗萊 (Stephen Fry)去年披露曾在 2012 年企圖自殺。

他也曾表示:「我主持《QI》(BBC 搞笑猜謎節目)時,我會不斷談笑『哈哈,對!對!』但是內心裏卻一直在說『我想死!』」。

外在的樂觀,並無法撫平心裏的孤寂。


圖片|Photo by Eric Ward on Unsplash

人為什麼會得空心病?

據資料整理,有空心病傾向的人,從成長的過程,可能有以下的經歷:

自從出生起,家長和老師便充當了指導者的角色,明確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什麼事情是的對,什麼事情是錯的,卻少了進一步的溝通。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我來教你」、「我告訴你這樣做才對」、「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的教導長大的,間接剝奪了孩子表達自我的權利。

而這樣的教育環境,雖然能使孩子聽話、讓孩子懂得在大人面前表現出他們要的樣子,卻扼殺了孩子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沒了獨立自由的思想,日後的行動大多也就失去方向、沒有目的、沒有意義,甚至也沒有自信,進而造成空心病的風險。

「職場無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樣的論述在華人社會中很常聽到,以致許多社會化良好的孩子可能在大學,甚至高中階段就養成了良好人際互動的能力,與人保持著適當、若即若離的距離。

雖然這樣能讓孩子在學校、職場上表現得無往不利,但也卻他們在人群中迷失自我。

當這些孩子需要表達自己苦楚時,卻會發現很困難,難以找到一個安全抒發情緒的出口。

成長過程,學校或家庭教育如果只重視孩子的學業表現,而缺少對孩子興趣的探索與培養,孩子很可能會迷失方向,迷失意義。

我們往往覺得自己什麼都可以,適應力良好,卻也感到寂寞。


圖片|Photo by ☀️Shine_ Photos on Unsplash

如果有空心病傾向的話,我該如何自救?

一、探索自我喜好

雖然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有些困難,但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我喜歡什麼?」

不管是生涯興趣,或是人際關係偏好,了解自己,都是獲得意義的第一步,也是遠離空心病的好幫手。

二、專注於密友

英國心理學期刊,曾經發布了一項關於人類學的研究。

他們發現,與親密的摯友互動越多,越容易覺得快樂;而廣義上的社交頻繁,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反而越低。

存在主義學者布伯也曾說:「美妙的關係可以衝破孤獨的障礙、壓制它的嚴厲規則,在自我與自我之間架起一道橋樑,跨越宇宙的恐懼深淵。」

如此可見深交在個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力。

你的身邊必然擁有一些朋友,能在他身邊真正自由自在,摘除你平時的社交面具,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不妨增加與他們的聯繫吧!試著與他們表露心底的聲音,或許會發現自己竟然不如想像中的孤獨。

三、現在開始實踐自己的願望

做出戲劇性的改變,或許是困難的,除了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之外,也能嘗試著活出自己的色彩。

試著天馬行空,想想自己的夢想,並詳列 30~100 個願望清單,願望可大可小,如果願望較大難以實行,嘗試把它拆分一些小部分。

比如,你的願望是環遊世界,可以先從去一趟日本開始,如果願望是考上研究所,可以先從讀完一本專業書籍開始。

請務必記得,這些都是為了自己的願望,挑選幾個目前可行的願望,並立即實行。

實行的過程,或許會覺得不合理,但也會發現離自己的心又靠近了一點。

四、傾聽內在聲音,才能真正快樂

我們的內在,擁有追尋個人意義的驅力,我們從生活與書本,以及人生高低的起伏之中尋找意義。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不小心忘了傾聽內在聲音,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直至心空掉了,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如果你與周遭的人,不小心讓自己的心空掉了。

可以試著尋求心理諮商機構協助,務必記得,真實的快樂來自內在,唯有傾聽內在聲音,才能獲得真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