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治華的簡報課程被譽為「商業簡報的百科全書」,當「做簡報」變成人人必學技能時,他告訴大家,做簡報不是在做設計,而是要做得深入民心!

文|高可芯 Cady

在台灣,只要提到商業簡報,就不能不提到孫治華。

他是「簡報實驗室」的創辦人,也是知名企業講師。他的簡報課程曾被譽為「商業簡報的百科全書」,授課遍及全台頂尖企業。

在競爭激烈的簡報製作市場裡,孫治華另闢蹊徑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獨樹一格的定位,讓他既是自己職涯的先行者,也幾乎沒遇到後進者,即便遇到疫情,他也能如疾風勁草般,繼續前行。

如此充滿韌性的個人品牌,究竟是如何形塑而來?孫治華又是如何找到自身定位,樹立風格?

本篇專訪將為你解密他的職涯故事,及工作者如何在職場深耕的同時,建立自己的外部影響力!


圖片來源|孫治華 提供

職涯起點的唯一信念,就是活得精采

成為講師,是孫治華老師生命裡的意外。然而這份意外,在多年後回頭看,仍能循線找到一條清晰的路徑和關鍵的岔路口。

原來這些在年輕時做的選擇,竟成為他日後建立個人品牌時,最重要的幾步棋。

剛進入職場時,孫治華老師與許多大學生一樣迷惘,沒做本科系相關工作,自學程式後進入工研院工作,上班族的生活一過便是十年。

初出茅廬,他毫無規劃,當時只抱持著一個信念和一項行動,而這兩者也無形地幫助了他整個職涯。

「活得精彩是信念,不斷閱讀是行動。」

進入職場後,孫治華老師培養了閱讀的習慣,一讀便是二十年。

閱讀形塑了他的眼光,明白哪些書能讓自己深深喜歡,哪些書有機會納入知識體系。

同時在最初的職涯起點,他為自己立下了一個簡單的信念:盡量活得精彩。

這份信念只是一個年輕且對職涯有野心的人,對生命的小小盼望,卻在日後成為了他的職涯原則,如指北針一般,在每個人生的岔路口,成為做決定的依據,引領他遇見貴人,以及開啟了日後的講師生涯。

延伸閱讀:「當所有人都能如其所是,也就能發揮真正本事」致職涯迷惘者:請找到工作之於你的意義


圖片來源|孫治華 提供

職涯轉型的3個關鍵,打造個人品牌影響力

成為講師之前的日子,是孫治華老師的「養成期」,這段時光積攢了他日後形塑個人品牌時,所需要的任何東西。

其中有三項最關鍵的行動與相遇,是他認為最重要的轉捩點。

雖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然而好的職涯導師能帶你開啟的門,風景將會截然不同。

在工研院工作時,孫治華老師跟著鴻海前法務長周延鵬的團隊,邊學邊磨了四年。

當時在團隊他做盡了各式簡報:競爭者分析、財務預估、產業分析與行銷簡報,周顧問從不挑剔只是不斷雕琢他的產出,時間久了,見識和能力也漸漸提升。

這四年的累積與磨練,成為了孫治華老師最紮實的土壤,讓他在未來有機會在其之上種植更多選擇。

與周顧問學習的這幾年,至今回想都是很關鍵的成長期,使得現在培訓年輕講師時,他都非常鼓勵年輕人在職場中拼命,因為職場的高度,決定了講師的深度,在職場中的累積,恰恰是成為講師最重要的養成。

絕對別小看了在職場中深蹲的時光,他可能會成為日後形塑個人品牌時,最滋養自己的那片沃土。

同場加映:「對的」生涯、職涯選擇,能讓你通往幸福嗎?


圖片來源|孫治華 提供

剛入職場的工作者常忙碌於建立企業內部價值,而忽略了外部價值。

孫治華老師曾說:「寫部落格,改變了我的一生。」

而寫作,便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利器,能讓你以個人身份創造外部影響力。

還在工研院工作時,孫治華老師寫起了個人部落格,也就是後來人盡皆知的「簡報實驗室」。

有了之前跟著周顧問學習時的養分,他開始寫下自己在職場中製作簡報的關鍵技術與心得,當時抱持著分享的心情隨喜寫作,沒想到寫到第七篇時,竟受邀去企業裡進行內訓。

這是第一場他以講師身份,走出企業外接到的工作,而從這場開始,孫治華老師也一步步開啟了講師的職涯。

若前期與周顧問學習的四年,是老師職涯的土壤;那寫作,便是後續種植上去的一株株植物,而上台,便是最有效的肥料,灌溉植物使其枝繁葉茂,被更多人看見。

上台的機會不總是等人給,孫治華老師印象深刻的一次上台經驗,便是自告奮勇。

當年在全台最大的 UX 社群聚會 HPX 上,他自願當了分享者,即便表現不佳,然而正是那一次的上台,使得他持續往台上走,並累積出了珍貴的人脈。

毛遂自薦,在職場裡可能被視為自負且樹大招風,然而在形塑個人品牌上,樹大所招來的風,可能會幫你吹來意外的驚喜。

不斷寫作與上台後,講師這條道路,逐漸在眼前清晰了起來。


圖片來源|孫治華 提供

獨樹一幟的品牌風格,成為在市場立足的底氣

有了前期豐富的養成,孫治華開始思考起自己出師的可能性。

然而「簡報製作的講師」,是一個充滿內捲和競爭的行業,因此找到對的市場缺口,做出獨特風格,便是孫治華老師在形塑個人品牌上最關鍵的思考。

在第一次受邀去企業內訓時,他便對簡報製作的市場需求,有了明確的洞察,發現書上的理論無法有效解決企業內部遇到的問題。

市面上的簡報書著重在「演講簡報」以及「簡報排版」,然而企業員工真正需要的,是關於提案、策略分享等商業思維的簡報。

因此,孫治華在當時確立了自己的講師風格:「走簡報的溝通策略,而不走簡報的設計製作。」

簡報不只是資訊的排版,更應該是想法的延伸;當大家都在教如何把簡報做得好看時,他來教如何把簡報做得深入人心。

與周顧問學習的四年,使他建立了豐厚的商業思維資料庫,與簡報結合後形成了獨樹一格的授課方向,至今幫助無數企業員工,學習更縝密的思考和更完善的表達。

如此自成一格的課程,即便這幾年遇到疫情,由線下轉為線上,也幾乎沒受太大的影響。

猜你喜歡:轉職是一件好累的事:如何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


圖片來源|孫治華 提供

疫後反思:線上線下都能傳遞價值的品牌,將擁有更大的市場

疫情是一個巨大的篩子,篩掉了只擁有線下市場和競爭力的企業,並留下了早已在經營線上市場,或是具備高度線上下轉換彈性的企業。

孫治華提及,疫情將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趕到了線上,而面對眼前的未知,消費者的習慣停滯了。

這樣的停滯考驗著諸多商家,面臨這片陌生的線上場域,究竟是早已深耕,抑或是現在才準備開拓?

「高飛前必深蹲,當你什麼都不能做的時候,投資自己準沒錯。」

疫情期間,孫治華不慌不忙,看了更多書和演講,生活反而更加適切。

大環境的變動,不是一個人的努力便能翻轉,不如趁這段時間,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好好進修與充電,累積專業與口碑,讓疫情後的自己,成為他人更想合作的選擇。

然而不管有無疫情,個人職涯規劃從來不是一勞永逸,而是一連串不斷審視與檢驗的過程。

面對大環境的變動,有時需順勢而為,有時又需伺機而動;面對眼前的諸多選擇,有時必須齊頭並進,有時又需擁有破釜沈舟的勇氣。

好的個人品牌規劃,具有生命力,它是有機的,並且能隨時代生長。

它不如職場內的規劃,常常能從一個穩當的起點開始,並望得見盡頭。

更多時候,它也許只是有個最初的雛形,或是始於一場意外,但永遠接受一路上的拾獲,並開放變動與更改。

巧用 AI 工具做簡報,幫助自己高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