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上哭不出來的人,代表不難過嗎?每個人對於悲傷的感受都不同,我們不該要求與質疑他人的感受。

文|竹科尼尼

人生總有一些事是不希望輕易想起的,爺爺去世的那段日子,就是我不願回想的回憶。

摯愛的爺爺過世,我的心情出乎意料的平靜

那天,接到爺爺病逝的通知後,我迅速的打包行李,從大學宿舍轉乘三次公車回到老家。

沿路上,我的心情異常的平靜。下了車,看著熟悉的街景走到家門口,靈堂的佈置已經搭好了,上面掛著我最熟悉的照片。

「還是一樣帥氣呢阿清!」我常常直呼他名諱,每次他指責我沒禮貌後總會岔氣的笑出來,從小和他朝夕相處,我知道我這樣捉弄他,他是開心的,這是我們爺孫之間的親暱表現。


圖片|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我靜靜地上香、折著蓮花,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遠房親戚,一個哭得比一個大聲。

其實我很納悶,即使在外縣市讀大學,我幾乎每週都會回老家探望爺爺。

這些人我一年見不到幾次,甚至有些在弔唁時才第一次看到,聽著他們的哭聲,更讓我哭不出來。

被質問為什麼沒有哭?我被痛罵無情

此時我突然被媽媽拉到角落,她劈頭就嚴厲的問我:妳為什麼沒有哭?

我愣住了,沒有哭,怎麼了嗎?

媽媽非常生氣地對我咆哮,她說所有人都知道爺爺跟我最好,我卻連一滴淚都沒有掉,這會讓親戚們覺得我相當冷血,更讓她在這些親戚面前抬不起頭。旁人見到也跟著提醒我:要哭一下,大家都在看。

我詫異的看著他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確實對自己沒有大哭感到驚訝,但沒有哭就代表我不難過嗎?

門外的親戚持續哭得柔腸寸斷,這些人在爺爺生病後一次都沒有前來探望過,我冷眼的看著這一切,我真的哭不出來。

延伸閱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接受你不在了」寫在高以翔過世後:如何面對家人愛人的離開?


圖片|Photo by Nguyen Dang Hoang Nhu on Unsplash

違背倫理社會所期待的反應,此刻我是心靈上的異鄉人

我想起了卡繆在《異鄉人》中描繪的故事。主角莫梭因為在媽媽喪禮上沒有哭,被認定是冷血犯罪之人。當他被問到為什麼沒有流露悲傷時,他回答:「我深愛著媽媽,但是,那一點意義也沒有。」

沒有人完全經歷過我與爺爺的相處回憶。

他牽著我上學,我陪著他種田。每天下課後,我光著腳丫踩在他那比我高大的玉米田裡奔跑,我們在太陽下山前一起步行回家。

這些畫面回想起來像一幅美麗的畫一樣,我相信他知道我對他的思念,我用我的方式悼念他,其他人的批評,就像莫梭說的,一點意義也沒有。

社會期待的劇本,是在摯愛的人的喪禮上,痛哭失聲。

如果有人沒有辦法照這個劇本走而被群眾批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至今提起這件事,我的媽媽仍然不諒解我,在他們心裡,就算是演戲也要演一下。

猜你喜歡:「爺爺過世後,我知道節哀順變並不存在」曾寶儀:你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化解悲傷


圖片|Photo by DANNY G on Unsplash

坦然面對真實情緒,擁抱真實的自己

喪禮結束後,我回到學校。同學相約去唱歌,當第一首快歌節奏一下時,我的眼淚突然汩汩的奪框而出,不停地不停地流。

我壓抑許久的情緒在這一刻終於爆發,我像個孩子一樣哭得撕心裂肺,在一個沒有任何親人在的場合。

每個人的情緒表達方式不同,不需要去質疑別人,也不需要懷疑自己。

感受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清楚知道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情緒不會等你準備好的時候才來,它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提醒你,它一直都在。

我深愛著我的爺爺,我知道,他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