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看過了許多談論「死亡」的個案,他發現:無法對死亡坦然的主因之一,是那些牽絆著的愛,以及遺憾⋯⋯你也有嗎?

文|謝欣惠 諮商心理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經驗,那就是在醫院陪伴、照顧開刀的家人朋友。

我經歷了幾件事情:不同人給出很多訊息(住院醫師、護理師、麻醉師、打針組護士⋯⋯)分工很細,也因此訊息非常大量:

住院環境的熟悉、開刀前要注意準備的身心狀態、壓力的處理、開刀過程所思所想所感所憂、等待對方退麻醉、退麻醉時的不舒服、身體復原的起伏歷程⋯⋯

以及我要如何陪伴?我要注意哪些?我自己又如何安頓我自己?

朋友也經歷了幾件事情:

緊張擔心,交代許多可能過程需要做的決定、又緊張又不要太緊張的調適、未知的恐懼、擔心其他疾病相互影響、開刀會不會順利、退麻醉之後的陣痛、不能吃東西、體力、胃、全身不舒服的無法入睡⋯⋯等等。

或許我們都是心理師,因此,對於這些過程,我們時時刻刻能夠體會、覺察身心變化,並且連結到我們身邊的人,以及案主們所提過的細節,好多故事湧上心頭,讓我們開啟了後續對死亡的討論。


圖片|Photo by Laurynas Mereckas on Unsplash

很多年以前「死亡」就是我著迷但又恐懼的事情,在我很年輕、剛出道的時候,我告訴台下的聽眾,重視身心靈的重要性,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好死」,而我所謂的好死,定義是:

晚年不插管躺醫院、沒有過多糾結煩惱執著、沒有太多遺憾不安、有勇氣面對死亡,最好能好好的經歷死亡的過程,即使是意外,我也能保持敏感,預備著意外。

年輕的我述說這些,並不會得到很大的迴響,甚至很多人不以為然,希望我談如何好好健康快樂,如何可以開懷大笑,這些議題太過沉重。

但是,對我來說,死亡是每天都有可能發生的,離我們那麼近,又如何假裝沒看見呢?

漫畫專欄: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動漫|《86-不存在的戰區-》心理師帶你看「死亡焦慮」

因此,我有一個信念「我們會死」,不,「我們隨時都可能會死」,就像疫情爆發、戰爭爆發、熱浪、水災、火災,世界運轉之快,讓我們不得不立刻做出準備來應對。

而所有的緊張、焦慮、不安,想要有良好的政策、安全的環境、防疫或不防疫、經濟、要不要上課、上班、戶外要不要戴口罩,有人不准家人出門,有人需要控制好一切⋯⋯所有的點點滴滴追根究柢,都是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

可是,仔細想想,我們真正擔心的是死亡本身嗎?

還是想到死亡,那一連串憂心煩惱悲傷的事:孩子怎麼辦、愛人怎麼辦、沒有經濟以後怎麼辦、會有人忘記我嗎、人生就這樣消失了嗎⋯⋯?

讓我們無法對死亡直視坦然的,其實是這些牽絆著的愛。


圖片|Photo by Mike Kenneally on Unsplash

如果說死亡是瞬間的事情,那死亡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害怕,但是,如果走向死亡是漫長的,這條路你打算如何走?

有天在車上,我跟爸媽分享我工作接了許多個案,10 幾歲到 60、70 歲都有,而我發現,60 歲以後人們的人生,或者退休後的人生,差異是最大的。

有人開始到處旅行、有人進出醫院、有人學新東西做想做的事、有人繼續工作、有人照顧孫子、有人進入靈修宗教、有人開始做公益回饋⋯⋯

老人家生活的多元化大不同,不變的是大家會開始思考死亡。

孩子穩定嗎?經濟好嗎?有工作嗎?結婚了沒?財產分配?還有沒有債務?要不要幫孩子?孩子會孝順我嗎?有人會照顧我嗎?我還能走嗎?我會不會哪天跌倒?身體有沒有隱藏的疾病?

無論如何,這些問題會陸續蔓延開來,迫使人做出思考和決定。

延伸閱讀:這個時代的「媽寶」們:不健康的母子關係,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聽到幾位老人家開玩笑地說:現在就是每天開開心心混吃等死。

聽到男性老人家們說:別說女人需要我們,現在根本是我們在依賴她們!

當然有更多數的人會說:要怕什麼,就這樣過日子啊,該來的就會來,不要想太多。

我看見大家有不同的態度應對,幽默的、誠實的、淡化的,這使我開始在想,我從以前就如此認真看待,做很多決定,死亡都在我前頭成為某種指標,而這些老人家們,跟我很不同,好像這件事情真的沒什麼,這差異對我而言充滿新奇。

當然,我也會聽見許多人因為面對死亡,開始想要積極的修復內心的創傷、過去關係的創傷、內心的遺憾,給自己圓滿的終點,對我來說,這似乎是我更認同的。

如果死亡是這一生的終點,好像快到終點前,更可以看見人一生的果實,這個果實尚未掉落,果實的滋味如何,正是當事人一生努力的成果,其實是很寫實的。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 如果你這輩子都在工作賺錢,你的果實,也許是孩子的成就,但也可能品嘗到關係的疏離與孤寂;
  • 如果你很努力的經營家的情感,也許你的果實是大家情感的流動,當然也可能是太緊密的牽絆;
  • 如果你花很多時間在你的某項技術,你的果實就是你的作品、徒弟,當然也可能品嘗到伴侶的抱怨⋯⋯

人的偉大在於你所付出和積極努力的那個面向,人的脆弱在於你所需犧牲的那個面向。

也因此你同時對某些人來說是重要且敬重的,你同時對某些人來說是厭惡或憤怒的。

這個時候,你回顧了一生、看見了自己盡頭的樣貌,你對自己,到底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呢?

我還沒老,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是面對死亡,我時時刻刻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也問年長的案主這些問題,你猜他們怎麼回答⋯⋯滿意的多,還是不滿意的多?

結果是不滿意的多——為什麼呢?傾盡一生的努力,為什麼到頭來是不滿意居多呢?

答案有這些:

  • 如果當年我不要⋯⋯,現在就不會這樣
  • 如果孩子們可以⋯⋯,我會對自己更滿意點
  • 如果誰可以接納我欣賞我,我會滿意點
  • 唉!能怎樣呢?就這樣,沒有什麼滿不滿意(無奈更多)
  • 如果大家可以在我身邊,我會更滿意


圖片|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以前我很驚訝於這些答案,年輕的我,看著這些長輩們,即使我常常有些抱怨生氣,但是我總覺得他們都理所當然在做對的事情,給他們認為對的,不然為什麼對孩子有那麼多抱怨或期待。

但是,我漸漸的理解一件事情:「原來所有對孩子的用力,正是對自己的用力」。

孩子讓自己失望,代表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失望,尤其在自己認為自己的教育都是正確的,自己為孩子努力了大半輩子,孩子卻沒有如自己所想,那內心的自我懷疑和堅持,也來到一個晃動懷疑的狀態。

而這衝擊最大且最不敢面對的,是高成就的孩子,當老人家驕傲於孩子的成就,也就是驕傲於自己的用心時,孩子的冷漠和疏離,是自己最無法面對的脆弱點,而這現象居然頻繁不稀奇。

相反的,常常留在身邊最貼心的,卻曾經是自己最不放在眼裡的孩子!

同場加映:總是強調「孝順」的人並不懂愛,而一味批判孝順的人可能也是一樣

人生永遠都不完美,即使我們盡力了,我想這是「死亡」照映出來「活著」的真實樣貌,成功與失敗俱生、成就與缺憾俱生、遺憾與欣慰俱生。

未來或許我會有新的結論,但是,這些年下來,我有一個深刻的觀察,我當作是上天給我的禮物,就是從許多人的故事中,教會了我一件事情,面對死亡,想要好走,其實到頭來只有四件事情:

  • 對不起
  • 請原諒我/我原諒你了
  • 謝謝你/謝謝自己
  • 我愛你/請你愛我


圖片|Photo by kohaku_ph on PIXTA

這個在國小課本裡面,叫做國民禮貌的東西,在生命的一生中,卻是一份最深最難的功課。

不管你的角色是什麼,如果你面對死亡,還緊抓著角色,無法釋放自己作為人的人性真實的心聲,那有多大的遺憾。

  • 作為孩子,很多孩子一生在等父母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能原諒我嗎?
  • 作為父母,很多父母一生在等孩子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 作為伴侶,有生之年在等對方說一句:我愛你,謝謝你一直在我身邊

越是簡單的話,越是藏在日常生活中,寧可逐一道牆,保護自己,也難以柔軟的給予,這是我對於人,會有的最深的眼淚。

回到我和朋友的對話,當我們在討論老了怎麼過日子時,我更在意的是,我的心是否安?

在這樣的前提下,自然而然醫療要做什麼處置、生活要怎麼安排,也會陸續地出現的——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