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台北同志大遊行的 20 週年,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這個世界對於「愛」的定義,是不是有所不同?藉由本篇紀實,讓我們重溫其中的感動!

10 月的最後一個週末,秋颱帶了水來,滂沱大雨,市政府前廣場散開五彩繽紛的傘,揮舞著彩虹的旗幟,沒有因雨卻步,空氣中仍然瀰漫著蠢蠢欲動的激情,帶著一種知道自己能說,也準備要大聲疾呼的派勢。

2021 年,同志大遊行因疫情取消,整整兩個年頭,當大夥終於能夠再走上街頭,風雨無阻,彷彿什麼都再不能抵擋——

2022 年同志大遊行 20 週年,光感受現場氛圍,你會知道,那是對未來抱持著無限願景的氛圍,少了一些些抗爭式的反動,比往年更多了些嘉年華式的展演。

即便遊行街頭一角,仍然響起「我是正常人,我反同性婚姻」的刺耳口號,隊伍一行人,仍在雨中帶著笑容前行。

來到現場,感受自己身為「一份子」

20 年,多少人走過青春歲月;20 年,多少前進的倒影仍然歷歷在目;20 年,是前人孕育了此刻豐富的果實;

20 年,仍然難以忽視這世界仍不夠完美之處,然而當遊行隊伍乘著雨勢,舉起諾大彩虹旗,由市府前廣場出發列隊行經忠孝東路那剎那,我從遠方看去,又再想起,三年前同婚法案通過的那一天。

今年第一次從台中上台北參加同遊的小 P(化名)舉著「我是台中女同志」的看板,笑說自己第一次來,很像劉姥姥逛大觀園,想來感受一下現場的魔幻;

我問她,那到目前為止感覺如何,她害羞地搔了搔鼻子,說:「現場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好像自己真的是一份子了。」

我撐著傘,看小 P 與有人離去的倒影,他們穿著雨衣,互相搭著肩擠進隊伍裡,我忽地感覺,這就是同遊每年堅持上街的意義。

20 多年以來,性別運動持續向前,唯一不變的,是相信現身是必須,創造「一份子」是給予每一位需要擁抱的朋友最深的支持。

隊伍裡的每一個人,無論是「為改變而走」,還是「為現身而走」,抑或是「為了作為無限性別光譜中的一份子而走」,都足以將我們帶上街頭,狂歡與展現,倡議或呼籲。

穿梭於人群之中,時而看見豎立於街頭的扮裝皇后,途經每一個人,大喊「親愛的,你真漂亮」的那瞬間,彼此飛吻在空中撞擊,開出小花,爾後又是此起彼落的「你真美」相互傳遞,那是年年同遊最美的風景。

問起「無限性」所代表的意義,Podcast 《台北姑媽學派》的主持人帶起粉紅假髮、身穿粉紅套裝,隨性地與我攀聊;

他說:「LGBTQ+ 就是一個大家族,同遊的歷史、路線每年也都有一些改變,近三五年也有更多跨性別、更多元性別認同的人參與。

畢竟過去很長時間,媒體上的能見度仍然是以男同志為主,我們希望大家可以關注 LGBTQ+,甚至更多不同族群。」

延伸閱讀:下跪訴平等、體操服革命、同志驕傲宣言!東奧盛大揭示:多元共融的新紀元已然到來

支持所有人,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模樣

緊扣著無限性議題開展,同遊 20 年,台北街頭儼然成為各類議題的發聲出口,女性團體行經,手舉「我的子宮,我作主」的旗幟,看見一旁扛著攝影機猛拍的我,高高舉起立牌,彰顯他們的主張;

雖沒有語言的交流,但眼神中流露的迫切,彷彿在說——那是我們共同的在意,透過任何人的鏡頭,都想再次傳遞。



「性別議題和族群議題本就是交織的。」

遊行隊伍組成的擴張,彰顯了無限性期待創造的總和,主舞台主持人朝以彩虹布料改裝原民傳統服飾的青年們揮手,同時也將話語權轉給親子團體,給予他們空間去說:「支持我們的孩子,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近幾年我們常常在問,同婚通過了,下一步會是什麼?

當有人提到「台灣已經夠開放多元了」、「台灣的女性以經夠幸福了」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去說,其實還不夠,其實還沒有,其實有更多議題應該要被持續重視?

「跨國同婚、跨性別權益、同志收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主持群在隊伍行經舞台的過程中,急聲強調。

為了身旁那位笑著與友人說:「背這麼大個包包,是為了等一下回家可以把東西塞進去」的男孩,我想我們都可以再多做一點,再一起走上街頭,再勇敢地去對世界發聲;

於是我們在同遊裡頭學會分享,學會關愛,學會不用惡意抵抗惡意,學會在雨中撐著傘、舉起「Free Hug」看板,給予迎面而來的每一個特別靈魂,一個深深地擁抱。

手舉「Free Hug 」看板的小恩(化名)與一同北上的兩位朋友來自高雄,她們說,過去只參加過高雄場的遊行,沒有實際上來台北感受過同遊的魅力。

「真的很盛大,人超多的!」女孩喝喝地發笑,「之前我都自己一個人參加,今年第一次跟朋友一起,怎麼說呢⋯⋯更有同伴的感覺吧。」

同場加映:「耶誕老人與男友一年只能見一次」溫馨彩虹廣告:紀念挪威同志除罪化 50 週年

關於愛的無限性

2022 年,台北同志大遊行 20 週年,主辦單位以「無・限・性」為題,向社會大眾一同討論「愛」。

愛是什麼,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地去說,然而那日在台北街頭,我們卻能感知,所謂「愛」,是你願為所愛之事、所愛之人給予什麼——

它包括現身的勇氣,在雨中扛著諾大看板的力氣,是行經極力呼喊的反同人士跟前,仍保持鎮定,理解這世界永遠存在不同聲音的包容力。

台灣的多元性,展現於 LGBTQ +,甚至族群、年齡、膚色,以及更多象限性別、性傾向、各式各樣的認同。

同志大遊行 20 週年,它早已不再僅局限於「同(志)遊」,而是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性別,去看待族群,去看待愛和關係,「同遊」在當代的意義,我想早已能夠指向——我們「一同」來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