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與朋友度過歡笑後,醉醺醺的男友竟然成了家暴元凶;她到警局備案,沒想到警察竟然還這樣說⋯⋯面對潛在的暴力情人,有哪些警訊能讓我們及早辨別、避開危險呢?

文|Alisha

跨年與朋友度過歡笑後,載著醉醺醺的男友回到他家,隨即拿起自己的行李,叫了計程車準備回到自己的家中。

接著迎來的是咆哮、咒罵、拉扯,只為了攔阻我返家,當下的我沒有了解他這次不一樣了。

當他朝著我暴衝後並且他用手臂強勒住我的脖子,長達 10 秒的斷氣,我盡最後的力氣放聲求救,驚醒了凌晨三點整條已沉睡的街道。

我的尖叫求救聲,也驚醒他正在二樓熟睡的母親,她緊張的下樓攔住失控的兒子,抱著他、安撫他,繼續放任著他的兒子對我失控的謾罵。

我拿起手機要報警處理,得到了她母親的一句回應:「他只是喝醉而已,沒事,不要大驚小怪。」徹底為我的心冷送上最後一擊,報了警。

接著在警察到場後,他卻瞬間清醒,報上他的個人資料——所以或許他只是借酒裝瘋!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妳確定要提告嗎?說不定只是小吵架

終於離開事發現場,搭上警車前往警局備案,殊不知警察的言論,更是加重讓我無法忘卻的噩夢與受傷。

「你們在一起多久了?」「有同居嗎?」

「在一起不到一年,又沒有同居,那這個告不了他喔。」

「你要不要回去想一下,說不定只是小吵架。」

「我先幫妳做筆錄了,但沒有申請告訴,妳回去冷靜完,如果需要報案再去鄰近的派出所報案就好。」

我理解,這些是正常偵訊和釐清事情原委所需要的問答——但至今我還是忘不了坐在警局裡,我卻感受不到任何的平安和保護。

做完筆錄 警察幫我叫了計程車。

返回自己家,途中向自己的姐姐傾瀉一切的事情經過,下車前也看見爸爸早就在門口外張望等著,坐在客廳和爸媽講述事情經過後,認為這個就是該報案何須思考呢?

凌晨三點,在父母的陪同下到了鄰近的派出所,並且到附近的醫院完成驗傷程序。

延伸閱讀:經歷性侵與家暴:我把傷痛公開,是為了不再否定自己


圖片|Photo by Lisa Fotios on Pexels

又再一次,面對著陳述說明報案程序的偵訊和釐清,卻又得到許多質疑:「妳有受傷嗎?這個很難告成喔,最多也是保護令而已。」

「妳平常工作在台北,距離這麼遠也不會遇到他了,妳真的要告嗎?」

讓我忘不了的是,這位男性警員甚至說出:「這種男生不要也罷,我們局裡有很多優質的男生啊,要不要幫妳介紹一下?」事過已久再次回想那一刻,依舊感到噁心。

過了假期,我也回到台北工作生活著,還好家人、好友都在每個晚上給予雙倍的溫暖和愛,謝謝她們陪我度過那一陣子的修復期。

後來有一天,我接到那位警察的電話說明在程序上少了一份資料,需要請我到鄰近派出所處理。

當下的我,其實帶著「又必須向冷漠的人揭開傷疤」的抗拒心情,在某一天的下班路途到了派出所。

幸好,我有來到這間派出所。

「這當然可以告啊!」

「言語暴力就可以提告了!」

「需要幫妳申訴前面兩間警局嗎?」

終於在第三間派出所,我才重拾一點對警察的信任,並且獲得完整的申請告訴及備案;

後來的三個月中,我正式的拿到了保護令,也因為需要拿到相關文件再次回到派出所,這些警員甚至記得我,並且關心了後續的開庭結果,真的很感謝他們。

猜你想看:遭家暴打傷離婚,卻被指控「覬覦男方財產」:離婚這條路,是讓你更認識自己的修煉


圖片|Photo by Alex Green on Pexels

三個暴力情人的危險警訊

反思這段與家暴男的戀愛過程,行為、言語中確實有跡可循,如果你的另一半有這些跡象,更應該謹慎看待:

永遠都是最後一杯、再喝一杯,每每都在表達,他是一個無法拒絕酒精誘惑的人,總有一杯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無法拒絕、無法控制的事。

日常相處中,脫口而出的不當言論例如:妳這個婊子、母狗、傭人⋯⋯等,貶低不當的名詞,伴隨著玩笑哈哈帶過。

行為中則是打鬧中或是刻意突然的再對方身上出力,當對方喊痛再笑笑的停下行為,當對他的行為提出疑問,他也只回答:「好玩呀!」

他曾經告訴過我許多他喝醉「趣事」,聽的當下確實當作糗事分享笑笑帶過,但其實這一次一次都是警示,一件、兩件⋯⋯許多件。

他卻沒有任何認知錯誤的態度,這就不是笑話,而是無數個警訊

這段經歷,其實我還是無法暢言提起,從沒在個人社群提起這件事,最親近的朋友之外,身邊朋友也無從得知這段關係結束的真正原因。

生活依舊,常在其他朋友的社群上,看見家暴男迅速的交了下一任女友,自在的像沒發生任何事一般的生活著。

我想,能在這裡說出這個故事,或許是我面對自己找到的一點勇氣,或著想幫助自己的一個改變,謝謝有你們,聽我慢慢的說出這件依舊噩夢、失眠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