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無分好壞,不論是再繁雜的日常,透過《放下的力量》練習,我們都能感受內心的平靜,最終抵達自在喜悅,讓身心輕盈!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你時常感到壓抑或喘不過氣嗎?那或許是因為,你活得「太用力」了。

在高速運轉的社會裡,競爭激烈,我們的心靈也被「努力文化」所綁架,認為人生本就充滿辛苦、挫折,「不斷追逐」也成了理所應當。但實際上,過度努力不一定能換來幸福,卻可能活得更壓抑,陷入深沉的焦慮與煩惱中。

電影《臥虎藏龍》中有句經典台詞:「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很多時候,人們會無意識地壓榨自己,凡事講求「效率」,不斷追求產出的背後,其實反映著內心的不安全感。所以,才想要「緊緊抓住」一切。

然而,當我們越在意得失時,事情往往越不順利。這時,能幫助我們回到「當下」,並找回身心靈平靜的方法之一,是練習「放下」。

誠如《放下的力量》書中帶領我們的練習——釋放情緒,欣然接納。唯有將多餘的情緒與感受釋放,心靈勻出空間以後,才能回歸良性循環。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如何「放下」?透過簡單問句,重回內心寧靜

什麼是「放下」?

放下,是釋放多餘的情緒能量,達到純然的寧靜。放下並不是消極的放棄,而是捨棄會帶來負擔的感受,反而令心靈更自由。[1] 

要如何「放下」?為什麼釋放「情緒」很重要呢?

相信大家都曾遇過這種情況,就是明明告訴自己「要放下」,不要陷於目前的煩惱中,卻反而越陷越深。

作者指出,這是因為很多人以為「放下」是透過大腦轉念,但我們腦中的想法其實和情緒密不可分。相對於釋放「情緒」來說,要放下腦海中的「念頭」,其實是更加困難的。[2]

我們可以作為「情緒」的旁觀者,覺察自身情緒的變化,進而不再困於負面情緒之中。

同場加映:給大人的繪本|《不說話的石頭告訴我們的事》相信你所經歷的,都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作者提出了以「問句」轉化情緒的方法,詢問自己,可以把困擾的感受釋放掉嗎?

在心中默念,像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幫助我們自我覺察、恢復理智、平靜接納。[3]

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外在因素,會觸發我們的情緒反應。舉例而言,有些人或許對於「找東西」、「上台演講」、「臨時的任務」、「令自身敏感的話題」或「對他人看不順眼的習慣」⋯⋯等事件感到焦躁,甚至困於「過往的傷痛」中,久久無法釋懷。

面對無法避免或已經發生的外在「事件」,雖然不能扭轉狀況,但我們可以透過「放下」的過程,每當被「觸發」情緒反應後,練習覺察,不再陷入情緒的泥淖中。

「放下」,是可以透過練習而越來越純熟的。感受情緒波動時,先任由它存在、流淌,並逐漸接納它,進而理性看待自身的情緒反應,最後,邀請自己「現在」就不被情緒所困擾,回歸平靜,讓情緒像雲煙般,逐漸消散。[4]

實際練習書中的「放下」技巧以後,我感覺當心中升起鬱悶、擔憂或焦躁的情緒時,可以透過覺察,告訴自己產生了「負面情緒」,接著深呼吸,詢問自己能不能選擇放下?

反覆練習幾次,情緒得到了舒緩,像逐漸褪去的烏雲,不再遮蓋心頭,心靈也回歸寧靜與當下。


圖片|Photo by 11star on PIXTA

讓身心內外和諧,放下「抗拒」,更能心想事成

「抗拒」的心理,是一種內在的矛盾 ,當內心感到不自由、被束縛、不舒坦時,人生也會陷入停滯。

當我們對一個事件產生「負面情緒」時,如果不是以「疏通」的方式選擇放下,而是「強迫」自己不要在意、不要去想,或勉強自己「應該」怎麼去做才對,這時,就會感到壓抑,產生內在的抗拒。[5]

為什麼放下「抗拒」心理,讓身心內外和諧一致,人生也會更順利呢?

因為當我們不再感到「抗拒」或「壓抑」,或讓內在處於拉扯或矛盾的狀態時,才能迎向心靈的自由、簡單的喜悅。

當我們學會「放下」以後,不再苦苦追求,反而會得到更多。如作者書中所述:[6]

心想事成是心靈自由的副產品,那是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

王永憲《放下的力量》

舉例而言,不再執著於想要被愛,反而能在一段關係中感到自在,更能收穫幸福;不再苦苦追求金錢時,會發現賺錢的機會自己找上門來;不再為名利去做一件事時,會發現那件事進展得更順利。

我想起自身經驗,當我規定自己一天「應該」寫作多少個字時,反而會因為「擔憂」寫不出來,產生抗拒心理而拖延;當我感到放鬆,只專注於寫作本身,反而能得到更多靈感。

這是因為,當我們緊抓住「負面情緒」(如擔憂、恐懼、懊悔、焦慮等)不放時,也會受制於「匱乏」心態,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或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有資格得到;這樣的想法,反而離我們真正渴望的幸福,背道而馳。

你會喜歡:「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四部治癒系手繪動畫,找回愛與勇氣


圖片|Photo by tojiko on PIXTA

放下過度期待,以放鬆的狀態活在當下,抵達自在的喜悅

你曾有這樣的經驗嗎?抱持放鬆、開放的態度時,事情往往也會發展得更順利。

作者指出,當我們過於「期待」某件事實現(即所謂的「意圖」),也會因此產生「衝突意圖」,引發內在的矛盾。[7]

例如,希望自己變有錢,其實反映出擔心自己沒有錢的狀態;希望心儀的對象能多關注自己,其實是害怕不被對方喜愛。如果沒有放下過度期待,反而會令內心的衝突感更強烈。

這也是為什麼,在放鬆的狀態下,更可能心想事成。

推薦閱讀:為你選書|《3分鐘未來日記》快樂能帶來好運!透過靜心書寫,創造心想事成的幸福奇蹟

放下抗拒的心理和負面情緒以後,人生會產生哪些正向改變呢?

如果能處於身心「平靜」的狀態,就能專注地「活在當下」,進而擁抱自在的喜悅——生活更輕盈,心靈更自由,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想做什麼而勇敢去做,不想做什麼而果斷捨棄,就是全然「活在當下」的展現。

我們所擁有的,唯有當下,卻會因為情緒的波動而受困於過去或未來。

事實上,情緒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它是一股在我們體內流動的能量,真正使我們陷入困境或煩惱的,是當這些能量沒有得到釋放,反而形成了無形的牢籠。

放下,是一個日常就可以幫助釋放情緒的技巧,這個道理很簡單,但要成為自身情緒的主人,而非受困於情緒,則需要透過練習——不再執著於「應該」或「改善」,而是欣然接納每個當下,順應能量的流淌,讓情緒自然消散。

願透過「放下」的練習,我們都能感受內心的平靜,抵達自在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