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你自己嗎?可能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回答:「我愛我自己」⋯⋯那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所經歷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從零極限清理法開始,反轉信念,擁抱內在小孩。

文|Sensi

23 歲那一年,我如願進入自己夢想的出版業當編輯,卻發現即便做著喜歡的事情,我還是不快樂,我還是受傷了。

偶然遇見《零極限》的「荷歐波諾波諾」療法,從此我踏上身心靈療癒旅程。

「荷歐波諾波諾」這個來自夏威夷的療法,認為生活中舉凡各種問題的產生,皆是由人類潛意識中的「內在記憶」重播所致。

在荷歐波諾波諾中,人類的「潛意識」被稱為「尤尼希皮里(夏威夷語,Unihipili)」,「小孩」,也就是「內在小孩」的意思。

當我們著手對那些深深埋藏於潛意識中,諸多可能限制我們、使我們內在失衡,且不斷重複播放來嚇止我們的信念病毒,進行一番掃毒,便是在幫助自己的內在小孩,尋得平靜。

延伸閱讀:【Oneness Cards】如何貼近自己的內在小孩?


圖片|Photo by Alexander Dummer on Unsplash

「內在小孩」不只保存了人類兒時的記憶,也貯存著宇宙從創生至今的所有記憶。因此我們的個性、習慣和信念,皆深受內在小孩的影響。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與他好好對話」。

無論我們活到幾歲,內心深處都有個小孩。內在小孩是如此緊密且長久地陪伴著我們,如果人類只是不斷忽視他的需求,內在小孩只會愈縮愈小,最後我們也將失去自己。

開始以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療法來整頓我的內心後,我每天都很期待與我的內在小孩相遇。雖然知道經過我長期對他的漠視,我應該要等一段時間才能獲取他的信任,並願意與我相見吧。

沒想到,當他終於對我現身的那一天,我卻只感覺到他滾燙的憤怒。

內在小孩對我怒吼:「你不愛你自己。」

好大好大的憤怒,訊息一波一波對我傳來:「總是在意別人怎麼看你,卻從來不理會我的呼叫。」

「總是委屈自己,只想達成別人的期望。」

「你寧願讓別人主宰你,也不願聽我說話。」

「你只活在面具底下。」

「你不尊重我,也不尊重你自己。」

「你不愛你自己。」

「對,我討厭我自己。」我嚇壞,原來我對待自己的內在小孩是這麼差勁的嗎?我終於看見內在小孩縮得好小好小的身影,他藏在我心靈深處,拒絕直視我。憤怒的同時,他開始哭泣。委屈、不安與恐懼緊緊將我包圍。

延伸閱讀:「對別人寬容,卻對自己嚴厲」你需要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圖片|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那一夜我輾轉難眠,哭著向他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原來你已經這麽痛苦了,可是我卻沒發現。

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不聽你說話,我以為只要我乖、我聽話、我表現好,大家就會愛我,我也會愛自己了。

對不起,我以為我長大了就好了,沒想到我成為一位這麼糟糕的大人。

對不起,我錯了。

刨挖出來的議題痛得讓我想像不到。一直以來我都努力逃避,甚至也沒想去意識,即便知道了「愛自己」這個課題,也只是嘴巴說說。

可是「愛」不是只是說說啊。我根本做不到愛自己這件事。

我不愛自己。

我害怕如果表現不好,就會失去被愛的資格

回溯到最原初的童年記憶,「愛」對我來說是充滿控制,也無法呼吸的事。

「愛」,充滿爭吵、爭執與暴力。「愛」,充滿誤解、批判與對立。

只有我有好的表現,大人才會愛我。如果我不乖、不聽話、無理取鬧,我就會失去大人的愛,失去所有人的愛。

「愛」,對我來說是要積極爭取,且拋除自己的意識與色彩的。我不能聲張我自己,一旦我有自己的意見,我就無法被喜歡。於是在家裡,我當大人眼中的優秀的老大。大人說長姊要扛責任、長姊該照顧妹妹、長姊要考試都一百分拿第一名、長姊要如何如何⋯⋯我照單全收。

在學校,我當老師眼中的乖寶寶、好學生、模範生,因為我想獲得老師的愛;工作上,我當老闆、主管眼中的好下屬,因為我想獲得他們的肯定;感情中,我拋棄自我,配合喜歡的人喜歡的一切。為了他們,我可以拋下自己的喜好,只想讓他們喜歡我。

延伸閱讀:做自己喜愛的工作,為何還會受傷?四句話轉化傷痛,開啟內在清理療癒


圖片|Photo by Susana Coutinho on Unsplash

有一年,看見蔡柏璋導演的舞台劇《Re/turn》,主角之一簡嫚菁說她可以為了愛改變自己的信仰、改變自己的喜好,她相信只要配合心所愛的人,就能得到幸福。

那一刻,我對那個角色好憤怒。而我卻沒意識到,那是我對自己的憤怒。因為我也是那樣的人。我沒發現在感情中,我是那樣委屈自己、沒有自己的人。

可是,當我自己都沒辦法愛自己的時候,我憑什麼要別人來愛我呢?

我不過是大妹妹幾歲的小孩,有些事情、有些責任大人自己都做不到也扛不了,憑什麼來要求我呢?

努力了老半天,我只是在完成他人做不到、卻希望我做到的事,我在幹嘛呢?我簡直是浪費時間。

我看起來好像很強悍、很獨立、很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我其實從來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我自己、愛我自己。我只是害怕,如果我不表現出有自信、果斷的樣子,大家就不會愛我。

原來我只是被「愛」勒索了

許多許多毛線般雜亂的聲音浮出來,我終於在心底爆發了。

「大人不懂愛是什麼,只會拿愛來勒索我!」

我需要愛,我需要肯定。在原生家庭,我接收不到真正的愛,所以轉而外求。不管是友情、感情我都尋尋覓覓、跌跌撞撞的,常常感覺痛苦,不時萌生了結自己的想法。最後,我還是沒有找到愛。

「對哦,很開心你終於發現了。」一個細細的肯定我的聲音浮出來,是我的內在小孩,「你認為愛是什麼呢?」

愛是理解,愛是寬容,愛是尊重,愛是不管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


圖片|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可是我討厭我自己的樣子。」我嚎啕大哭,詢問我的內在小孩:「你願意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好好與你相處嗎?」

「對不起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愛是什麼。你願意等等我,讓我找回愛嗎?我真的不愛自己,我也不知道怎麼愛自己。過去我以為的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愛自己。我討厭我自己,我常常好想殺死自己哦。可是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好痛好痛好痛哦。」

不知道哭了多久,我聽到內在小孩的回應:「你願意跟我講話,就是『愛』的第一步囉。」

我感覺他好像摸了摸我的頭,對我說:「別擔心,我們一起找。你不要再忽視我囉。」

「好。」

睡著前,我看見自己與內在小孩輕輕地擁抱。

延伸閱讀:16 型童年人格:從你的性格,看見你的內在小孩需求

反轉信念的三個「肯定」步驟

實行荷歐波諾波諾那段時間,是我大量閱讀身心靈書籍的時候。當荷歐波諾波諾協助我挖掘出「我不愛自己」的議題後,我深知這是一個很大的功課,短期內無法完成,究竟要花多少時間療癒我也不確定。

只是實在是太痛了,我確定只是依靠那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來清理自己的心靈,力度與強度可能不太夠,我還需要其他的工具輔助。

那時,我正好讀到露易絲.賀的《創造生命的奇蹟》。

作者露易絲.賀從小生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也因此造就了她的低自我價值感。四十二歲那一年,結縭十四年的丈夫外遇離開她,讓她近乎崩潰。

她在那時發現,人類的正面思想其實擁有足以讓人改變自己生命的強大力量。於是,她開始投入「以肯定句來療癒身心」的事業。


圖片|Photo by Bekah Russom on Unsplash

露易絲.賀的主張很簡單,「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經驗負起完全的責任。生命很簡單,我們給出什麼,就得到什麼;不論我們選擇的信念和想法是什麼,宇宙都會全力持我們。」

「我們小時候對自己、對生命的感受,都是從周遭大人的反應學來的,而不論小時候學到的信念是什麼,隨著我們長大成人,它們都會再次成為我們的生命體驗,但我們要面對的只是自己的思維模式。」只要選擇改變信念就好了。

「自我憎恨和內疚,是痛苦之源。每個人心中最根本的想法都是:『我不夠好。』然而它不過是個想法,而想法是可以改變的。」當問題發生時,她只從一件事情下手:愛自己。

當我們決定正視自己對自己的批判,將深埋在心中的負面想法——挑出,並改以肯定句的方式來肯定自己,為自己注入正面的新的信念。我們便是在幫助自己扭轉生命。

怎麼改變?怎麼愛呢?


圖片|Photo by Bianca Berndt on Unsplash

1. 隨著書裡的指示,列出自己的「應該清單」

「我應該考第一名。」

「我應該照顧妹妹。」

「我應該表現優秀。」⋯⋯

2. 每一句「應該」念完,我反問自己:「為什麼?」

「因為大人說的。」

「因為不那樣做我就是壞小孩。」

「因為我不夠好,我要更優秀。」⋯⋯

我發現那些「我應該如何如何」的句子背後,都是他人的期望,卻都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3. 接著,我將每個「應該」的句子替換

「如果我真的想要,我可以考第一名。」

「如果我真的想要,我可以照顧妹妹。」

「如果我真的想要,我可以表現優秀。」⋯⋯

不曉得為什麼,在我一一將「應該清單」上的「應該」,替換為「如果我真的想要,我可以⋯⋯」之後,我心底鬆了好大好大一口氣。


圖片|Photo by Юлія Дубина on Unsplash

這其實與荷歐波諾波諾的原理頗為相近。都是從心靈下工夫,荷歐波諾波諾強調「限制信念的清理」;露易絲.賀的「愛自己」強調的則是,先將負面信念轉為正向的。

畢竟,那些經年累月沉積在潛意識中的限制性信念,要一下子就清除乾淨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先換個角度想呢?心靈的磁磚縫一時無法除掉霉根,但至少先刷掉表面的髒污呢?

當我實際藉著露易絲.賀在書中的指示,逐步練習將信念導向正面,我發現原來所有限縮我的一切都是可以扭轉的,原來改變沒有我想像中的可怕。即便只是一點一滴的改變,對當時的我來說,都是救贖。

我因此相信,終有一天,我是能與內在小孩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