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閔將散文〈機車母親〉改編為暖心繪本作品《機車媽媽》,描繪母親考取駕照的前後轉變,以及親子間的深情。

2017 年熱播台劇《花甲男孩轉大人》,改編自作家楊富閔《花甲男孩》,感動無數劇迷。他以詼諧幽默的敘事風格,展現親子間的細膩情感,並刻劃動人的鄉土風情。

這一次,他將散文〈機車母親〉改編為暖心繪本作品,描述一對母子騎著機車,穿越大街小巷,展開一場百轉千迴、內心戲強大的「機車冒險」。

透過細膩的繪本故事,再次回味成長歷程,感受親子間難以言明的愛、代際間的扶持理解,藉以省思——「家」為我們帶來的意義與溫暖。

延伸閱讀:致愛裡的瘡疤!《花甲男孩轉大人》:就算會受傷,也要去愛

重溫童年時,與媽媽的道路遊戲

媽媽終於考取機車駕照了。拿到駕照的媽媽,常和我說:「欲去蹓蹓咧無?」(台語,要不要出去晃一晃啊?)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可是,媽媽只敢載我沿著產業道路,順著曾文溪堤防,看自己種的菜有沒有被偷。

小鎮風光,田園景色,時速 20 公里慢慢騎,10 分鐘就繞故鄉一圈。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其實,媽媽很渴望出一趟遠門,騎車去市場買些好吃的和日用品。還有,她想回去看年邁的外公外婆。

但她不敢一個人騎車。所以,她說服我陪她一起去。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傳統市場人聲鼎沸,別有一番人情味。買點古早味薏仁湯,逛逛日用品,添購衣服、拖鞋。

可是,提著滿手東西時,卻發現機車不見了!

這時,遠方傳來一陣鑼鼓聲,原來是蜈蚣陣。媽媽帶著我鑽來鑽去,蹲低身子,穿過煙霧瀰漫的鞭炮聲中。

原以為不見的機車,這時出現在馬路旁!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費盡一番工夫,終於到外公外婆家,吃著外公煮的茄苳蒜頭雞,我心想,媽媽還是待在家裡就好了。

可是,外公外婆的家,本來就是媽媽的家。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現在,媽媽一有時間就發動車子回娘家,她不再問我:「欲去蹓蹓咧無?」

而是自信地對我說,Good bye,一次又一次,獨立出發。


圖片|聯經出版 提供

你會喜歡:給大人的繪本|《不說話的石頭告訴我們的事》相信你所經歷的,都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親子關係的變化,從相互依賴到彼此尊重,卻不改變家人間的愛與羈絆

你還記得,童年與家人的相處嗎?想必和現在不一樣吧。這是因為,親子間的相處模式,從最初相互依賴、一同成長,到經歷分離、尊重彼此是獨立個體,是一連串關係變化的旅程。[1] 

如同故事中的媽媽,終於考到駕照,卻也依賴小孩陪伴才敢騎車出門;帶著小孩逛市場,鑽過蜈蚣陣;騎好遠的路,才回到心心念念的娘家。

但小孩是怎麼想的呢?當時的小孩,無法完全體會媽媽的心情,他在心裡嘀咕,用龜速騎車的媽媽,還是待在家吧;天氣這麼熱,還騎那麼遠⋯⋯因為視角不同,所能感受與體會的,也大相逕庭。

這時候的「愛」,建立在彼此的「依賴」之上,在相互依賴的關係中,彼此一同「成長」。

長大以後,小孩終於能體會媽媽對外公外婆的思念,因為現在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可能住在外地,不常回家,所以他同樣想念著,現在已能獨立騎機車的媽媽。

家人間的羈絆,隨著彼此成長,「愛」也換了一種方式——接納關係界線的重建,尊重彼此作為獨立個體,自由綻放屬於自己的人生,並在這個過程裡,仍相互扶持、理解與守護。


圖片|Photo by Chema Photo on Unsplash

閱讀這本繪本時,我想起記憶中,媽媽載我放學的情景,下課鐘聲響起,遠遠地,我看見一位頭戴安全帽的女士,她瘦小卻堅毅的身軀駕著車,載我回家,速度不快,在車流裡總被超車。

那時我的心裡在想什麼呢?「可不可以騎快一點,都被腳踏車超過去了欸。」

有時,媽媽會利用騎車載我的過程,順道去市場買些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小小的身軀,提著好幾袋重重的菜籃,我和家人才能吃到熱騰騰的美味佳餚。

延伸閱讀:【秋季餐桌故事】媽媽的蘿蔔排骨湯:總有這樣一種湯,讓人一喝就想家

你還記得,家人騎車的身影嗎?那時,你心裡在想什麼呢?現在,你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家人間的愛,總是很難說出口,所以才總上演著隱晦的內心戲吧。

很多難以言說的愛,因為是對著親密的家人,反而羞於說出口;但也因為是家人,所以即使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衝突、隔閡,選擇了理解、包容,仍不改變彼此的愛與羈絆。

如同楊富閔在《機車媽媽》這部作品裡,所傳達的細膩情感:

親子關係的變化,代代相傳,我們一同成長,學會站在對方的視角,彼此包容與扶持;有一天,我們彼此獨立,無論生活遠近,家人間的羈絆與守護,都將化為一股暖流,流淌著深刻真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