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有更好的職涯發展?又不讓國家少子化?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李秀敏提出解決方法:讓公司旁有「品質良好的幼兒園」!

文|陳睨

如果你希望遍地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才,她們可以擁有生涯規劃與全力以赴,兼且你又想要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高等教育和職場邊可以有「品質良好的幼稚園」。

這是我生完小孩第一年時的心得。

去年,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好好多角化,照顧已經逐漸像是個迷你人類,這個會跑來跑去抱住媽媽大腿,卻未滿兩歲的小朋友,成為我在碩士的課程必須休學一年的理由。

前一陣子為了孩子的幼稚園,也到處奔波了好久,還做了表格比較活動課程、器材設施、離家近,深怕我在各個幼稚園的比較中漏看了什麼東西,造成之後的遺憾。

壓力下整個人又毛又燥,讀不了書又還無處施力,甚至沒有像之前的心力抓時間發文。

這個經驗很輕微,許多人的煩憂比我多。


圖片|Photo by YUMIK on PIXTA

如果你是職場女性,或是希望能夠透過高等教育延續學習,以及增加生涯發展體驗的人,這些都有可能是你未來崩潰體驗的冰山一角,也更可能是你選擇可行的發展方向時,難以撼動的阻力。

不只是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洪惠芬引述相關研究指出,育兒對於女性薪資的負向影響明顯,女性育有一名子女的「薪資懲罰率」為 4%、兩名為 10%、三名更高達 21%。

據 1111 人力銀行 2021 數據也進一步顯示,因為家庭因素,暫離職場的女性有 35.6%,其中只有不到一半復職成功,三成後來沒法回職場,另外也有女性被迫轉調其他職位,交叉分析顯示,中階主管被迫調職的比例最高。

推薦閱讀:Handsome Lady|裴洛西:全職主婦 24 年,如今美國政壇最有權力女性

簡單來說,生育完全就是職涯的不利益。社會讓女性被迫在「工作中自我實踐」以及「育兒中自我實踐」中選一個。

社會害怕女性不生育,讓未來勞動力與人口減少,職場卻怕女性生育導致職能下降,這本質的衝突,讓最終考量權被迫交在女性手上。

誰能發現這其中的巧妙,在於女性被迫在兩項自己本來就該有的權利中抉擇,兩派擁護者常常鬥的不可開交。指責對方觀念迂腐或是不適切之餘,往往也失去了看見對方處境的空間。


圖片|Photo by Tanaphong Toochinda on Unsplash

扯遠了,說回來一點。

沒有外援、不夠多的經濟資本,和對於失去未來生活品質的恐懼,自然而然就會降低女性生育的意願。

不管另一半是多麼願意支持的配偶,工作期間你們總是要一起上班,帶來更多經濟收入那一方的工作時間,總是更容易受到保障,因為這就是客觀條件下,我們必須要生活的主要依存方式。

而依據生育降薪的研究推論,男性伴侶的工作時間和自主投入程度,無疑是更容易在家庭中被保障的,這其中也包含爸爸角色的休息自由。

當然男性伴侶也該要有在家裡面陪伴小孩的時間,但不能否認的是,「爸爸更負責」在客觀事實上有極限,完全無從去彌補缺乏良善育兒條件,以及家庭需要第三隻手的事實。

猜你想看:「很多爸爸都不會跟孩子玩」專訪劉旭恭:從練習獨自照顧孩子開始

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當社會與制度的失能,卻依然為了發展與強盛得追求生育時,便只能用甜言蜜語和「超人」等詞彙,勒索女性家長,讓其付出和自動開始在比較跑道上內捲競爭。

這件這也導致了未來「直升機父母」和「媽寶之媽」的出現,當你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在一無所有之間被迫必須要轉向育兒的時候,你要怎麼不把小孩當作自己的機器人來操控呢?

所謂把孩子當作主心骨的意思,不就是剝奪年輕的女性自主和意識思想後,讓她專心服務子女需求,並視之為使命與己任。

用這個角度一想,子女的成長不就等於專職家長的失業嗎?你看哪一個突然失業的人(非自主退休者),不是因為心裡空空,而像溺水一樣張牙舞爪呢?

一切有跡可循,都是其來有自。

(順便提醒一下各位預留三歲以下子女的家長,如果你在讀研究所且可以檢附幼年子女證明的話,你的休學有幾次可以轉成保留學籍,不計算在休學年限中。)


圖片|Photo by Ruth Gledhill on Unsplash



1964 年次的李秀敏是植物學家,也是一名 22 歲女兒的媽媽。她同時也是 2022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

延伸閱讀:高學歷女性困境:有工作沒家庭,不管怎麼選,永遠是結構問題中的輸家

曾花 7 年找到能讓蛋白質,穿越葉綠體外圍雙層膜的橋樑「TIC236」,解開葉綠體運作謎團,更發現這套運輸系統,從遠古細菌一直沿用到高等植物,是植物演化學的重大突破。

李秀敏在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工作逾 20 年,每逢海外學者到院評鑑、質問:「你們要如何提升科研能量?」時,她常在以男性為主的會議中勇敢舉手,直言:「請先給我們一間品質夠好、能抽得到的幼兒園。」

好的幼兒園,是職業婦女的第三隻手。

植物學家李秀敏/2022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

希望我們不需要等到一個人夠卓越的時候,才來問她當初需要什麼,才可以變成這樣,我們沒有那麼多次機會可以等她們都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