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動手打孩子的時候,我彷彿看到自己與母親的身影重疊,而外婆的身影也在媽媽身後,暴躁的情緒與打罵家庭模式被複製了下來⋯⋯然而,這些負面教育,其實可以在自己的手上停止。

文|妮可媽媽

書寫這篇文章時,我有些許掙扎。掙扎的是,我們可否誠懇地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聲音?

我們可否解開既有框架包袱,試著做一個不那麼完美,卻願意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媽媽?

很多人說,為母則強。或許,我們都是在生了孩子後,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內心有一塊柔軟的地方,叫做母愛。

母愛,並非與生俱來

從當媽媽的那一刻起,我們為了照顧襁褓中的孩子,而變得剛強。

原本害怕蟑螂的,都可以練就徒手打蟑螂的好功夫;原本連炒菜都能讓廚房失火的,也可以於一再練習烹煮食物給孩子吃的過程裡,漸漸變成大廚師;原本聽到小屁孩哭聲就煩躁抓狂的,在一次次哭聲中,學會如何哄睡孩子,看著孩子睡得香甜⋯⋯這些一次次,都並非與生俱來,包含母愛。

母愛,也是不斷練習並檢視自己後的真心與用心。

但,並非每個母親,都能在練習中學會當一個母親,甚至用對的方式愛孩子。

從一位朋友的真實人生故事裡,看見了她與母親之間的糾葛,以及內心糾結。

也意識到了,或許,很多母親在年邁後,也未必懂得如何愛孩子或付出愛。


圖片|Photo by Jake Thacker on Unsplash

不成為一位自我內心匱乏的母親,才能擁有真正母愛

朋友 A 的母親,是一位貿易公司的高階主管,父親開餐館做生意,兒時家境頗為富裕,但母親有著重男輕女的傳統刻板觀念,因此對哥哥較為厚愛。

哥哥可時常買新鞋新衣,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過得稀鬆平常,但她幾乎是不敢奢望能擁有任何想要的東西,非但如此,只要母親心情不好,就會招來一頓打罵。

當 A 唸國三的時候,父親得了癌症,半年過後,父親則因病重而過世,父親過世後,母親將所有的怒氣,全宣洩在 A 的身上。

不僅變本加厲的打罵她,甚至只要在學校夜間課輔後,因向老師請教問題而慢了十分鐘抵達家,就會被反鎖在門外,不論 A 如何按電鈴,門內的母親就是不開門,讓 A 像極了一隻回不了家的流浪貓。

原本 A 以為憑著自己努力向上,可以一路考取高中和大學第一志願的好成績,想著大學畢業後,可以從此遠離這樣的環境。

但,母親如同水蛭般緊咬著 A 不放,當 A 大學畢業多年後,想與交往的男友論及婚嫁,母親也不同意,依然要求 A 要繼續每月金援資助家裡各項開銷,連哥哥需要開店做生意的錢,也要 A 負擔。

在一次爭執後,A 選擇逃離這樣沒有愛、也無法給予她愛的「家」,向公司申請外派至國外工作,從此頭也不回的在他鄉重新生活,重新學習如何愛自己,如何與自己內心的傷口和解。


圖片|Photo by Joshua Harkon on Unsplash

我也有一個身為教育者,卻從不知道自己無法正確付出愛的媽媽。

反觀自己,從自身經驗出發,雖然我與朋友 A 的際遇不同,但,我也有那麼一個傳統的母親。

她在教育界服務三十多年,為人國小教師,教導無數孩子,並將「愛的教育」掛至嘴上。或許,工作上是一位專業的老師,知道要有愛心與耐心教導學生。下了班回到家以後,轉換成「媽媽」這個身份時,多了愛之深、責之切的壓力,成為了一個無法控制自我情緒,並且容易暴走,且不自知的母親。

猶記兒時,母親會因我的成績沒有到達「目標」,或是因粗心大意犯錯而沒有拿到滿分,回家就會被痛打一番,若回嘴欲解釋,則會被甩以巴掌,嚴刑伺候。

當時的自己曾在日記寫下,希望我的媽媽不是老師,不是一個愛跟同事比較誰的孩子比較優秀的高知識份子,甚至希望是不識字的母親,但卻能給我滿滿鼓勵和溫暖。

同場加映:你的匱乏感,會讓自己把童年缺憾彌補在孩子身上

考了全班第一名,也換不到母親的一抹笑容

從小我不僅追求成績優異,並在各項競賽中都想拿到大小獎項,無論鋼琴才藝,當選模範生,甚至參加地區性的國語文競賽,都能拿到特優獎項,通常這樣的孩子,應該都是大人口中拿來炫耀,並最受到誇讚的那一個。

然而,即使我努力考取好成績,甚至保持在全班第一名,也未曾看見母親給予我誇讚獎勵,或是一抹認同笑容。

長期希望能得到父母認同的我,心中感到無比匱乏。

即使考取全班第一,只換來一句:「有什麼好開心?是縣市第一嗎?」

當時的我,在書房裡哭得久久無法自己,收乾眼淚後,再也不會帶著喜悅將獎狀與家人分享。

所謂匱乏,好似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黑洞,不論再如何努力,都無法把黑洞填滿,那種感覺,好像心裡有一個很大的空缺,被人挖空般的難受。


圖片|Photo by Tanaphong Toochinda on Unsplash

嚴厲的母親,也成長自內心匱乏的女兒

漸漸長大以後,聽聞母親說到外婆,是一個脾氣暴躁,且會因生意忙碌而暴打孩子的媽媽,往往手上在炒菜,孩子做了讓人不順心的事,就把手上鍋鏟往孩子身上一陣亂打,如同透過這個行徑,尋找自信建立的過程,而我也逐漸明白,或許母親的暴躁,與無法控制的情緒,也複製外婆的情緒控管問題,直到年老都仍不自知。

因此,當我開始為人母親後,起初幾年,也無法看見自己並無帶著溫柔與孩子們相處,甚至有時,也如同失控的母親,對孩子們一陣謾罵。

為何人的內心會有匱乏感?——匱乏感通常來於自身的不安全感。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提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通常是媽媽),藉此保護自己免於遭受外界的攻擊。

而依附系統,也稱作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是一種社會互動準則,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過程,漸漸養成對外界的互動模式。

當我們在依附關係上,無法獲得足夠安全感,往往建構與外界互動的過程,會產生自我懷疑及矛盾。

漸漸的會衍生出,無法讓內心感覺「安定」的匱乏感,通常在沒有自我察覺與旁觀的狀態下,當事者無法得知這些匱乏行為的產生。

長期的匱乏,容易形成強迫自己要變成更優秀、更完美的人,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零缺點的狀況,才肯放過自己。當不那麼完美或有缺失時,內心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或挫敗感,間接影響自身情緒也影響身旁的人。

延伸閱讀:被童年的傷口綁架?從「依附關係」治癒內在小孩的 4 個步驟

停止複製錯誤的行為——來自檢討與覺悟,以及自我成長

當我透過幾次與孩子們交談、並且自我觀察,甚至藉由信仰療癒,逐漸放慢腳步看見自己時,才驚覺自己也複製了上一輩「控制他人,強迫自己」的不理智。

審慎檢視以後,我透過大量閱讀書籍,逐步學習如何不逼迫自己,也不逼迫他人的方式,讓自己從中懂得好好放鬆。

甚至陪伴孩子們共讀,以及不斷地書寫創作,讓我的身心靈都能得到成長。


圖片|Photo by Johnny McClung on Unsplash

唯有讓自己承認過往的錯誤,並且願意改變的那一刻,才能停止複製上一輩遺留下來的錯誤行為,並重新找回美好自我,與內在小孩徹底和解。

學習與自己和解,沒有一個媽媽是完美無缺。

母愛,需要練習,不要害怕當一個不及格的媽媽,沒有一個媽媽是完美無缺。

但要能學會與內心深處的自己,那個「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和解——唯有重新愛自己,我們才能有動力,打從心底知道如何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