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腿的人到底在想什麼?」這是許多深陷情感困境的人,渴望知道的答案,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理由,來知道為什麼這段關係無法向前走⋯⋯海苔熊「為你點歌」和你分享:即使現況一樣,但只要想法改變了,你就會不一樣!

親愛的海苔熊:

和他認識一年多,才知道他有老婆,分居中,雖然心痛但感情太深放不掉,而他也承諾會盡快處理。我們就和一般情侶一樣約會、旅遊,只是我沒見過他家人、朋友,也不是想聯絡就隨時方便。

現在 3 年了,還是沒進度,也同時發現他是時間管理大師,他斥責我侵犯他隱私,覺得我很差勁。

我的痛苦一次爆發,雖然事後他道歉也說會改,強調我才是最愛。一個月後,我又發現他和其他女人的出遊照,他依舊說是普通朋友,我是他的最愛。

我一直被他欺騙,卻又一次次心軟原諒,我心好痛,開始自我懷疑。目前還沒斷聯,需要勇氣,畢竟他是我離婚後唯一的男人;明知道沒結果,還是期待好運站在我這邊⋯⋯

by 還在原地(點播時間:2022/2/24 上午 7:48:02)

親愛的還在原地:

看到你的暱稱,我想要跟你分享一件事情。在家族治療上有一個技巧叫做「重新框架」(reframing),治療師會帶當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樣一件事情,事情沒有轉變,可是因為看的角度不一樣了,煩惱反而減輕了 [1]

比方說,其中一種做法是,你可能看著自己的肚子,覺得自己很胖、很討厭,然後自己罵自己是肥豬,重新框架的方式是,就算你目前還是維持一樣的體重、體脂肪,那也沒關係,因為你不是沒有辦法瘦下來,而是「還沒有瘦下來」而已。

以前我總覺得這根本就是自我欺騙嘛,用「還沒有」來取代「沒辦法」,根本什麼都沒有改變啊!

但後來我慢慢發現,就算是改變想法也是一種改變,而且隨著想法的轉變,心情也會變得有點不一樣。

回到你的暱稱「還在原地」,我的理解是:這不代表你會一直待在這裡無法前進,只是你還沒有前進而已,或許有一天你會放下離開,或許有一天兩個人會走在一起,只是那一天還沒有到而已。

像這樣的一種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不要過度責備自己,尤其在身邊的人都不支持你、甚至覺得你很傻、你很笨的時候。

你一定要站在自己的身邊,就算你覺得自己很好騙,你依然做出了選擇,不論這個選擇是什麼,支持自己就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圖片|Photo by Chris Yang on Unsplash

心理學 OK 繃

過往我也曾經回覆過許多第三者的點播(例如當你成為了第三者,該怎麼辦?關係心理學:別把自己放在「權力不平等」的感情裡〉),經常寫信來點歌的第三者常常會想知道:「對方到底在想什麼?」

以前我都會覺得,重點不是對方的腦袋裡面裝什麼,而是自己的心裡放了有什麼,還有什麼是什麼讓自己放不下的?

但我後來發現,用這種方式來書寫和回應,並沒有辦法停止點播或者是耐心的人,內心中那種「想要知道對方怎麼了」的心情,所以不如我們就來認真討論看看,劈腿的人腦袋裡面可能在思考什麼。

不過,畢竟我不是他也不認識他,所以我想要引用最近我看的一本書,來描述一個普遍的現象。在社會學家 Eva Illouz 的新書為什麼不愛了[2] 當中提到幾個有趣的專有名詞,我覺得或許可以用來捕捉我們這個世代,雖然有了更多的連結,但是卻更少「穩定的關係」的原因:

這個名詞 Eva 的定義是「以自由及自我實現為名義,拒絕、迴避或者是退出承諾、糾葛和人際關係。」很多時候我們透過不做選擇這件事情,來做選擇。

聽起來很弔詭,但當劈腿者在兩個人之間不做任何選擇的時候,其實他也做了一種選擇是「我兩個都想要,而且兩個都不放掉」的關係。

這個選擇背後的需求有很多,Eva 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在於「自由」。換句話說,他如果從你和他的太太當中選擇任何一個人,這也意味著他必須放棄某種程度的自由。

當然,卡在兩個人當中也必須捨棄一些自由,但相形之下,維持現狀的成本(犧牲的部分自由)遠遠小於決定跟你在一起或決定跟你分開(改變的成本),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他沒有要結束跟你的關係但是又不願意給你承諾的原因。

延伸閱讀:為什麼對方總是忽冷忽熱?關係心理學:逃避型戀人,很難許下天長地久的承諾

在現在這個世代,我們可能會一方面追求感情,但同時又會避免自己進入承諾的關係,可是如果沒有真正的承諾,往往會失去真實的連結,一方面以為自己好像有很多種選擇,但另一方面卻沒有一段真正的關係會讓自己覺得安穩。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劈腿者都喜歡跟第三者說:「你和別人不一樣,我對你有愛,我並不缺其他的人可以跟我做愛,但你是特別的」

我覺得這不只是一種話術,更有可能是一方面「與第三者形成連結」,但同時又「不要形成連結」的方法——我希望你滿足我的需求,所以一方面我透過告訴你「你對我有多重要」,來感覺到我跟你之間的連結,另外一方面我也透過不承諾和你成為穩定的關係、不結束婚約,來「不和你形成穩定的連結」。

Eva 說,一個人「寧可不要做任何選擇」的時候,其實也是選擇「在任何的階段切斷關係」,可以讓損失的風險,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猜你想看:如何判斷伴侶的承諾是否真心?關係心理學:不願意承諾者的 3 種可能原因

Kahneman 與 Tversky 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3] 裡面提出一個重要概念:相較於增加「得到一些東西那種愉快感覺」,我們更傾向避免「失去東西的那種痛苦感」。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對「失去」比「獲得」還要更敏感。

Eva 把這樣的概念應用在感情當中,她指出「人們可能會千方百計地努力、想辦法不要失去自己已經擁有的,或者是可以擁有的東西。」

換句話說,從他(劈腿者)的角度來看,失去你或者是失去他的太太(可是離婚可能對應到的花費、金錢、其他部分的分開等等),都是一種損失,所以不做選擇如果就不會失去的話,那維持現狀不是最聰明的選擇嗎?

還有,永遠不要相信對方口中的那一個「不離開的理由」。這並不是說他不值得相信,而是一個人不離開一段關係可能是很多理由組合而成的,並不會有單一的理由促成現在的狀態。

有的人會說是金錢,有的人會說是小孩,還有人會說不想要引起衝突等等,但這些一個又一個的理由,都是理由「之一」而已。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有一個答案、一個確切的結果,是因為我們在內心想像倘若這個理由不再存在了,兩個人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卻不知道對方口中的理由不一定是真正的阻礙。

但就像前面說的,我們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自己已經決定要待在一個不確定的關係當中,那麼「接受不確定性」本身,也是一種修煉。

同場加映:曖昧對象是否認真?關係心理學:想認真經營親密關係的 3 條線索

將「規避損失」的探照燈照在你的身上,你會發現或許你也有類似的心情——在上一段婚姻受傷之後,你擔心自己再也無法遇到可以愛自己的人了;

或許你對感情有了很多的恐懼和擔心,失去了對愛的信任;

也或許,他口中的「最愛」兩個字,是你永遠也無法「放棄的東西」,如果不等待了,離開他了,這樣的損失是你承擔不起的,所以只好默默等待,就像是投資股票一樣,期待好運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畢竟,在這樣的時間點再去找下一個對象,能更好嗎?——自己也會產生自我懷疑。


圖片|Photo by Gwendal Cottin on Unsplash

那該怎麼辦呢?既然前面用到投資的概念,就繼續從這個脈絡往下說。

前陣子我聽了一個 Podcast 叫做《解鎖從容理財》,來賓薯哥剛好談到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風險規避方法,叫做「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一個常見的做法是,你可以拿一部分的錢放在比較穩定的投資標的(如基金),另外一部分的錢放在風險比較高的項目(如股票),這樣就可以降低風險。

上面這個道理應用在投資上面或許大家都很清楚,可是在感情裡面也是這樣嗎?難道也要腳踏兩條船嗎?

這樣說起來好像很「物化」關係,但其實早年就有人把投資理論應用在親密關係當中了 [4],而我的想法是,第三者的感情或許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式。

這並不是跟你說你也要劈腿,而是在繼續和他維持現狀關係的情況下(相較而言比較穩定的投資標的),你可以嘗試在拓展生活圈去認識不同的人,透過上課、進修、培養其他的興趣,認識其他的人(比較不穩定的投資標的),但不要切斷目前的關係。

也就是說,你並不需要強迫自己放下,而是要自己放開,去看看不同的日子、不同的生活,或許你還是會覺得他比較好,所以繼續等待是有價值的,也或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沒有那麼糟糕,外面還有很多人,等著愛你。

你會喜歡:鄧惠文專文|分手後還能不能當朋友?舊情人給予的溫柔,是一種「餵毒式的溫柔」

其實,很多缺乏勇氣的人,只是缺乏被愛而已,因為愛的能量見底了,所以沒有勇氣往前做一點什麼,可是這個愛不一定是要來自於對方,有可能是來自於身邊之情的朋友、更多豐富的生活。

試著為自己的生活做點什麼,而不是為對方做點什麼,或許這就是一個轉機。

在感情裡最大的禁忌,就是等待別人來愛你。主動出擊,自己為自己做決定,就算受傷了,也不算虧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