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將「無法真正去愛」的人們,分為 4 種類型:接受型取向、剝削型取向、囤積型取向和市場交換型取向。有沒有可能你或你的伴侶,不自覺地落入了愛情的盲點,讓愛成為痛苦的原因?

文|隋真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後台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大量關於愛的留言。

有人對愛的意義產生疑問,比如,「我為什麼要愛?如果戀愛令人痛苦,我能不能就這樣孤獨地過一生?」

有些人對愛是什麼感到懷疑,他們問道:「我感受到的情感是不是愛?」

還有些人會問如何獲得愛:「我究竟要做什麼,才能找到一個長久陪伴的愛人?」

如此大量關於愛的提問,表明了愛在人們心中有多麼重要。社會學家 Erich Fromm(1956)認為,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愛,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逃避孤獨。

Fromm(1956)提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唯有通過愛,才能長久地、保持獨立地和其他個體建立心的結合,脫離孤獨。

愛是什麼呢?現實中,有那麼幾種人,是不會愛的。你是其中一種嗎?這種情況是如何造成的?我們對此有什麼可以做的麼?請看今天的文章。


圖片|Photo by Andalucía Andaluía on Unsplash

真正的愛應該具備的 4 個要素

Fromm(1956)認為愛是主動給予的行為——它並不是指物質上的付出,而是指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給對方,比如一個人的快樂、興趣、同理心、知識、幽默和憂愁。

真正的愛需要同時四個因素:關愛(care)、責任感(responsibility)、尊重(respect)和瞭解(knowledge):

1. 關愛

關愛意味著主動地關心(concern)我們所愛的對象的生活和成長,如果我們對另一個人的生活毫不在意,那代表我對他根本不存在愛。

如果我們關愛一個人,我們會主動地去過問對方的生活,比如「上週的工作坊有趣嗎?」,或者主動地提供支持:「今天看你不太高興,發生什麼事了,你願意和我聊聊嗎?」

2. 責任感

愛的第二個因素是責任感,如果我對一個人有責任感,意味著我會像對自己負責一樣,對自己愛的對象負責。

這種負責可能是對雙方的物質生活負責,比如賺錢養家;也可能是關照對方心理層面的需求,比如一個人會說:「我希望自己能快樂,也希望能讓他得到快樂。」

責任感也是關愛的前提,如果你感到對伴侶的快樂負有責任,你自然會主動地去關心他最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辦法讓他更開心。

延伸閱讀:「沒安全感,才會處處想控制對方」關係功課:別用情緒勒索代替關心

3. 尊重

但是,負責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承擔另一個人的責任,把對方當嬰兒一樣對待。

相反,我們要尊重所愛的對象,把對方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獨特性,讓對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地行事和成長。

尊重也意味著不利用,對所愛的人,我們不會懷有迫使他為我們服務的目的,或是把他變成一個用來索取愛的對象。如果缺乏尊重,愛就會變成一種打著愛的名義的控制甚至勒索。

4. 瞭解

最後,要去瞭解愛的對象。瞭解要求我們要站在伴侶的位置上去觀察他,而不能只是出於自己的偏見,自以為是地揣摩伴侶。

瞭解是循序漸進的,在過程中,我們可能越來越清楚對方真正的本質和需求。

比如,今天伴侶看起來很憤怒,我進一步地瞭解到,他的憤怒來自他的家庭;接著,我瞭解到他的父母之間存在關係的問題,進一步認識到這個問題使他不安,需要我給予更多的安全感。

如果我不去瞭解他,只是單純地將對方看作是個易怒的人,去簡單地緩解他的怒氣,那麼我就可能無法滿足對方心底對安全感的需求。

當兩人處於一段真正的愛的關係,通過彼此的給予和分享,可以豐富雙方的生命,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但在現實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很好地建立愛的關係。


圖片|Photo by Ander Burdain on Unsplash

「無法真正去愛」的人的 4 種類型

Fromm(1956)提出了「無法真正去愛」的人的 4 種類型:接受型取向(receptive orientation)、剝削型取向(exploitative orientation)、囤積型取向(hoarding orientation)和市場交換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

一個人可能只有一種取向,或者由一個取向作為主導,混合了其他的取向(Fromm, 1947)。

1. 接受型取向

接受型取向的人認為愛只能來自外界,並認為他們能獲得愛的唯一途徑是依賴於別人主動地給予愛,而自己只能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沒有辦法主動從他人身上獲得愛。

接受型取向的人似乎總在尋找一個「救世主」(magic helper),期望能找到一個人來自發地滿足自己一切關於愛的需求。

在選擇愛的對象時,他們常常不加以區分,只要任何人給他們愛,或者似乎像是在愛他們,他們就會迷戀上這個人,或是沉醉在這種被人愛的體驗中(Fromm, 1947)。

由於接受型的人認為愛只能由別人自發給予,而自己去索取的則是打了折扣的愛。所以一旦感到原本給予他們愛的人讓他們感到冷淡、或者開始收回愛,接受型的人就會開始恐慌。

因此當接受型的人和伴侶相處時,他們會避免和伴侶說「不」,擔心自己的拒絶會讓伴侶收回給予他們的愛(Fromm, 1947)。

同場加映:你也是濫好人嗎?不敢拒絕的人,內心都有害怕被討厭的靈魂

2. 剝削型取向

和接受型取向的人類似,剝削型取向的人也認為愛只能來自於外界。但剝削型與接受型不同,接受型對他人還是樂觀、抱有期待的,覺得別人是存在主動愛他們的可能的;而剝削型並不認為別人會主動給予愛,他們認為獲得愛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欺騙或者掠奪來從他人身上得到愛(Fromm,1947)。

由於剝削型的人並不認為伴侶會自發地付出愛,所以他們對伴侶的態度混合了敵意和操縱。

他們一方面為自己能從伴侶身上剝削出愛而感到竊喜,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伴侶又懷有憤怒和不信任。

他們會低估伴侶所付出的愛的價值,因為他們始終認為伴侶不會真心給予愛,剝削型的人將自己獲得的愛看作是伴侶被自己控制後、被動付出的結果。

3. 囤積型取向

囤積型取向的人認為自己佔有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儘量不消耗。他們不願意付出;他們認為自己一旦給予,就是在損耗自己的資源。

囤積型和接受型的人的相同之處是,他們都認為愛是一種消耗品,會隨著自己的付出而減少,但不同的是,接受型的人認為補充損失的方式是別人主動給予,所以當伴侶不肯繼續給接受型的人補充愛,他們就會變得憂慮和害怕。

相反,囤積型人如果發現伴侶不再付出愛,他們也不會恐慌,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指望能從別人那獲得很多的愛,他們只希望用不付出的方式減少消耗。

「不要付出」是他們的底線。如果伴侶要求囤積型的人付出,他們會變得疏遠或者選擇破壞這段關係。

你會喜歡:不再以傷討糖!長大是成為完整、願意去愛與付出的大人

4. 市場交換型取向

前面提到的接受、剝削和囤積型的人,他們在愛中並不付出愛,而只是被動接受或是剝削。

而市場交換型取向的人會願意給予愛,也認為別人會自發地對自己付出愛,但是他們將愛的本質看作一場交易:我給予你愛,所以你也一定要給予我愛。

市場交換型的人將自己作為商品。他們把自己身上迷人的特質出售,去換取一個稱心如意的伴侶。在如今強調市場原則的社會中,一個商品只有能被賣出/需要,它才是有價值的。

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市場交換型的人認為只有一個人能被人愛、在愛的市場上能將自己出售,他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他們將自我提升只看作是一場投資,並且期望這些投資能給他們在市場中換來更高價值的伴侶。他們非常注重公平交易,一旦覺得對方付出的愛比自己付出的要少,便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騙(Fromm, 1947)。


圖片|Photo by Gwendal Cottin on Unsplash

怎樣改變這些錯誤的「愛的取向」?

1. 培養獨處的能力

對接受型的人來說,培養獨處的能力很重要,他們需要學會當伴侶不在身邊、無法感到伴侶持續地對自己付出的時候,依然能保持舒適。

如果他們無法做到獨處,那麼他們就得一直依賴伴侶給自己提供快樂和安全感,而他和伴侶建立的就不是愛的關係,只是依賴的關係。

Fromm 建議人們可以培養自己的專注力,來提升自己獨處的能力。專注可以幫助人們在獨處的過程中享受自己所做的事,避免在過程中坐立不安。

他提倡人們可以做一些小練習(Fromm, 1956)。比如在畫畫時,試著將自己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握筆的觸感上,感受筆桿的硬度、溫度、筆尖和紙接觸時的感覺等等,一旦發現自己開始胡思亂想,就試著將注意力重新引回觸感上。

久而久之,人們可以逐漸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讓自己在獨處中依然感到很充實。

名人金句:林志玲的 7 大愛情金句:「當妳一個人的時候,就應該享受一個人的獨處!」

2. 學會不功利地看待給予

對市場交換型的人而言,要學會從單純的給予中得到快樂,而不要求對方一定要給自己對等的付出。

如果對給予有困難的話,可以做付出的小練習。比如開始的時候,送給周圍人/伴侶一個小禮物,像是和他人分享水果等等,並逐漸地增加付出的程度,比如幫別人無償地完成一件事。

在給予的同時,給自己鼓勵和誇獎。

市場交換型的人不單在給予時要求回報,有時也會在他人付出時,忍不住想給予對等的回報。但這並不是出於報恩的目的,而是因為覺得對方同自己一樣,是希望通過給予有所獲得,所以市場交換型的人會希望通過回報,來擺脫這個負擔。

對此,市場交換型的人需要學會坦誠地接受他人的給予。

首先要對自己的想法保持敏感,當自己質疑對方付出的意圖時,告訴自己,這可能只是自己的猜測。其次,可以做一些感恩的練習,列出提供幫助/支持的人的名單,對他們真心的付出表示感謝。

如果一個人能愛自己,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愛,來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那麼他自然也不會害怕給予和分享,他不擔心付出會讓自己匱乏,而認為同他人的分享能給自己帶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