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看似安靜害羞,實則熱情活潑的「假性內向者」?了解一個人的外向性格與內向成因,便能發揮專屬於他的優勢、獲得適合自己的休息與充電!

文|馬斯特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段時間,身邊的一位朋友因為看綜藝而迷戀上了 MBTI,每天高強度與我討論「人性」,而當得知我是 E(extrovert,外向者),而不是 I(introvert,內向者)時,他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朋友:「你哪裡外向了!?」

這樣的對話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是個性格奔放的孩子,但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應該文靜一點,於是逐漸變成了班上最安靜的妹妹。在上大學之後慢慢意識到了性格外向的好處,才逐漸打開自己,但在他人眼中,仍不算活潑。

之前我們曾寫過一篇假性外向,難不成我是「假性內向」?

延伸閱讀:很擅長社交,卻對社交生活感到厭煩嗎?6 個提問分辨你究竟是不是假性外向者

回想那段安靜「自閉」的時光,當時的我不知為何開始了社交焦慮:我會僅僅因為要與陌生人搭話問路而心跳加速、手腳冰涼,會在大眾面前發言的時候緊張地聲音發顫,也會儘可能地拒絶一切需要社交的場合⋯⋯

但當時的我的內心,其實是渴望與他人的聯結與溝通、渴望被朋友們環繞的。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假性內向」的性格?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被這種性格所困擾,又該如何正確看待呢?


圖片|Photo by Jan Canty on Unsplash

哪些因素,讓我們與這個世界「失聯」?

本質上來說,「假性內向」是指那些,本身人格氣質是外向(這裡的外向,是指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更傾向於從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但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表現為「內向」(安靜寡言、不主動與人社交),並產生了內向自我認知,而內心深處仍然隱藏著那個外向人格、渴望與人聯結、隨時等待被激活的孩子。

這個孩子與世界失聯,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1. 創傷(trauma)

許多研究都表明,各類創傷性事件(包括但不限於霸凌、情感忽視、家庭暴力、性虐待和身體虐待)與社交焦慮症的發展密切相關(Brook & Schmidt, 2008)。且研究發現,更多的童年創傷也會導致更高的社交焦慮(Bruijnen et al., 2019)。

試想,如果一個人曾遭受過來自他人的傷害,那麼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他與人溝通相處的模式。如果這種傷害發生在兒時,那麼影響則會更加深遠。

即使是一個原本外向活潑的人,在經歷過創傷後,可能因恐懼不良後果而避免與人過多接觸,變得寡言甚至開始自我孤立,表現出我們所說的「假性內向」。

同場加映:你是無法依賴的情感疏離者嗎?心理師:愛情創傷來自童年創傷

2. 情緒敏感

高敏感人群總是會在生活中面臨許多旁人難以理解的挑戰,尤其是在社交上。

敏感使他們更加能夠體諒和照顧他人的情緒,並察覺到自身帶給他人的影響。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很可能會因照顧他人的情緒而選擇保留觀點。

不過,這或許並不只是高敏感人群特有的特質。

如果你和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樣喜歡研究 MBTI 16 種人格測驗,那麼你或許知道,感情外傾(extrovert-feeling)程度高的人對於他人的情緒感知更加敏感,也更擅長共情並回應他人的情感。

在社交場合中,他們也更追求整體氛圍的和諧,而不是自我的表達,從而顯得「內向」寡言。


圖片|Photo by Saad Chaudhry on Unsplash

3. 不安全型依戀

依戀類型是我們談到社交時繞不開的話題。研究人員認為,不安全型依戀類型可以預測焦慮症的發展(Bögels & Brechman-Toussaint, 2006; Dadd & Roth, 2001)。

在 1989 年,有研究就明確地將兒童的焦慮-矛盾型依戀風格(anxious-ambivalent at他chment style)與童年中期的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聯繫在一起(Renken et al., 1989)。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形成了焦慮-矛盾型依戀,那麼他就更有可能刻意地避開自己原本喜歡的人和事,將自己孤立起來,而這種影響也很容易被「順利地」帶入成年期。

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人們在內心極度渴望與他人社交的同時,在與人交往時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保證不輕易傷害到他人,或被他人傷害。

從而成為了看上去「內向」,實則外向的「假性內向」者。

猜你想看:最好的依賴,是相信對方離開之後還會再回來:給三種不安全依戀的人的一段話

「假內向」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首先,就像我們在過去的文章中反覆提及的那樣,性格的內向性/外向性,只是一種人格特徵,它們有屬於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不應該被過分提倡或貶低。

社交的質量也不應該依靠人數的多少和參與的時間長短劃分,只關乎個人喜好和選擇。內向/外向也不能等同於社交焦慮,更不能說明一個人社交技能的高低。

但我們今天談論的假性內向者,他們雖然在很多時候表現出常見於內向者的行為和特質,但其實並不像真正的內向者那樣享受長時間的獨處。

他們仍然有著外向的天性,並在內心深處渴望熱鬧的人群。對於他們而言,內心的外向者才是真正的自我,內向則是保護殻。

不過他們中的很多人,因上文中提及的幾個原因,無法展現出內心真實的自我,甚至對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內向」的錯誤認知,從而更多地選擇將自己孤立起來,而不是選擇他們真正需要的社交充電。


圖片|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然而,這種對社交有意無意的逃避和自我孤立,反而會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

一方面,本質上作為外向者,社交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獲取能量的方式。社交需求無法被滿足,短期會感到疲憊,且不知這種疲憊從何而來。

長期以往,他們的焦慮和抑鬱情緒會加重,還讓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虛弱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彼時,即使他們想要社交,也沒有能量和能力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另一方面,許多假性內向者還沒能看清自己。他們認為自己社恐、不會與人交往,把自己限制在「內向」的定義裡。

如果你是:為什麼你想選擇「社交隱形」?比起孤獨,社恐人更害怕負面評價

然而,我們對「我是怎樣的人」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與他人相處時的自己,以及在社交中他人給我們的反饋。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但如果假性內向者們把自己隔離起來,長時間得不到這部分來自外界對自我認知的補充,會更難以形成對自己的完整且相對客觀的認知,更不要說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需求,並嘗試改變了。

對於那些已經看到自己內心訴求的假性內向者來說,雖然渴望與人交往,但由於他們長時間給他人內向的印象,他人很有可能不會主動與假性內向者親近。

如此一來,假性內向者們可能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反而更加拒絶社交了。

所以我們鼓勵假性內向者打破這個殻,直面自己真實的訴求,大膽地展露真實的內心。在這裡,我們提供了一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假性內向的朋友走出社交困境。


圖片|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一個假性內向者,該如何在生活中平衡自我?

1. 更加細緻的自我覺察

長時間的獨處帶給我的感受和影響是什麼?在社交之中和之後我的感受如何?我內心真正想要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去問自己這些問題,去接納這樣的自己,讓自己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你有這樣的一面,看一看它具體的、真實的模樣。

2. 練習重新分配注意力

大量研究發現,對社交感到不適和焦慮的人,普遍存在著注意力分配的偏差(Rooijen et al., 2017)。這些偏差,影響了他們對自我、他人、世界的理解,從而影響了他們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和行為策略的選擇。

相比於中性的信號(例如一張面無表情的臉),他們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那些威脅性的信息(例如憤怒的表情)上(MacLeod et al., 1986)。

所以,如果你在社交場合感到焦慮無措,經常害怕自己的行為造成一些負面後果,可以嘗試利用反覆的訓練,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性信號上,避免在社交中過度焦慮。

你會喜歡:我們真的比同齡人過得差嗎?萬特特: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

3. 計劃你休息日的行程時間表

為了避免在休息時間屈從於慣性,像從前一樣在家閉不出戶,我們需要從現在起好好地提前規劃自己的休息時間。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線下興趣小組或者興趣班,可以很好地起到督促和鼓勵的作用,

如果對群體活動感到緊張,我們也可以只找一個人。這個人可以從你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開始。

你不用一開始就逼著自己一步就邁出自己的舒適區,我們可以慢慢來。

最後,我們告訴大家的是,認清自己,認清自己內心的真正需求,才是讓自己感到愉悅和舒適的最佳途徑。那些在網路上被大肆傳播的信息,未必適合每一個人;對別人來說正確且有用的休息方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我們自己。

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生活和節奏,不被性格和定義所束縛。對你而言最好的,才是世界上最棒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