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過勞的時代,遠距工作的代價是無法修復的疲憊。我們需學會以自己為主軸,安排一段專屬於自己的時光,好好休息。

文|西多昌規

從「身體」休息到「心=腦」休息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星期二是我一週裡最累的一天,幾乎從早到晚被各種授課、面談及會議等行程塞爆。二○二○年日本疫情嚴峻,疫情期間所有行程都轉成線上,但我感覺卻是比往年更累。

身體也沒什麼勞動,晚上卻累到不可思議。我曾有一天查看 iPhone 裡的健康應用程式,步行竟然只有三十步,這個數字連我自己都傻眼。

「都沒在動,到底是在累什麼!」會這麼想很正常。

從這點來看,修復疲累的身體或是以生病休養、受傷治療為目的的「身體層面的休息」已經不夠了。

這裡要探討的是精神壓力引發的疲勞。

真實世界裡,因工作、家庭或人際關係等引發的精神壓力,也稱為「情緒疲勞」,這是種一不小心就容易崩潰,必須小心看待的議題。

同場加映:心靈牌卡|抽一張牌,問問自己:現在的你,最適合怎麼樣的休息方法?

如前面所討論的,數位、線上工作在認知負荷超載的狀況下,都會令大腦相當疲憊。

對現代人而言,可減輕、復原日常精神壓力的「心靈層面的休息」日益重要。

在網路社會裡「心靈層面的休息」,其意義幾乎等同於「大腦層次的休息」。

每個人的壓力耐受度不一樣,精神上的疲勞與肉體受傷也不同,有的人看起來很好,每天笑嘻嘻,但某天早上可能再也爬不起來,或突然一陣悲傷襲來眼淚完全止不住等,這些只有自己懂,甚至連自己都搞不懂的狀況,是很可能發生的。

那麼,你是不是很想問,「心靈層次的休息」到底該怎麼做?

在此分享與「心靈層面的休息」有關的休息法,非常重要。

推薦閱讀:常常在休息後,還是覺得累嗎?給高敏感人的大腦休息法:你可以嘗試「睡前儀式」

「為自己休息」最重要!


圖片|Photo by Rodolfo Sanches Carvalho on Unsplash

這是指即使身心健康沒有任何狀況,還是要適時從日常工作抽離,以創造個人專屬時間為目的的休息。

  • 做平常沒辦法做的事。
  • 去平常沒辦法去的地方。
  • 什麼行程都不排。

不是「為了讓身體休息該做什麼」或是「為了讓心靈休息該做什麼」這種盡義務的心態才採取行動,而是從容按照自己的喜好度過的時光,才是真正「為自己好的休息」。

你想怎麼過都行! 有些人只要沒有工作或行程心就慌,這種類型的人可以事先把自己喜歡的事排進行程。「為自己休息」的最重要關鍵是「所有事都能自己掌控」。

如果還得配合他人做不甘願的事,那就不行。

不過,能安心一整天為自己休息的人並不多。

如果是這樣,試著從幾個小時開始,至少擁有一段不受他人干涉、抱怨,可以隨個人心意度過的時光。這其實就是有益心靈的休息。

休息可以分為三類:「身體層面的休息」、「心靈層面的休息」、「為自己休息」,因為身處在遠距、線上工作、數位過勞時代,所以更需要「為自己好的休息」。

讓我們一起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跟行程安排吧!一週只能擠出兩到三小時也不要緊,先找個下午排開所有行程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