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長是一個喪失的過程,結婚也讓我們喪失了其他的人生選項,然而正是承擔了確定的責任,能使我們發揮更強大的力量。其實,不論結不結婚,只要是你的選擇即可。

文|47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 47。昨天我朋友說他做了個噩夢⋯⋯

「我和我女朋友共進晚餐,桌上擺著精美的瓷器,餐廳裡有輕柔的小提琴聲。燭光中搖曳著我們的身影,我們談論著彼此的一天,計劃著週末,氛圍融洽。」

夜色漸晚,臨近尾聲,我發現她似乎欲言又止。猶豫了一會,她笑著說:

「我差點以為你今晚會求婚」。

「我的世界突然靜止,呼吸卡在喉嚨,手掌開始出汗,嘴也變得乾燥。」

她開始掩飾自己的失望,而我,只能故作輕鬆地一笑置之。我沒有辦法告訴她,一想到要結婚,我就緊張和恐懼⋯⋯

嚇,渣男?結婚是你的噩夢?我第一反應就是開始罵他,然而,在聽他努力地表達完自己有多愛對方,以及對婚姻的各種擔憂之後,我好像有點能理解他了。

其實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婚。「談戀愛可以,結婚不行」,似乎正在變成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But,恐婚的人到底在恐什麼?恐婚是因為不夠愛嗎?結 or 不結,該如何選擇?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件事。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很多人不能容忍不確定性,但其實確定性同樣令人恐懼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人們普遍對不確定性是難以容忍的。因為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我們會想像各種未知的威脅,由此產生巨大且持續的焦慮感(David, 2021)。

但實際上研究發現,我們同樣也不喜歡「確定性」。Lauren(2005)指出,如果我們對某件事的「確定性結局」有了充分瞭解(不論事實上還是想像中的),都會降低我們的幸福感和行動動機。Wilson(2005)曾做過一項實驗: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們觀看了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電影結束後,所有人被告知了兩個後續版本(一真一假,但都是happy ending)。其中,一半的參與者明確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另一半參與者則毫不知情,然後研究人員讓所有人都閲讀完故事的真實結局。

結果發現,與已知結局的人相比,不知道結局的人不僅表現出更強烈的閲讀動機,而且獲得了更強烈、更持久的快樂。也就是說,不確定性可以提升生活幸福感,增強行為動機,而確定性反而會讓人覺得沒意思。

不僅如此,確定性還會讓我們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其他可能性。

其實人的成長和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婚姻也是如此,它會讓我們失去選擇其他伴侶的機會、失去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的機會、失去自由擇業的機會等等。

而這對我們來說,是失去了無數個「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

「可能的自我」被定義為重要的人生目標的擬人化代表,它被描述為一個人如何看待他或她的潛力和未來,不僅僅包括了我們當下所追求的目標,也包括了所有我們期許的未來(Markus& Nurius, 1986)。

失去可能的自我,就意味著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生活動力。 

延伸閱讀:已婚媽媽站出來說話:不婚不生不會怎樣,我們的關懷不該帶有恐嚇與批判

但事實上,婚姻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確定。Kamali(2020)指出,親密關係,尤其是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婚姻中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共同經歷的事情、以及應對方式,都會讓關係產生變化。

通常來說,一段婚姻會經歷這 5 個變化發展的階段(Hendrix, 2007)

  1. 浪漫愛情階段(激素持續上頭,雙方對彼此還充斥著熱烈的浪漫愛情);
  2. 自我保護和幻想破滅階段(激素退去,問題開始暴露);
  3. 承諾性階段(基於承諾,開始探索解決和磨合的方法);
  4. 創造性轉型階段(發揮自身潛力、學習新知識,創造二人專屬相處模式);
  5. 穩固的愛(最深層的連結與安全感)。

這些階段並不是自然地發生轉變的,需要我們完成相應的「任務」,才能順利進階。所以說,在每一個不同階段,我們都還有很多可以去探索和成長的空間。

而且,婚姻並不會阻礙我們對人生的探索,甚至可能有助於自我實現(Selcuk, 2016)。

伴侶的新鮮觀點會刺激我們原有的世界觀,激發我們對世界的全新認知。而且在深入彼此的過程中,我們會獲得一種「我們」的身份感,由一個人的探索變成兩個人的冒險,不斷豐富對世界/宇宙的認知、對自然的理解、對藝術的追求等等(Kernberg, 2011)。

現在,我們基本瞭解了為什麼人會因為婚姻的確定性而恐婚。但關於「害怕確定」,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圖片|Photo by 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害怕確定的人生,可能是我們還沒有學會承擔責任

害怕確定的人生,表面上是害怕失去別的可能性,實際上是無法做出承諾:一方面,人們總擔心自己的選擇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這還意味著我們必須承擔選擇背後的所有風險。

比如婚後發現兩人不合適,你必須積極解決問題,而不能輕易拋棄對方(即使離婚,也需要深思熟慮)。

無法對某種確定的人生做出承諾,是沒有學會承擔責任的表現。

Blanton(1956)指出,承擔責任意味著一個人願意為自己的行為選擇承擔後果,而他也有與這個意願相匹配的能力或經驗。並且,這不是迫於外界壓力的,是主動的、自願的行為(Fromm, 2000)。

人們之所以會恐懼承擔責任,背後有一個相似的心理動機,那就是他們不相信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具有「掌控力」(Hanan, 2021)。

比如,他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會不斷擔心失去了別的可能性,他們害怕一旦選擇後,自己沒有辦法解決那些可能出現的風險,又不能逃避,所以遲遲不敢下決定。

這往往與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有關。自我效能指的是人們對於「自己能否能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達成目標」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對「自己能夠達成目標」有著更強的信念,更傾向於接受挑戰、承擔起個人選擇的責任,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不斷給自己設限,並以此來逃避責任(Bandura, 1999)。

同場加映:為了婚禮而吵到不想結婚?解析「籌備婚禮」5 大地雷:財預、家庭、不負責任⋯⋯

學會承擔責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心理學家 Sebastian(2021)指出,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就越能體會到內心的平靜、自由和自我賦權。

這是因為,承擔責任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覺察和專注於想要的東西,併為此制定規劃、努力實現,你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自我驅動力,因為那些你追求的東西是你真正的需求,而你正掌握著自己的人生。

不過,最艱難的階段,往往是你正在猶豫著是否要承擔責任的時候。

面對婚姻,進退兩難的情況不僅會讓我們自己心神不寧,陷入焦慮、憂鬱的消極情緒,還可能引起對方的懷疑,認為你對這段關係並不認真,爆發矛盾和爭吵。這對於關係來說無疑是有害的。

倒不如咬咬牙做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Sebastian 進一步提出,當你承擔責任的時候,不僅解決了當下兩難的困境,同時,你不會再因為自己錯過某個選擇而感到遺憾,也不會再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外界壓力和旁人意見左右的,你重新獲得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這反而會讓人變得輕鬆。

當然了,也不要覺得恐婚就都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候你的恐懼不是完全來源於自身,而是來源於你們的關係。

當兩個人還沒有深入瞭解彼此,沒有建立起緊密連結時,這段關係並不能給予你們充足的安全感,支撐你們邁入婚姻。

這時候千萬不要強求結婚,但也不要就因此覺得自己是不愛對方,甚至放棄這段關係。學會更開放和真誠地相處,逐漸瞭解和融入彼此,靜待關係到達 ready 的狀態。

那麼,關於恐婚還有沒有更「硬」更實操的乾貨呢?這不就來了嗎~


圖片|Photo by Sofia Hernandez on Unsplash

面對恐婚,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和一些經驗豐富、擅長處理親密關係問題的諮詢師聊了聊,得到了一些超級有用的建議~一起來看吧!

建議一:梳理清楚自己的恐懼

「我們要解決自己的恐懼,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恐懼的是什麼?害怕的點是什麼?可以試著在一張紙上,用列表的方式將自己的恐懼一條條列出來,然後再寫出自己可能從婚姻中得到什麼。

你會發現自己確實有可能失去一些東西,但同時,婚姻也會為你帶來很多好處。」——心理諮詢師鄭晶晶

建議二:和伴侶進行溝通

溝通要遵循的真誠、開放、積極聆聽等基本原則我們不再過多強調,鄭老師重點提到,要針對你所恐懼和擔憂的事情,通過明確雙方在婚後生活中的權力和義務,完成一個「初步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如果你擔心的是自己在婚後失去和朋友相處的時間,你們溝通的結果可能是「以後每兩週裡,至少有一次和朋友單獨聚會的時間」。

你們雖然不一定會百分百地按這個方案去執行,但對於婚前的恐懼是一個很好的寬慰。

建議三:旅行或同居也是不錯的解決方法

「同居一段時間是一種可以模擬婚後生活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暴露你們可能的問題,並有機會及時解決。

如果沒有辦法同居的話,長途旅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旅行的過程中不僅涉及各種瑣碎的事情要處理,還可能出現突發性事件和情緒問題,不僅可以加深對彼此的瞭解,也是對婚後生活的有效模擬。」——心理諮詢師段菲菲


圖片|Photo by Afif Kusuma on Unsplash

建議四:養寵物

「養寵物是一種現實生活的介入,可以幫我們克服恐懼,逐漸學習和適應承擔責任。而且更好的建議是養狗,因為狗狗相對來說,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照顧,比如它更需要你花時間去陪伴,要定期帶它出門等等。這對於那些恐婚恐的是生孩子的人,可能更有幫助。」——心理諮詢師梁明霞

想養寵物:「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建議五:多和過來人聊聊天

幾位諮詢師都有提到,多和有婚姻經驗的人聊天也有所幫助。但是,這不是說讓你隨便抓著個已婚的人就問,諮詢的對象也是有選擇性的。梁老師提到兩點,大家可以多加注意:

  • 第一,盡量找你認可的、比較佩服和欣賞的人。他們說的話對你來說更有信服力和可參考性,而且,即使是有一些關於婚姻不好的體驗,他們或許也能給到你有用的建議和自己的反思。
  • 第二,取樣要盡量多一些,至少你別只找一兩個人問吧。盡可能多地聽取關於婚姻的看法,可以幫我們形成更全面、更客觀的對婚姻的認知。

建議六:梁老師還建議,如果你屬於比較嚴重的恐婚情況,也可以求助於心理諮詢

有時候,恐婚可能只是一個表象,背後牽扯到原生家庭、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諮詢,找到癥結到底在哪裡,解開它以後,很多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問題也能一併被解決。

建議七:不結婚,也是一種選擇

如果經過深思熟慮,你梳理清楚了自己恐婚的脈絡,你可以決定去 「克服」它,也可以選擇接納它,不結婚。

段老師認為,隨著個體經濟獨立,養老配套不斷完善,婚姻可以不再是實際生活的必需品,像一個人自在地生活、長期同居關係、或者由價值觀相似的朋友間形成的互助社群,可能都會成為人們的生活形態。

參考經驗:瑞典式愛情 5 大特質:同居不結婚,不為滿足任何人而活

重要的不是最後你選擇了哪種親密關係形式,而是你真正看清了自己的需求。

最後想和大家說的是,結婚或是不結,不論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重要的是你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獲得了長足的成長。我們會開始學著接受人生的某些確定性,學著為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承擔責任。

人生很長,你要面臨的難題可不止這一個。正是這種保持成長的狀態,才能陪伴我們面對未來各種風險和變數,更勇敢、也更自信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