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過年在傳統習俗上是家族團圓的日子,但如果一想到回家就讓你壓力如山,你可能會想知道:當家庭界限過於「緊密」或「疏離」時,我們該如何應對?

文|吳東彥諮商心理師

你要回去的究竟是「家」還是「枷」?

過年,是一個「理應」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日子,然而,今年的過年,你想回家嗎?

每個不想回家的人,必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例如: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從不認為自己有個家;有些人則是找不到「應該」回家的理由與意義;也有人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面一點也不重要。當然,對於另一些人而言,回家就意味著無止盡的家庭戰爭與衝突。

因為種種的理由,許多人逃家逃了一整年,卻總在春節過年前,又再度陷入心中的掙扎:「我到底要不要回家?!」

對你而言,你要回去的究竟是「家」還是「枷」?而逃避了這個「家」的你,心裡真的可以脫掉這個「枷鎖」了嗎?

每個讓人不想回去的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庭界限」的議題。

界限指的是什麼呢?

回想一下許多小男生/小女生在教室座位上,為了防止隔壁的「臭男生/臭女生」越界,便會在桌子中間劃下一條線,只要對方一越界,他們就會大發雷霆。這就是一種界限!

我們在與人相處時,都需要有自己的界限,以確保自己能夠有個不被干擾的「私人空間」。

對於許多界限出了問題的家庭,家人之間彼此的界限要不是過度緊密,讓人覺得自己的私領域不斷被入侵而感到窒息,要不就是家庭界限過於疏離,而讓人感覺不到家人之間的愛與關懷。

因此,為了要讓我們可以好好地回家,我們需要學習為自己建立一個良好的界限。


圖片|Photo by Sacre Bleu on Unsplash

過於「疏離」的家庭界限

疏離的家庭界限會讓家人之間感受不到關愛與溫暖,甚至會覺得這個家庭很冷漠,這種家庭環境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必要,不被家人重視,或是讓人覺得自己可有可無。

對於這一類人而言,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成為自己的父母」。我們要如何成為自己的父母呢?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1. 承認與承接對家庭的失落
  2. 認可你自己的價值
  3. 找到讓你快樂的事情
  4. 尋找自己的歸屬

當家庭界限過度疏離時,我們很難期待家人對我們付出適切的關愛。此時,或許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成為自己的父母。

在回到家中,縱使我們無法獲得家人的看重,但我們可以學習找到自己的價值,或是在這個「關係疏離」的家庭中,找到幾件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例如:好好地看場電影、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待在自己的房間享受一杯美味的咖啡等等;

或是我們可以找到「對的人」來滿足我們對於歸屬感的渴望,例如:過年回家期間,可以找到三五好友,或是聊得來的親友相聚,而不是在把這樣的期待放在「不可能滿足你」的家人身上,而重複讓自己感到失落。

猜你想看:無法滿足我們期待的父母之愛:何不勇於幻滅,讓自己成長?

過於「緊密」的家庭界限

當一個家庭的界限過度緊密時,家人很容易入侵彼此的私領域,不給對方留下舒服的空間,例如:未經同意就闖入你的房間,不斷對你的生活指指點點給予建議,或是無視你的需求而要你無條件配合對方等等。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

1. 設定界限:

我們可以設定的界限有兩種,一種是「物理界限」。例如:你想要保有多少的肢體距離,想要有多大的個人私領域,或是保有信件不可隨意被拆開來的隱私等等;

另一種則是「心理界限」。例如:我們想要與家人有多少的距離?有多少的親近?你想要有多少的生活決定權?

總而言之,在設定界限前,先問問自己:我想要保有的私領域多大?我的底線在哪裡?


圖片|Photo by Nowshad Arefin on Unsplash

2. 區分責任:

界限不清的家人時常會將情緒與責任丟給我們,認為那是我們的過錯。

例如:當家人對我們有了期待或要求,但被我們拒絕後,我們就遭受了無理的指責與謾罵。

有時這會造成我們的混淆,認為「不滿足對方的期待與需求是自己的錯!」

然而,沒有人應該無條件滿足另一個人的期待,我們都有說不的權利!因此,我們可以學習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期待,只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

同場加映:肆一專文|無法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我不抱歉

3. 放下罪惡:

當我們試圖要與家人劃分界限時,他們可能會透過一些方法引發我們的罪惡感,希望透過這種方式逼迫我們「就範」。

此時,我們也可以透過上述的方式,學習設定界限,並且區分責任,避免不要讓多餘的罪惡感來影響我們的生活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