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空虛的人,越想占據別人的人生,把別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會產生這樣的狀況,通常和童年經驗有關。

文|蘇絢慧

整體來說,雖然形成慣性討好的因素各有不同,所表現出的行為特徵也略有差異,有些討好者重視取悅別人,想對別人好;有些則是努力為別人解決問題、服務別人;還有一些討好者反應在順應和依從,把別人的指令和要求視為必須達成的責任。

無論形式是什麼,對於自己存在的根本價值,還是建立在有條件式的價值上,也就是當自己「沒用」、「不被需要」、「沒有被稱讚」時,就無法確實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價值,懷疑自己在這世界上可有可無。

不只對自己存在感到極度不安心,也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認可和歸屬。

這多少來自童年成長的挫折,還有愛及集體認同(家人、同儕、社區)的缺乏。生長在童年負面經驗的孩子,身心狀態長時間處於負面刺激和受威脅的情境,許多原本可以開放對外連結和探索的天生能力,反而造成封鎖和限制。

他們不能自由自在地探索及發現這個世界,也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就像是關在密閉空間裡的生命,限制自主的行動,也被剝奪體驗的機會。

更多時候,在受肢體及情緒威脅的情況下,只能縮小自己、隱藏自我,以為自己只要不存在了,不要讓照顧者發現他的存在(只好躲起來),那麼他就不會被發現又要遭受一陣可怕的遭遇。

對親密渴望的共依存,是把雙面刃

常聽話,要成為乖巧的孩子讓父母喜歡,或不造成父母的麻煩,被這樣要求的孩子非常容易發展成討好的應對姿態。

對於非常渴望被愛、被喜歡,想和父母的關係緊密不分離的孩子,為了不要被父母遺棄、遺忘,他們會努力做父母的小幫手,貼心懂事地做好許多事,不僅想讓父母放心、省心,也想讓父母因為需要,無論大小事必然都會跟他們說,就能保持和父母關係的緊密。


圖片|Photo by Steven Van Loy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原生家庭就是你「依附人格」的成因?無論是逃避還是焦慮,都是一種依附需求

也許潛意識裡,甚至投入想和父母成愛侶或閨蜜那樣密不可分的關係反射,無話不談、無事不說,就連心情感受都一定要彼此相通,沒有保留。

只是這種緊密,就像是黏著劑,從幼年開始就緊密黏著,無論身體距離和心理距離都非常渴望親近父母,過於緊密和雙親相連,必然未來發展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就會遇到阻礙和抗拒。

當雙方都太習慣依賴彼此,產生無法面對分離發生的迴避態度時,再也放不了手、分化不了生命的個體性。

長久下來,緊密相依存的親子關係,幾乎沒有經驗和處理過分離和放手的人生課題,隨著時間的推展,彼此也只能更多地依賴對方,更害怕放手和分離。

而如此共生共依下,當某一方的生活及照顧需求,都由另一方承擔和供應,這原本想證明自己能夠承擔、能夠幫忙,並照顧好對方的自我要求,就會成了過度努力及過度承擔的沉重負荷。

將自身存在意義寄託於他人者 我們其實不難看到對於自己的存在價值充滿空虛的人,往往都需要藉由關係來讓自己依附,討取自己需要的關係回饋,透過關係存在,才能感受自我存在感。

而他們從關係體認自我存在的方式,是以對方的感受和需求當作自己的主體,也就是本質上他們還是虛空的。

但是當他們感受到別人的情緒、需求、煩腦、憂慮時,把那些不屬自己的感受裝進自己的內在,把那些別人產生的反應,作為自己的反應,甚至隨著對方的情緒動向起舞,這會讓他感受到自己是確實存在的,藉此覺得關係緊密連結而覺得實在。

越空虛的人,越想占據別人的人生,把別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然後努力付出、張羅,讓他在自身生命的空虛和無價值感中,鬆一口氣。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要拚命去找可以讓他轉移注意力的人,去投入情感、付出心力、為別人的需求而忙,這些能讓他們覺得找到事做了,有人可以付出,不會那麼心慌和寂寞。

但問題還會漸漸發生的,當這樣緊密不分離的關係,其中一方基於一些因素而必須要分離,無論是長大要離家了、或是生病過世了,又或是其中一個人的自我開展了,想要一個人去經驗人生,這一段早已分不清楚你我的共生關係,就必須面對分離和改變。

往往當中最害怕面對自己的存在無意義感的人,產生的掙扎和拉扯會特別激烈,拚命地希望不要失去關係,不要歷經改變。


圖片|Photo by Zhu Liang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談原生家庭創傷:童年受到情感剝奪的孩子,深信自己應得不幸

四種基本需要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我們身為人,當然有許多內心重要的需求,需要透過關係去經歷去獲得,但去經歷不代表要過度依賴,去體會感受不代表要貪戀。

關於我們的個體存在基本的內在需求,都需要在童年透過親子關係或照顧撫育的關係中去經歷,這些內在需求包括:安全感、重要感、受尊重感、被接納感。

這些重要的內在需求,雖然我們可以透過自我習得跟練習漸漸也在自己內心中產生,但在充分地感覺到自尊、自我接納及自我肯定之前,能從重要關係中經驗,是最能讓我們自然養成自我肯定及尊重自己的存在。

但確實有人在獨立轉化中卡關、受到阻礙,他們很想從關係中獲得這些內在需要的安全感,卻無法發展為內在的安全堡壘,內化為對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和支持,以致於他們要不停反覆地透過「重要關係」獲取。

以一個比喻來說明,就如我們出生早期,都需要透過被餵養得到溫飽和照顧,但有人卻沉迷於被餵養時的溫暖和舒服感,遲遲無法由自己已經成長的身心能力來自主吃飯,還是渴望想趴在母親身上,吸吮源源不絕的奶水一樣。


圖片|Photo by Adam Hornyak on Unsplash

有些討好者其實是貪戀及渴求那種依附在他人身上,獲取內心渴望的溫暖及存在感,為了能一直擁有這樣的關係,於是先為這段重要關係付出自己的全心全力,如此才有機會從這段重要關係的他人身上,獲得想要的情感反饋。

即使後來有很多事實證明,這一段重要關係的他人也只是要汲取和濫用,並沒有能力跟意願去反饋給別人感謝及珍惜。

但礙於自己所渴望獲取的存在需求尚未真實累積,還是時常害怕空虛和寂寞,個體仍是會漠視被得寸進尺的事實,甚至給予自己一些合理化的藉口,說服自己要繼續付出和提供對方要的,直到對方能夠感受到自己為他做的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人都需要關係,但人也需要發展自我,當人以全部的心思和能量投入關係時,那麼我們要問,那他的自我去哪裡了呢?

當人把自己的自我壓縮或摒除時,把關係的他人當成自己的人,是不是太害怕面對自己呢?為了不留任何時間給自己,是不是就必須不斷關注別人,把別人當作自己呢?這樣說來,內心要多虛空的人,才會如此貪戀關係、貪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