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2020 年起與串門子社會設計發起《婦女需求趨勢研究報告書》蒐集近 3,000 位民眾回饋,發展出經濟與就業、健康與安全、中高齡與退休議題、職涯發展與生涯規劃及各種生命階段的照顧需求等 5 大服務議題。

2021 年攜手 5 縣市,針對中高齡女性、農村婦女、身障女性及非預期懷孕的年輕女性,設計一系列創新服務計畫。每段偉大的冒險,都源自於鼓起勇氣邁出的第一步,而往後的下一步、持續向前的每一步,都是引領我們抵達終點的關鍵累積。


圖片來源|衛福部社家署

新北市政府關注懷孕與生產後無法兼顧家庭照顧與生計的弱勢女性,除了原有的《弱勢家庭到宅坐月子計畫》,更培育月子服務員貼近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照顧計畫;以及讓曾受過幫助的婦女成為下一個月嫂,進而改善經濟能力,翻轉生活困境,創造友善的就業環境。讓月子服務員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發揮「婦活善循環」的影響力!

臺中市政府則是關注非預期懷孕的年輕女性的生涯規劃。臺中市支持了一群未預期懷孕的年輕女性,其實,這群女孩大多背負著家暴、原生家庭疏於照顧的影響,這樣的困境與失落,都可能是讓他們走進人生迷霧的原因。市府攜手民間婦女團體,從家庭、關係、興趣探索,銜接未來等創新實踐過程,陪伴這些年輕女性一步步勾勒自己理想的美好生活。


圖片來源|衛福部社家署

除了弱勢女性的產後照顧支持,屏東縣政府則是特別關注身障媽媽的母職實踐。許多人聽到障礙者媽媽,第一個念頭可能是:他們可以當媽媽嗎?對一位身障媽媽來說,從懷孕生產,到產後育兒,不只面臨了身體與心理的障礙,還有交通難題、社會眼光等阻礙,讓他們承受了重重關卡,無法安心享受成為母親的過程。

屏東縣政府透過整合孕期資源、優化醫療服務,建立友善的生育環境與支持體系,為身障媽媽提供完善育兒資源。更在今年推出線上身心健康與育兒講座—「陪伴雲」,從理解身障媽媽的照顧需求,到規劃創新服務模式,提供即時的諮詢協助,擁抱每一位需要被支持的媽媽。

臺東縣政府則是留意到中高齡女性的退休生活,設計了 45+ 的幸福加值人生計畫,關注正值中高齡的生活轉換,運用生命整理術,找出女性技能結合產業、社區的新人生角色,發展出臺東女性的獨特價值。

雲林縣政府也發現,在傳統保守的農村社會中,中高齡女性因面對獨居、喪偶、空巢期,難以找到傾訴的對象,更讓他們容易陷入心理憂鬱的情緒。雲林縣政府協力規劃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務,包括社工相談、藝術工作坊、戲劇團體課程等方式,讓我們看見這些女性參與後的改變:

「小時候我都埋怨母親,為什麼都打我不打弟弟,40 歲時候,有一天哭醒,夢裡母親跟我說,那個年代光要活下去就很困難,沒有人跟她說要怎麼養育孩子,如何當一個好母親,當下我釋懷,在夢中與母親和解了。」


圖片來源|衛福部社家署

未來雲林縣政府也會以繪本、戲劇公演,來重新詮釋熟齡婦女的歲月故事,讓大眾從不同角度,理解這些未能說出口,卻影響深遠的心理議題。

這些貼近人心的服務正在各縣市默默發生,不僅補足某部分的服務缺口、完善體系,社家署簡慧娟署長表示:「實踐的過程便是一種社會溝通。我們開放地嘗試各種創新政策設計,滿足每位女性在不同年紀、不同議題的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