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裡總是活潑外向的你,是不是內心其實很想大喊:「我有社交恐懼症!」

事實上,不論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又或者是中間性格的人,他們都會產生社交焦慮。問題是:為什麼「假性外向者」要假裝外向呢?

文|二狗子、馬斯特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兩天和朋友約飯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看你朋友圈發了參加志願活動的照片,好玩嗎?」
「就那樣吧,我在組裡向外對接的工作特別多,我一個社恐做這些,其實還蠻心累的。」
「???你這麼外向的人還說自己社恐???」

朋友給人的印象,一直就是一個待人熱情、在社交中游刃有餘的人,在我們的小圈子裡,他總是處在能夠主導話題、把控節奏的中心位。以通常對外向和內向人群的定義來看,朋友毫無疑問身處外向的那一隊列。

但仔細想想,他本人似乎對喧鬧的社交場合並不感冒,偶爾參與需要大量社交的活動,儘管當下舞得風生水起,事後也總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說自己「彷彿身體被掏空」。

這樣的人格特徵,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在網路上流傳頗廣的詞:「假性外向」。

我在網上蒐集了一些關於假性外向的描述,分享給夥伴們後才發現,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人,還真有不少。

以下這些,就是假性外向者們常常遇到的情況:

  • 你經常被誤認為是外向的人
  • 你的能量水平與你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 和某些人互動會耗盡你的精力,而另一些人則會給你充電
  • 你會同情那些不合群的人
  • 你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你不希望有人因你的話而產生對立
  • 你沒興趣在一群陌生人之中證明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中有過這些感受,那麼,你可能就是一個假性外向者啦!

問題就來了:在心理學定義中,「假性外向」究竟是什麼?這樣的性格會給社交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作為一個假性外向者,又該如何舒適地社交呢?


圖片|Photo by Maridav on PIXTA

一、什麼是假性外向?

許多假性外向者,從自身和外界獲得的自我認知,是極其分裂的。

說自己外向,又對大部分社交場合充滿抵觸之心;稱自己內向,再熟悉自己不過的朋友們又會拍著他的肩膀哈哈大笑:真的嗎,我不信。

為什麼會這樣?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重新理解「內向」與「外向」。

首先,內向/外向的本質,是一種人格特徵。

卡爾.榮格在 1921 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的概念。

他認為,內向的人能量指向內部,獨處的時光能帶給他們能量,所以他們往往傾向選擇安靜和獨處;外向的人的能量指向外部,他們能從社交活動中獲取能量,因此他們常常活潑健談,喜愛社交。

注意,下文中的內向、外向,均採用這一定義。上面的知識點很重要!

社會早早將人們二分於「內向」和「外向」的框架下:說一個人「外向」,意味著他長袖善舞、擅長社交;而一個人「內向」,則等同於他畏手畏腳、缺乏社交技巧。

然而事實上,「喜愛獨處」、「喜愛社交」,是由他們能量指向形成的「因」,而可能(並非必然)造成的「果」;同樣的,一個人是否有社交焦慮,並不取決於他的性格特徵。也就是說,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以有社交焦慮。

再者,內向和外向,本來就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Cohen & Schmidt, 1979)。我們的內向或外向性會落在一個區間內,很少有人是絕對的內向或外向者。

上世紀 40 年代,第三種性格——中間性格(Ambivert)被提了出來。具有中間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內向的特質,但二者都不占主導,他們在慷慨陳詞和認真聆聽之間的切換更加輕鬆自如,情緒方面也更有適應性。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說到底,一個人是否「假性外向」,和他本人性格是偏內向還是偏外向,又或是中間性格無關。假性外向者不一定外向,但必然有他們「假」的一面。而他們之所以會產生社交焦慮,正是因為他們在社交中的實際表現與內心的真實感受是分裂的,存在極大的不一致性。

以下 3 種情況的人群,都有可能成為「假性外向」者:

  • 本身是內向者

但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比如工作需要)擁有很強的社交能力,且社交焦慮水平低。儘管他們善於社交,但出於內向者的天性,社交對他們來說本質上是一種消耗。

  • 本身是中間性格

有時候喜歡獨處,有時候想要社交,在某些社交場合能夠成為外向者,並享受其中。他們的社交能力強弱則取決於場合和心情,社交焦慮水平也隨之變化。

  • 本身是外向者

但社交焦慮水平高,對與人交談感到焦慮,但享受被人群環繞的感覺,社交能力可能並不高。他們既需要從社交活動中汲取能量,本質上又是社交焦慮者這種矛盾的心態折磨著他們的內心。

延伸閱讀:拒絕假性正能量:願你不僅有快樂和堅強,更要有脆弱與悲傷

二、假性外向者為何這樣?

這樣說來,假性外向者們的困擾無非在一個「假」字。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由於種種原因,假性外向者們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有悖於天性的社交模式。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假性外向者身上。每個人除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之外,確實擁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個性面(free trait)。當人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尤其是當這個情境對實現目標有著重要意義時,就能夠表現出與自己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的言談舉止,以達成當前他想要實現的目標(Little, 2011) 。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想要達成目標,就一定要調出一個外向性表現的人格呢?直接用本真的樣貌來社交處事不行嗎?對此,心理學家 Erika Martinez(2020)做出了回答: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外向的社會,」他說,「在許多情況下,正是對歸屬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內向的人改變。」

多項研究的結果一致表明,與內向者相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被他人視為領導者,也更有可能獲得領導職位(Judge et al., 2002)。換句話來說,外向者通常會更容易被視作「成功人士」。

再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逢年過節遇上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表現得活潑大方,就會被稱讚「聰明」「可愛」;如果畏手畏腳,則會被說「害羞」「放不開」。

在這樣潛移默化的規訓中,我們自然從小就有了「表現得外向=受歡迎,表現得內向=被孤立」的認知。即便自己本來並不適應外放的交往模式,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好相處」,交往起來「更容易」,也會強迫自己扮演成一名游刃有餘的社交達人。

除此以外,一個人本身擁有的人格特質,也會使得他們成為一名假性外向者。

例如討好型人格者、高敏感人群,以及共情能力強的人群,他們很容易就能察覺到他人的情緒波動。因此,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他們意識到當下的情景需要他們來充當交際花的角色,他們便會義無反顧地讓自己「外向」起來。


圖片|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不過,也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讓自己表現得更外向時,無論他本身是外向/內向/中間性格者,都會更容易換來他人積極的反應,他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快樂(Dittmanm , 2003)。

這點對於內向者來說更甚。舉個例子,對內向者來說,談論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如果他將自己扮演成一名外向者,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當他們套上外向者的外皮,也就生出了合理推銷自己的勇氣,顯然也會更容易獲得上級的青睞。

你會喜歡:【2021 多元領導大調查】具有專業就能當領導者?研究顯示:情緒調節能力才是關鍵

三、假性外向者的社交,會變成什麼樣?

只是,這種「扮演」,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是由他們的先天基因決定的。

人格的穩定性已經得到普遍證明:我們都在某種「套路」中生活,而且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經形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即便我們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會體現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長時段內考察時,我們的行為仍然會體現出某些恆定的、一般性的特質,呈現出某種「常態」(Bem, 1974)。

行為經濟學家 Daniel Kahneman(1974)認為,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快速的、憑直覺的,「毫不費力」的認知方式;而第二種則是理性、慎重,需要付出努力的方式,需要人們有更強的動機,同時消耗的認知資源也相對更多。

當人們在處理一些簡單的信息時,人腦就會自動調用第一種認知方式,只需要一切照舊地應對即可;而當人們需要處理更複雜、更高級的問題時,即當情境所需的反應與固有個性不符時,人腦則會調用第二種認知方式。

這就意味著,當假性外向者們需要發揮他們外向的那一面時,通常需要有更強的動機,比如要完成某個重要的目標,同時也會消耗更多的認知資源。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不「做自己」的時候,時間久了會感到疲憊不堪。

如果你在本質上就不喜歡社交活動,那麼無論你如何掩飾(masking)自己的社交模式,你都會在社交時感到發自內心的疲憊(Zelenski et al., 2012)。

即便你在表面上「掩飾」得再優秀,你在社交中透露出的隱約的不和諧感也會被他人所察覺(Fisher & Ashkanasy, 2000)。和你交往的人也會感到困惑:

這個人是不是為人不真誠?他真的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嗎?

人們在真正深入親密他們之後,會發現他們與所展現出的樣子並不一致,從而選擇遠離。雙方關係的持久度與親密度都會因此受到負面影響(Ciummo, 2017)。

許多產生嚴重困擾的假性外向者,也正是因為他們已經太習慣使用一種偽裝的、熱情外放的社交方式生活,致使他們陷入自我疑惑與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境地。

同場加映:明明累到不行,睡前還是忍不住滑手機:你也是「報復性熬夜」一員嗎?


圖片|Photo by Anne Nygård on Unsplash

四、我是一個假性外向者,如何保持自我的平衡?

如果你是一個假性外向者,想要高效地發揮「假性外向」中的優勢,以更少的付出(自我損耗)獲得更大的收益(實現更多/更重要的目標),那麼就應該把那些「外向」的部分用在最關鍵的場合,那些稱得上個人「核心目標」(core project)的事情上(Jarrett, 2017)。

核心目標,指的是那些對自己的人生有決定性作用的、與個人價值觀及自我認同感息息相關的目標。

它有 4 個評判標準:

  • 意義(Meaning)——這個目標的意義是什麼?與我的價值、人生規劃有什麼關係?
  • 勝任(Manageability)——我是否擁有相關的知識技能?我是否能通過學習獲得這些知識技能?
  • 連結(Connection)——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必要時後能否獲得他人的支持?
  • 情感(Emotion)——實現它會帶給我更多積極還是消極的感受?如果必定會有一些消極感受,我是否願意去承受?

目標是否有意義,直接決定了它與我們而言是否是重要的、核心的,而同時滿足後三個標準的目標,才是更值得我們去發揮自由個性的核心目標。

Little(1996)指出,每個人在平衡自由個性與做自己時,還需要一些「自我修復」的小技巧(restorative niche)。這些小技巧就像是遊戲中那些幫助人物「原地滿血」的靈丹妙藥,不過,它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假性外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當你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舒適的時候,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情境,創造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空間,而不是將自己釘死在那個「看起來很不錯」的狀態裡——這只會損耗你自己。

你要了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輕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而不能像面對社交毫無壓力的人一樣,僅憑自然和隨性。

寫今天的文章,是因為我自己一度因為這個問題感到困惑。很長時間裡,我對策略性地表現自己,以實現工作或發展相關的目標,感到抗拒。我認為那是一種虛假,也是對他人的欺騙。

而當我確實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調整了自己本真的情緒和行為時,我又感到自我懷疑,我究竟是不是自己認為的那個人呢?

後來我才明白,每個人除了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底色,也有很多短期的、目標導向的策略。我需要的是區分不同的情境,哪些場合需要我採用這樣的策略,哪些場合我可以本真地呈現。而真正的我,就是這個對情境做出判斷、對策略做出選擇的「主體」。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成熟。

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做到自由地在出世和入世間轉圜,同時永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