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試著用心理學,來覺察自己生活中的無意義感、酗酒習慣、忙碌感、憂鬱、虐待型關係等,是否與你的「乏味感」有關,如果這是一個長期的現象,那你可能有「慢性乏味」。

文|野草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一個在內心徹底地設防,執意抵禦乏味之體驗的人,也設防抵禦了他自己。他將永遠不會喝到源於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最有法力的靈丹妙藥。」

——弗里德里希.尼采

大家好,我是野草,KY 最風騷的女作者。

你是否:

  • 總是和時間過不去,覺得時間是一種阻礙、一種限制,甚至是一種監禁?
  • 不斷尋求娛樂(entertainment),卻集少體驗(fulfillment)?
  • 無法忍受「停機」的狀態,從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無法休息(restless)?
  • 感覺自己像個戴面具的人,彷彿從某個遙遠的位置,觀看著自己的生活?
  • 不自覺地就從 0% 走入了 200% 情感體驗,並從中獲得「啊!我活著!」的感覺?

以上這些表現都有同一個情緒根源:

「乏味感(BOREDOM)」


圖片|Photo by Kostiantyn Postumitenko on PIXTA

是的,乏味感——這種情緒經常被小看或無視。但是,它著實左右著千千萬萬現代人的生活。

阿爾貝.加繆在他的小說《墮落》中,這樣描述了人們如何因乏味感而受苦(Bernstein,1975):

「我認識一個男人,他把自己二十年的生命獻給了一個頭腦散漫的女人,為她犧牲了一切,他的友誼,他的工作,他生命中的尊嚴。有一天晚上,他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愛過她。

和大多數人一樣,一直以來,他感到生活很乏味,僅此而已。無法忍受乏味感的他,必須給自己的生活創造一些錯綜複雜的難題,以及戲劇性的變化。

一定要發生一些什麼——這,解釋了人類絕大部分的付出與奉獻。一定要發生一些什麼,即使是無愛的奴役,甚至是戰爭或死亡。」

如果我們不去了解、覺察、協調我們與乏味感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很可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我們會幫助大家覺察自己生活中的無意義感、酗酒習慣、忙碌感、憂鬱、虐待型關係等是否與乏味感有關。

你會喜歡:為什麼總是情緒低落、想哭?4 種症狀兩週未改善,你可能是憂鬱症高危險群

一、什麼是乏味感?

Bernstein(1975)區別並描述了兩種乏味感:

慢性乏味(chronic boredom)

指長期的、莫名的不安。誘發乏味的因素是內在的,是一種心理問題,外部條件的改變並不能對它產生什麼效果。比如說,連續換了 3 個城市,但在哪個城市住都覺得無聊和厭惡。

反應性乏味(responsive boredom)

指短暫的情感反應。誘發乏味的因素是外在的。比如說,「我」手上的書很無聊,但如果換一本,這種乏味感就會過去。

本文圍繞著第一種,即慢性乏味,展開討論:

很少人能對自己是否感到生活乏味說出明確的答案,對乏味的覺察更是非常的遲鈍(Svendsen, 2005)。

這首先是因為,乏味是一種情緒

現代人對自己有意識地看著的、客體的事物很敏感(比如:一台豪華跑車);對自己所處的、主體的情緒狀態卻普遍缺乏覺察與認知。

其次,乏味比大多數其他情緒更加難以捉摸

因為它的特徵是:性質的缺席(a lack of quality),而不是性質的存在。積極的情緒讓人臉帶微笑,消極的情緒讓人臉帶愁容。

但生活(缺)乏味(道)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

許多現代人並不知道自己日常生活如何,與感受不到瓜的味道相似。這就是乏味感。

但如果一個人感受不到生活的味道,這是源於生活這個瓜本來就沒有味道呢?還是因為這個人沒有能力嚐到生活這個瓜的味道呢?

上面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研究「乏味感」的趣味所在啦!

推薦閱讀:總是對生活感到「乏味」怎麼辦?4 種情境練習,建立「超有感」生活體驗

二、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否被慢性乏味左右?

慢性乏味包含一個關鍵要素:

某個既定的現狀(a given situation)或自己整體的存在(existence as a whole)都令人感到不滿足。

但慢性乏味的表現遠比「不滿足感」複雜。接下來,我們將展開介紹一種最顯著的特徵,以及4個由其延展的特徵。

慢性乏味最顯著特徵是:

無法休息(restlessness)和無感(apathy)的並存。

聽起來有些玄虛。我們不妨讀一讀法國作家 Georges Bernanos 的小說作品《鄉村牧師日記》,他曾對乏味不易覺察的破壞性做出這樣的描述(Svendsen,2005):

「所以我對自己說,人們被乏味吞噬了。人們必須花一會兒時間才能意識到這一點。

乏味就像某種灰塵。人們走來走去卻看不到它,人們吸入它,吞下它,喝下它,而且它是如此的細微,甚至不會在人的牙齒間作響。但是,如果一個人停下來一會兒,它就像一張毯子一樣落在臉上和手上。

人們必須不斷地擺脫這種雨水般的落灰。這就是人們躁動且靜不下來的原因。」

這就是慢性乏味者最典型的感受。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覺得這樣的描述還是太太太太玄虛了?

接下來,我們就借 4 個小故事,為大家介紹慢性乏味的 4 種延展特徵(Svendsen,2005;Bernstein,1975):

特徵一:與時間的關係不友好

「每天都過一樣的生活,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受慢性乏味影響的人,與時間的關係並不友好。

在他們眼中,時間並不是機遇出現的地平線(a horizon for opportunities),而是某個必須要被消磨的東西。他們對時間的體驗是扭曲的,似乎時間停滯不前。甚至,時間就像一種囚禁。

當然,消磨時間不一定與成功或生產力掛鉤,它也可能體現為:雖然不享受卻一定要刷某寶,或無法面對「空著」的時間。總之,我們感到自己不得不與時間消磨彼此,日復一日地,如開鑿監獄的牆壁一般,與時間(即每天每刻的生活)相處。

特徵二:消極卻伴隨著期待

「我想學的明明是建築,為什麼還得坐在這聽數學?數學課一點都不好玩!」

慢性乏味是極其難以容忍的,它讓我們產生想要逃離、擺脫、流亡的感覺。因為它難以容忍,我們會為了逃離它而展開瘋狂和絕望的努力。我們可能會不知日夜顛倒地工作或學習,伴侶換了一個又一個,剛回家又想再去另一個地方旅行⋯⋯「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但我厭倦現在這樣。」

這是一種消極卻伴隨著期盼的狀態:我們對所做或想去做的事情沒有真實的興趣,只是(錯誤地)期待並認定外部世界能夠提供滿足感。可惜,一次次滿懷期待的追逐,卻換來一次次消極的挫敗——這是因為慢性乏味是內在的、心理的問題。慢性乏味需要我們關注內在。

同場加映:「看起來過很好,實際上內心很空虛」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愛的能力?

特徵三:核心空洞感(hollowness)

慢性乏味總是伴隨著一種核心空洞(hollowness)的感覺。正是這種空洞感導致了許多慢性乏味的人把自己想像成假冒者或戴面具的人。在生活中,他們擔起某種角色,就像為劇目彩排的演員們一樣。他們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完全參與到生活中來,而是一直在觀察著過往的鏡頭,彷彿從某種遙遠的位置觀看著生活的發生。

更深入地說,空洞感反應了慢性乏味會對持續不斷的自我意識(constant and continuous sense of self)產生干擾。

特徵四:通過堆積並計算外部條件,去喚起強烈的感受

「就算這次是我不對,去年你因為加班錯過我們紀念日的事情我可還記得呢,現在怎麼好意思怪我?」

「你又開始翻舊帳了!」

上一點,我們提到慢性乏味的內在空洞感。因為這種空洞感,我們會嘗試不斷地增強在感官體驗上的劇烈程度和衝擊力。

所以,乏味與吸毒、酗酒、吸菸、飲食失調、濫交、故意破壞、憂鬱、侵略、敵意、暴力、自殺、冒險行為等相關。或者,我們通過不斷堆積並計算外部條件,去喚起極其強烈的感受。

我們最終的目的,其實是讓這些強烈的感覺衝破被隔絕在內的,用以感知世界萬物與自身的自我意識。在強烈的情感衝擊下,我們再次感到內在情感的充盈,也再次感到自我意識:「啊!我!」

如果看完今天的文章,你覺得自己或身邊的人可能受到慢性乏味的困擾,別怕,你並不是孤單一個人!

參考資料:

Svendsen, L. (2005). A philosophy of boredom. Reaktion Books.
Bernstein, HE (1975). Boredom and the ready-made life. Social research, 512-537.
Razzetti, G. (2018). Why Boredom Is So Powerful in Your Life | By Gustavo Razzetti. Fearless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