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背後,都存在著特定的想法和認知。若我們用自己的角度看別人,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誤解。想讓關係改善,得先從自己的念頭開始。

文|康思云

在傷害發生之後、關係似乎已恢復平靜之時,要再次面對引發悲傷或傷痕的事件,不僅需要修復關係的決心,也需要勇氣去面對對方的反應。

發生的事件已過去,特別是過去了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後,要重新與對方提起過往的事件,心中不免會擔心:「如果他不願意談這件事怎麼辦?」、「他會不會說出讓我無法承受的話?」、「他會不會已經放下了,但因為我提起這件事,又再次被挑起情緒?」⋯⋯這些憂慮使我們裹足不前,甚至向後退縮。

別擔心,先不要想著如何跟對方述說或詢問,而是先回到自己的身上,嘗試從現在的立場,再次看見並理解事件發生當下的自己,整理當時的情緒與思維,用開放的心來理解自己經歷的心路歷程。


圖片|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溝通練習:引導式對話,接住孩子無法處理的情緒

請回想一件與重要他人共同經歷的事件,這個事件可能讓你感覺到傷害了對方、讓對方失望,或是實質上使對方受了傷。在這個事件中,使你感受到後悔、愧疚和自責的時間點,是哪一個時刻?那時你說了什麼話、有什麼樣的表情、或是做了什麼動作?

請試著描述,你難以釋懷的那個片段,並寫下記憶中的一些細節。

在我們的言語和行為背後,都存在著一個想法和認知,同樣都是看到家中的青少年倒在沙發上滑手機,如果我們心中的想法是:「孩子在學校上了一天的課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才能再繼續拚鬥,」那麼我們很可能會說:「今天在學校辛苦啦。」並幫孩子準備一個小點心填填肚子。

若我們心中的想法是:「孩子就是偷懶不想念書、不負責任,才會沒在房間念書,在這裡滑手機。」那麼我們的反應很可能就是開始叨念、催促孩子趕快進房間念書,兩人甚至針對手機在這個時間點該用不該用而引發爭執。


圖片|Photo by Katie Gerrard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固執的孩子讓你氣到快中風?重新檢視親子間的溝通模式

在你剛剛所回想的事件中,當時心中的想法是什麼?什麼原因使你當時有這些反應呢?當時的你,有著什麼樣的情緒?

當事件已經過去,經過時間的證明,或許你已比當時更了解事件的脈絡、對方的想法和原因,也可以再次檢視自己當時的認知與反應,若有機會讓這件事重演一遍,你是否還是會以相同的方式回應?

或是你會有不同的選擇,希望自己能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表情,如此一來或許就不會對重要的他人造成傷害?

在整理了自己在事件中的思維、感受之後,請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當有機會向對方說明或表達歉意時,請把握機會、鼓起勇氣,給自己和對方一個修復關係的機會。出於愛的修復行動,即使兩人關係看起來仍原地踏步,相信也已種下愛的種子,發芽指日可待。